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制对中国古代公文用纸的影响
等级制对中国古代公文用纸的影响
作者:江秋竺
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36
        ; ; 要: 自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纸逐渐取代了竹板、丝绢,成为公文最常用的书写材料。为了维护封建制度、区分不同官员的等级和地位,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公文用纸的颜和材质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影响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公文用纸。
        关键词: 等级制; ; 中国古代; ; 公文用纸; ; 评价
        等级制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中国古代公文用纸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体现等级的差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往往在公文用纸的颜和材质等方面做出严格的规定,以此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一、等级制在中国古代公文用纸中的体现
        (一)等级制在中国古代公文用纸颜方面的体现
        1.等级制在两晋公文用纸颜方面的体现
        自魏晋开始,纸逐渐成为公文的书写材料。最初,等级制在公文用纸上并没有明显的体现。到了东晋,等级制开始在公文用纸中得到体现。北魏史学家崔鸿于《十六国春秋·前燕录》中记载:慕容俊三年,广义将军岷山公黄纸上表。俊曰:吾名号未异于前,何宜便?尔自今但可白纸称疏。’”[1]《前燕录》中的这段记载,说明在晋代,朝臣给皇帝上奏章用黄纸,而给王公贵族上奏章则用白纸。这表明,在晋代,皇帝对黄纸与白纸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黄纸与白纸同时作为上奏公文用纸,已经开始显示出身份等级的不同。
        除此之外,在晋代,皇帝所使用的公文用纸在颜方面也有着严格的规定。例如,《晋书》中记载:玮临死,出其怀中青纸诏,流涕以示监刑尚书刘颂。《陈书·陈宝应传》中也记载皇帝诏书用青纸紫泥:由是紫泥青纸,远贲恩泽。乡亭龟组,颁及婴孩。这些都说明,在晋代,青纸比起其他纸,代表的地位是最为尊贵的。晋代皇帝的诏书写在青纸上,而百姓以及王公都禁止用青纸书写。这些都足以说明等级制在两晋公文用纸颜方面的体现。
        2.等级制在唐代公文用纸颜方面的体现
        唐代,政治经济都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在政务活动、编书修史、文化交流等诸多方
面都需要大量用纸,造纸业也因此繁荣昌盛。《翰林院故事》载:中书以黄白二麻,为纶命重轻之,近者所由,犹得用黄麻,其白麻皆在此院(翰林学士院)。”[2]唐中后期,由翰林学士起草的内制、征召的敕书用白麻纸,由中书舍人起草的外制、慰劳军旅等用黄麻纸。这里所说的内命,就是指直接从皇帝身边发出的诏令,翰林学士起草的诏敕,门下省无权审核,而是直接由内廷发出。中书舍人起草的诏敕需经门下省审理,并盖上天子印玺,这便被称为外制。显然,内制和征召为重要的诏令,外制和慰劳军旅为一般的诏令。因此可以看出,前者的规格更高。[3]也就是说,在唐代,白麻纸重于黄麻纸。这表明,随着政治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翰林学士的地位逐渐提高,乃至超越了中书舍人。由于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翰林学士在唐代的地位逐渐上升,甚至一度超越了中书舍人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因此翰林学士分割了中书舍人的草诏权,中书舍人独掌起草诏令文书的局面被打破。由此可以看出,黄纸与白纸在成为区别不同公文的重要标识的同时,也体现了等级制对唐代公文用纸的影响。
