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与创业教案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树立现代择业观和创业观,坚定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的意志和信念,为解答好择业与成才的人生重大课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教学重点与难点】:树立现代择业观和创业观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提问、多媒体讲解,启发讨论等
【教学时数】:2课时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近几年来,人们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这是因为:一是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二是就业机制有待完善;三是就业观念有待更新。为此,大学生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一要具有明确的生涯概念,即人生职业目的要明确,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二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适应多种工作的需要;三要自觉增强独立生活能力,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就业理念;四要不怕挫折,敢于让社会挑选。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任何人的一生都包括着多种内容,都将从事多种活动,如学习活动、职业活动、社会活动、娱乐活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等等,其中职业活动是最重要的内容。从时间结构上看,人们投入职业生活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而退休年龄一般在60岁左右,中间经历近40年,占据了人生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从生理状况看,这一时期是人的智力最发达、体力最旺盛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段光阴。因此,职业生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一般都要终生的或较长时间的从
大学生择业观
事某种专门的社会工作和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责,并以此作为自己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手段,这种社会工作就是职业。
(一)择业
1、大学生择业的一般心态和常见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择业的一般心态表现两个方面:
(1)在择业目标方面,多数大学生向往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和条件较好的大企业、大单位,而不愿意到中小城市、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工作。
(2)在择业的价值取向方面,多数大学生希望以后能学有所用,发挥自己的特长,成就一番事业,但往往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表现在择业时不愿到最需要人才的生产、教学、科研等第一线工作,不愿到人才匾乏的边远地区去创业,宁愿在大城市、大单位里当助手甚至忙于一些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的琐碎的事务性工作。这说明,在择业的具体行动上,不少大学生注重经济利益而非个人价值,追求高地位、高工资、高享受,缺乏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表现出非常矛盾的心理。
大学生择业常见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
(1)期望值过高。(2)犹豫观望,举棋不定。(3)过于自信,盲目乐观。(4)互相攀比,盲目从众。(5)缺乏主见,依赖他人。(6)遭遇挫折,怨天尤人。
2、大学生择业的特点
(1)择业思想更趋实惠。义与利相统一的价值观日趋成熟。但当代大学生所理解的“义”不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纯利他主义,更不是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而是以主体意识、公民意识逐渐增强为基础,以自主、自由、平等交换为实质内容的新的价值观。大学生并没有丧失社会责任感,在择业时既希望发挥个人才能,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又期望兼顾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双向选择的模式基本得到普遍认同。大部分大学生都愿意通过就业市场、双向选择来谋得职业。
(2)择业动机突出自我发展。择业动机方面,主要突出个人才能的发挥,其次是经济利益的实现。发挥个人才能成为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大学生在择业时,并不是一味追求物质利益,而是更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与特长的施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长远
的人生发展目标。但在注重个人才能发挥的同时,又希望获得较高的经济收人。随着人才市场的完善和成熟,人们对经济收入这一因素越来越重视,而用人单位也开始利用这一因素来吸引人才。单位的发展前景成为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大学生在择业时,除了考虑自我价值和经济利益的实现外,还注重单位的发展前景,因为发展前景如何,直接影响到个人才能的施展。
(3)择业目标趋高拒低。在择业目标方面,趋向于高薪水、高地位、高层次的工作,回避待遇低、地位低、层次低的工作;在就业地域方面,多数大学生向往大中城市,尤其是沿海的中心城市,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前景较好,施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多。部分学生认为小城镇特别是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缺乏发挥自己才能的环境和机遇,因而不愿下基层;在单位选择上,其重心逐渐转向非公有制企业。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行政机关公务员制度的实施,人事代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国有单位对大学生的吸纳量有所下降,而非公有制企业对大学生的吸纳量明显提高,迫使大学生选择单位的重心逐渐由国有单位转向非国有企业。但仍有部分大学生特别是女生,以选择工作比较轻松、稳定,竞争不是很激烈的单位为主;在职业选择上,大部分大学生愿意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但更愿意从事高层的管理工作和高收人的工作,
不愿到艰苦行业工作。这种择业目标往往给择业造成障碍,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
(4)择业的多向性与不稳定性。总体来讲,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的主流是好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某种功利思想的驱动下,大学生的择业呈现出多向性和不稳定性。有些人酷爱自己的专业,然而又怕过艰苦的生活,择业时茫然无措;有些人意识到基层和艰苦行业需要人才,最能锻炼自己,但怕基层条件差,埋没了自己的才能,择业时举棋不定;还有的不顾自己的专业特长,把待遇高、福利好作为择业标准,但同时又想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抱负,在择业时犹豫不决。因此,大学生择业的多向性和不稳定性,一方面对自身的就业不利,择业时左顾右盼,当断不断,必定错失良机;另一方面对用人单位不利,大学生在择业时反反复复,随意违约,延误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挑选。
