试论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伦理观
试论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伦理观
作者:李朝峰沈秋娜
来源:《神州·下旬刊》2017年第11
        摘要:大学生就业伦理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高等院校的科研手段与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向着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不断进步着,大学生就业创业伦理观问题凸显出来,本论文主要追问就业伦理合理性,梳理出主要观点。
        关键词:伦理;就业伦理;功利;诚信
        伦理,是人伦道德的简称,是辈、类的意思,是一种关系,是道理、规则的意思。因此,从字面上来理解,伦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准则。它有两层含义,伦理首先反应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其次才是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伦理追问
        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就业伦理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能够做到理性择业,但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取舍困境。
        第一,面对利益时,利益重要还是责任重要?
        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应该是统一的,在充满了竞争与淘汰的当今社会中,大学生不仅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和各种不良诱惑 。当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出现分歧时,大学生就业选择就陷入了追求自我价值与追求社会价值的矛盾之中有些大学生就业伦理意识比较淡薄,片面地追求个人利 益,不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第二,面对功利时,选择标准是什么?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受到社会世俗观念尤其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导致择业价值观扭曲,把就业单位所能够带来的眼前物质利益作为就业求职的评判标准,过于讲求实惠,价值取向呈现功利化特点,把为人民服务放在最后。绝大部分的毕业生表示最希望到政府机关部门和学 校等事业单位工作,其次是待遇高的外资企业。
        第三,面对社会时,还要不要讲诚信?
        在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诚信这一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了极大冲击。时下的大学生人才市场上,不仅有知识与智慧,而且还要有诚信。市场经济对传统诚信观的冲击,在微观
上表现为个人 与企业信用缺失,在宏观层上,表现为社会普遍存在失信现象
        第四,面对德与智时,德重要还是智重要?
        学校教育重智轻德,就业伦理也同样受到挤压,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伦理教育,使其认识到遵守就业市场秩序,优化就业市场环境,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有些学饺没有把就业伦理教育作为就业指导和就业工作的重点,没有对择业观,就业观以及就业道德和就业伦理等德育方面提出要求。
        第五,面对理想与现实悖论时,应然与实然如何取舍?
        道德选择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不是强制的。在大学生就业伦理表现的实然状态中,大学生、高校和企业依据自己的道德标准作出了自己的取舍,呈现出我们前面分析的大学生就业伦理的实然状态。这显然是与我们追求的大学生就业伦理的应然目标是悖离的。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伦理观的具体内容
        2l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能否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就业伦理观包括下列8方面。
        1.诚信观。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市场活动主体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诚信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进一步来讲,是体现在大学生日后的求职和就业及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个人信用将表现得越来越重要,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保障。
        2.理想信念观。理想信念是指导大学生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巨大精神力量,是大学生就业伦理观形成的思想基础。大学生在面临社会发展新形势的状况下,更应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把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3.义利观。义利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也是大学生就业伦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择业时,向看的现象十分普遍。义利观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形成义利统一”“先义后利的价值观。
        4.集体主义观。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大学生在择业时,
通常把个人利益置于其他利益之上,不愿到祖国缺少人才但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去。所以要在大学生就业伦理教育中再次强调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间的关系。在必要时,能够做到个人的就业意愿服从于国家和集体的需要。
        5.职业道德观。大学生就业伦理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職业平等意识,正确看待各行各业不同分工的工作形式,不将工作分为三六九等,有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奋斗的工作热情,并能自觉遵守所在工作岗位的职业道德。
        6.社会责任观。要加强社会责任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就业竞争,树立公平竞争的观念,采取正当的竞争手段积极投身于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去。在就业过程中,高校不仅要重视对大学生就业伦理的教育和规范,而且要重视其自身及其工作人员的道德完善和道德义务的承担。
        7.创业观。创业教育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品质。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就是要进行创业理想信念教育,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积极创业,将自主创业作为实现就业的新方向,将自己的知识、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将自己的需要、兴趣、理想同社会需要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
实现就业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46-268.
        [2]王妍. 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特点、现状与路径探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7,(07):21-22.
        [3]贺军生. 大学生就业伦理的实然和应然思考[J]. 劳动保障世界,2017,(11):12-13.
        [4]李程锦,陈晓斌. 大学生就业伦理的缺失与重构[J]. 继续教育研究,2014,(01):106-108
        基金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科研规划项目 2016-2017年度一般课题基于智能化、项目化、平台化特征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双子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619Y21
        作者简介:
        李朝峰(1965.10)男,哲学硕士,讲师,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
        沈秋娜(1982-)女,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向。
>大学生择业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