        金花纸的出现也体现了等级制对唐代公文用纸颜方面的影响。据史料记载,金花纸最早出现在唐代,分为一般金花纸与金花五绫纸。金花五绫纸主要用于官府公文,为了体现其使用者身份的尊贵与崇高,因此其加工技艺十分复杂:先将白纸染成五,再用绫装帧,
最后再在纸上洒金加工成金花五绫纸。[4]在唐代,金花五绫纸在主要用于两个方面:第一,将相的告身用金花五绫纸。告身的主要作用是委任文武官员的官职,由于官员间经济和地位的差别,只有品位高的将相才能得到金花纸写的告身;第二,颁发给少数民族政权首领,如吐蕃赞普、新罗渤海王等赏赐、任命的文书也用金花五绫纸书写,且只有地位最高的首领能被颁发金花纸书写的告身,其他地位的官员不能使用金花纸,而只能使用普通的五麻纸。由此可见,金花纸是等级与地位的象征,也体现了等级制对唐代公文用纸颜方面的影响。[5]
        3.等级制在宋代公文用纸颜方面的体现
        自从黄在唐代被确立为尊后,宋代也沿袭唐代的规定,将黄纸作为皇帝的专用纸,民间百姓为了避免冲撞帝王,引来祸患,皆避而远之。在宋代,黄纸主要用于皇帝发布的诏令文书,白纸则用于官府机构、文武百官上奏的文书。
        除了将黄纸作为皇帝的专用纸外,唐代发明的金花纸也为宋代统治者沿用。在宋代,不同品级官员的告身,其颜、材质等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宋代统治者规定,只有品级高的官员才能用金花纸作告身。比如,只有三公、三少、侍中、中书令、左右仆射等正一品
高级官员,他们的告身才能使用金花绫纸,而正一品以下的官员,统治者用不同颜和规格的绫纸区别不同的等级。[6]据《宋史》记载,知枢密院、两省侍郎、观文殿学士、六尚书等官员的告身使用白背五绫纸;翰林学士、御史中丞、中书舍人、通议大夫、中大夫、七寺少卿、左右司郎中官员的告身用大绫纸;诸司员外郎、诸卫将军等官员的告身用中绫纸;校书郎、律学博士、三省枢密院令使、书史等官员的告身用小绫纸,这些都体现了封建政权的等级制。
        4.等级制在明代公文用纸颜方面的体现
        明代的造纸技术进一步发展,官府公文用纸的种类更加丰富,等级制在明代公文用纸颜方面的体现也更为明显。在明朝,统治者明文规定,黄纸只能用于皇帝发布诏令文书。青、赤、黄、白、黑是古时人们所重视的五种正,而黄在唐代被确立为尊,并为历朝历代所沿用。明朝,皇帝的诏书也依然规定用黄纸书写,且一般平民皆不可用黄纸书写文字,用以体现皇帝的至尊地位。
        在明代,洒金纸得到进一步的使用,并成为等级制的载体之一。洒金纸即销金纸,就是指在纸面上画出各种精美的花纹图案,再洒上金粉,或直接用蘸上金粉的笔在纸面上描绘出
各种花纹图案,这种纸就叫做洒金纸。[7]在明朝,洒金纸由于制作与加工的技艺纷繁复杂,且成本颇高,故通常仅用于发布外国的诏令文书,以示敬重,如陈沂著《畜德录》载:蹇忠定公义善书,成祖手授金龙文笺,命书外国诏
        5.等级制在清代公文用纸颜方面的体现
        清朝作为中国封建主义发展的顶峰时期,等级制在清代公文用纸颜方面的体现也更为明显。皇太极作为清朝的开国皇帝,在刚称帝时,他就对公文用纸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亲王以下至臣民不得用黄及五爪龙凤黄缎”[8],即在公文上,只有亲王及其以上的人发布的诏令文书才能使用黄纸及龙凤黄缎图形,而文武官员上奏章只能用白纸。
        每逢重要的节日或举行大典,清代的文武百官都要上表庆贺。由于进贺对象的地位不同,表笺用纸的颜也相异。如百官向皇帝及皇太后进贺表笺,则用黄纸书写;如向皇后及皇太子进贺表笺,则用红纸书写。可见,在清朝,以黄纸与红纸来区分进贺对象等级和地位的高低。由此可以看出,在清代,等级制在公文用纸的颜发现有着很明显的体现。
        (二)等级制在中国古代公文用纸图案方面的体现
        1.等级制在两晋公文用纸图案方面的体现
