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除夕有什么习俗
⼴东除⼣有什么习俗
  除⼣年夜饭是家家户户最在乎的聚餐,那么除⼣团圆饭有什么菜谱推荐?下⾯店铺为⼤家介绍⼀下,欢迎⼤家阅读。
  除⼣是指每年农历腊⽉的最后⼀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初⼀)⾸尾相连。“除⼣”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的意思是“⽉穷岁尽”,⼈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此⽽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
  ⼴东除⼣习俗1、忌打碎器物
  除⼣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民间认为如果这⼀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抓紧⽤红纸包起来并⼝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民间认为,将红纸包起来的碎⽚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灾难。所以,⼈们在除⼣这天为了博个好彩头,都会慎⾔谨⾏,以求得⼀个吉祥如意年。
  ⼴东除⼣习俗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属于楹联的⼀种,是⼀种独特的⽂学形式。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窟藏经洞出⼟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为唐⼈刘丘⼦,作于开元
⼗⼀年(723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年三⼗上午贴春联。
  ⼴东除⼣习俗3、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渐渐把财神请到家⾥,进⽽在⼀些年画作坊中产⽣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年画,以满⾜⼈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东除⼣习俗4、贴窗花
  在民间⼈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性于⼀体。剪纸在我国是⼀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们的喜爱,因它⼤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装点得红⽕富丽。
  ⼴东除⼣习俗5、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们对幸福⽣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的标准。
守岁什么意思
  ⼴东除⼣习俗6、零点必须回家
  团圆的年夜饭在⼀⽚欢声笑语中吃完,⼀家⼈就会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或者到亲戚家串门聊天,但必须在零点前回到家。⼀到零点,⼀家⼈要全部在家“守岁”,当钟表的指针⾛过12点后,⼈们就会燃放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东除⼣习俗7、燃爆⽵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说。即在新的⼀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件事就是燃放爆⽵,以哔哔叭叭的爆⽵声除旧迎新。其起源很早,⾄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氛,是节⽇的⼀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东除⼣习俗8、年夜饭
  除⼣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锅,因此也称围炉。
  北⽅⼈年夜饭的菜⾊中常包括⽔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饺状似⾦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江南
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按照⽼礼,除⼣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朝⼤门为尊”。年宴的⾸席为辈分最⾼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主⼈则居末席。⾸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席未动⼿,⼤家都不能动⼿。
  ⼴东除⼣习俗9、不汲⽔
  过年有“不汲⽔”的禁忌,家有⽔井的⼈家要在除⽇黄昏前“封井”,给⽔井加上⽊盖,供奉糕点以后焚⾹拜祭,三⽇后⽅可开盖复⽤。
  ⼴东除⼣习俗10、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的第⼀件⼤事。在我国很多地⽅,这⼀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烛,家长率领⼦孙们叩拜。北⽅⼀些地⽅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年三⼗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举⾏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过年夜饭之后,⼈们才开始享⽤。
  ⼴东除⼣习俗11、压岁钱
  古⼈对压岁钱⾮常讲究。所⽤铜钱要⼤钱、新钱,再⽤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除了长辈送⼩⼉“压岁钱”之外,有的地区还有送“压岁果”的习俗。除⼣夜,长辈会把橘⼦、荔枝等⽠果放在⼩孩枕边,取“吉利”寓意来祝孩⼦来年⼤吉⼤利。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压岁钱”更为直接纯粹,⼀般都⽤精致的红包装上红红的票⼦,然后分给孩⼦,讨个红红⽕⽕的好彩头。
  ⼴东除⼣习俗12、踩岁活动
  除⼣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秆粘上⽤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芝⿇开花节节⾼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年的祝福和祈盼。
  ⼴东除⼣习俗13、守岁
  除⼣夜守岁也是⼀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守岁。”传说守岁是为了防⽌⼀种独⾓兽的侵害,⽽这种独⾓兽最怕⽕光、红⾊和声响,所以⼈们就在除⼣夜穿红⾐、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焚⾹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守岁,以兆延年。”
  许多地⽅也称除⼣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论⼤⼈抑或是⼩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团团圆圆,是除⼣夜的最⼤主题。
  ⼴东除⼣习俗14、开灯睡觉
  除⼣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天亮才能关灯。除⼣整个晚上,家⾥⼀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更是不能关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