(二)创业
1、创业与人生
案例分析:第一千零十次推销
凡是去过“肯德基”店的人,都会看见店门口有座雕塑:一位外国老人,身穿白西装,态度和蔼
可亲,他就是桑德斯上校。他是全世界最大的速食炸鸡连锁店的创办人,一个65岁才开始创业的人!桑德斯上校退役后,身无分文,拿到平生第一笔救济金只有105美元。他问自己:我到底还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呢?我还能对人们作出什么贡献呢?他冥思苦想,突然想起自己有一份秘方,那是一种炸鸡的秘方,人人都可能喜爱它。我何不把这份秘方卖给哪家餐馆,教他们如何制作?在后来的两年里,桑德斯驾着自己的那辆“老爷车”,穿着可笑的白西装,足迹遍及美国的每一个角落,逢人便叫卖他的秘方。他被拒绝了1009次!直到1010次,才听到第一声“同意”。多少年后,“肯德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炸鸡连锁店。
党和政府极其关心大学生就业。总书记、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全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并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强调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各级党委、政府也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上重要议程,突出其重要位置,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创业,就是开创事业。创业需要有信心,就是只要经过充分的论证选准了的事情就要咬定不放,不动摇、不犹豫,勇于面对前进中的曲折和磨难;创业需要有恒心,要持之以恒,不怕各种挫折,失败了爬起来再干,终有一天会成功;创业需要有耐心,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
必然经历一个长期积累,长期发展的过程,在不断熟悉社会、适应市场的过程中,才能驾驭事业的航船乘风破浪;创业更需要有知识,特别是高科技知识。社会在进步,产品在更新,人们的生活水平更在不断地提高,老花样、老面孔、老品味的东西不再受欢迎,所以创业是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选择,也是当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创业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只有创新,事业才有生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创业与成才
人才,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人才是人中比较精华、先进的部分,是人民众推动历史前进的代表,就人才的总体而言,是一种多序列、多层次,动态的有机结构。人才既有不同的类型,又有不同的水平,他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各自不同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时间里,不能相互代替,但需要相互补充和配合才能发挥出整体效益。人才与常人相比,区别在于是否有创造性,凡是给社会带来新的思想、新的事业、新的生活、新的劳动方式和新的社会效益的人,凡是具有创造性思想和行为的人,都是人才。因此,成功的创业者是人才,而且是新时代了不起的人才。创业使大学生以事业的开拓为主线规划自己的青春,而不致于迷失方向;
创业使大学生勇于改革、勇于创新,而不会虚度年华;创业会使大学生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而不会碌碌无为;创业使一切有正义感、事业心、进取心的人向自己伸出友谊之手,这样,自己就会不断地从社会的正反两个方面的评价中吸收信息和能量,凭借自己的奋斗,一步步迈入成才之旅,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材。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树立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决心,争做对社会发展有益、有价值的从业者。
(三)树立正确的现代择业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就业制度由过去的“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改革,再到现在建立的“双向选择、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模式。因此,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现代择业观。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四)树立正确的现代创业观
创业,是一个神圣的词汇,给人高不可攀的感觉。当今的大学生应当树立怎样的创业观呢?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要提高创业的能力。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青年大学生只有进一步学会学习,解放思想,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切实规划好自己美好的人生,主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握时代脉搏,不懈追求,开拓创新,才能成为具有开放的意识,清醒的头脑,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和谐的身心,能应对未来挑战的一代新人。
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市场经济的时代既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选择余地,也给他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今大学生强烈的主体自我意识的价值指向是“回自我,渴望成才”。大学生寻自己合适坐标和位置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自我坐标”型,认为人的价值在于自身,在于大学生个体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竞争中的自我实现;第二种是“金钱坐标”型,认为自我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就是金钱;第三种是“创造坐标”型,认为自我价值在于创造性活动和创造财富的多少。大学生要真正成为时代、社会需要的人才,首先要走出自我的小圈子。应该看到,一切“自我设计”“自我实现”都不可能脱离集体和社会的需要。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复旦
大学提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报效祖国的途径时,强调的第一点就是坚守自己的岗位。他说如果这点做到了,一个人的专业精神与政治参与才可能统一。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学生要准确把握岗位成才的心理坐标,热爱本职岗位,尽职尽责,扬长避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自我价值,适应社会,面向未来,自我奋斗,充实自己,奉献社会。在艰苦中锻炼是成才的必要条件。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