        据史料记载,大约从两晋开始,诏书上出现凤凰图案。东晋人陆所著《邺中记》记载:石虎诏书以五纸著木凤凰口中,令衔之飞下端门。石虎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第三位皇帝,他的诏书上绘有凤凰图案,生动逼真,精美绝伦。南梁人刘孝感在《谢赍官纸启》中将其列为四大名纸之一,即邺殿凤衔[9]由此可见,早在两晋时期,等级制就体现在了公文用纸的图案方面。
        2.等级制在唐代公文用纸图案方面的体现
        等级制对唐代公文用纸在图案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金花纸的使用上。从唐宪宗时期的翰林学士李肇的《翰林志》中可以看出,唐中后期的公文用纸较唐初,做工更加精致,且纸张的加工技艺也更加精湛。金花纸作为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完美统一体,其制作步骤为:先将白纸染成五;再用绫装裱纸张,加工成绫纸;然后在绫纸上绘出各种花纹图案,最后在纸上涂粘接剂,洒上金粉。金花纸上的花纹图案种类繁多,生动逼真,精美绝伦。在唐代,金花纸主要用于将相的委任状,许多地位最为尊贵的少数民族的首领也能得到金花纸书写的文书。可见,金花纸是品级高的官员的重要象征。
        3.等级制在宋代公文用纸图案方面的体现
        在宋代,金花纸作为等级和地位的象征,依然为统治者所使用。除此之外,宋代的罗纸也成为了等级制的象征。罗纸是用绫、绢装裱的纸。《宋史·礼志十四》载:后、妃皆写册命告身,以金花龙凤罗纸,金涂褾袋,有司进入,学士院草制,宣于正殿。可见,皇帝的后妃的告身是用罗纸做成。除此之外,宫廷外的命妇作为朝廷官员的母亲或妻子,她们的告身也是用罗纸做成。为了区分宫廷内外不同命妇等级、地位的高低,罗纸上的图案也各自相异: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贵仪、淑仪、淑容等告身上的图案为金龙;顺仪、顺容、婉仪、婉容、昭仪、昭容等告身上的图案为金凤;充容、充媛、婕妤、才人、贵人、美人等告身上的图案为金葵花;宰相曾祖母、祖母、母、妻,亲王妻、郡主、县主、国夫人、内命妇、郡夫人等告身上的图案为金栀子花;官祖母、母、妻,宝林御女、采女、十四司典掌等告身上的图案为金大花;掌乐、郡夫人、郡君、宗室妻等告身上的图案为金花。由此可以看出,金凤图案是最高等级的象征,只有品级高的命妇才能使用,而其它命妇根据等级和地位,分别用不同的图案。这也说明,在宋代,等级制对公文用纸的图案使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等级制在清代公文用纸图案方面的体现
古代官员等级        清初,诏书上没有任何的图案点缀,只有文字。乾隆十四年下令:凡颁诏则设金凤云朵以承之。自此开始,清代的诏书上出现凤凰和护云的图案,以区分于其余类型的公文用纸。同时,对于诏书上凤凰、护云的尺寸,皇帝也做出了十分具体的规定:凤高二尺一寸五分,长四尺七寸,护云长五尺一寸,前阔一尺八寸五分,后阔七寸,承诏朵云,阔三尺四寸[10]这说明,在清代,等级制在公文用纸图案方面的体现也十分明显。
        二、评价等级制对中国古代公文用纸的影响
        等级制的划分以阶级分化为基础,是阶级差别的一种形式。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这种制度得到了升华。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制度,维护自己的至尊地位,对公文用纸的各方面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此外,公文用纸成为了文武官员、宫廷内外命妇等区分等级和地位的重要标识之一,让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更加牢固,使中国古代等级层次的划分更加明显。由此可见,等级制对中国古代公文用纸产生了消极影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