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杜甫五古《三川观水涨》读记
杜甫五古《三川观水涨》读记
(小河西)
三川观水涨
我经华原来,不复见平陆。北上唯土山,连山走穷谷。
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自多穷岫雨,行潦相豗蹙。
蓊匌川气黄,流会空曲。清晨望高浪,忽谓阴崖踣。
恐泥窜蛟龙,登危聚麋鹿。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
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不有万穴归,何以尊四渎。
及观泉源涨,反惧江海覆。漂沙圻岸去,漱壑松柏秃。
乘凌破山门,回斡裂地轴。交洛赴洪河,及关岂信宿。
应沈数州没,如听万室哭。秽浊殊未清,风涛怒犹蓄。
何时通舟车,阴气不黪黩。浮生有荡汨,吾道正羁束。
人寰难容身,石壁滑侧足。云雷屯不已,艰险路更局。
普天无川梁,欲济愿水缩。因悲中林士,未脱众鱼腹。
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
此诗作于天宝十五载(756)夏。诗原注:“天宝十五载七月中,避寇时作。”当时叛军攻破潼关,白水受敌,杜甫携家北逃,经华原、三川县,直奔鄜州。经三川县时遇山洪泛滥,面临人祸天灾双重威胁,杜甫作此诗。
诗中“三川”为唐县名。因华池水、黑水、洛水三水会同而得名,在今洛川县西。唐时三川县属鄜州。唐武德三年(620)鄜州领洛川、三川、洛交、直罗、伏陆五县。(唐天宝元年(742)改鄜州为洛交郡。唐乾元元年(758)又改洛交郡为鄜州。)
我经华原来,不复见平陆。北上唯土山,连山走穷谷。
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
沟水汩汩的意思是什么华原:一说指华原县。开元元年(713)属京兆府。今铜川市耀州区。但华原县在白水西南。方向不合。另说杜甫逃难前所居的白水,属于同州。同州的朝邑县有“华原山”和“华原”。
平陆:平原。《冬日晚郡事隙诗》(南北朝-谢朓):“苍翠望寒山,峥嵘瞰平陆。”
穷谷:《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苦寒行》(晋-陆机):“俯入穷谷底,仰陟高山盘。”
火云:火烧云。多出现在夏季。《入泷州江》(唐-宋之问):“潭蒸水沫起,山热火云生。”《送祈乐归河东》(唐-岑参):“五月火云屯,气烧天地红。”
飞电:闪电。《对雨诗》(南北朝-朱超):“重云吐飞电,高栋响行雷。”《古风》(唐-李白):“容颜若飞电,时景如飘风。”
大意:我从华原过来,再没看到平地。一路向北,只有连绵的土山与幽深的山谷。朝霞时现,闪电常有。
自多穷岫雨,行潦相豗蹙。蓊匌川气黄,流会空曲。
清晨望高浪,忽谓阴崖踣。恐泥窜蛟龙,登危聚麋鹿。
穷岫:深山;荒山。《感遇》(唐-陈子昂):“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泄云即浮云。)
行潦(lǎo):沟水;浊水;喻浊世。《采蘋》(先秦-诗经):“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从军中行路难》(唐-骆宾王):“行潦四时流,崩槎千岁古。”(崩槎指朽散的木筏)。《秋霖即事》(唐-白居易):“泄云生栋上,行潦入庭前。”
豗(huī):撞击。《蜀道难》(唐-李白):“飞湍瀑流争喧豗”。《苦雨》(唐-张祜):“太陆青蘋泛,曾崖白浪豗。”
蹙(cù):本意是紧迫、急促。《和徐漕苦雨之什》(宋-李光):“风涛正豗蹙,斯民岂宁居。”
蓊匌:弥漫。蓊(wěng):草木茂盛的样子。匌(gé):环绕。《咏怀诗》(汉-阮籍):“
蓊郁高松。”《和荅诗-荅桐花》(唐-白居易):“山木多蓊郁,兹桐独亭亭。”《泊湖头》(宋-俞德邻):“潦翻川蓊匌,烟霭树模糊。”
曲:河曲。河湾。《洛阳道》(南北朝-庾肩吾):“徼道临河曲,层城傍洛川。”《河曲游》(隋-卢思道):“邺下盛风流,河曲有名游。”
踣(bó):跌倒;颠覆。《捕蛇者说》(唐-柳宗元):“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泥:泥滞;阻塞。《广韵》:“泥,滞也,陷也。”《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蛟龙:传说的两种动物。相传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致远恐泥”四字有意思。)
大意:山地原来就多雨,山涧流水互相撞击。河面水雾弥漫黄浊;几条河流交汇在空旷的河湾。早晨远望高涌的波浪,忽然觉得背阳的山崖要倾塌。因担心滞陷泥中蛟龙乱窜;麋鹿纷纷聚在高处。
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
不有万穴归,何以尊四渎。
查:同“槎”。木筏,水中浮木;树杈。《五月九日》(唐-司空图):“高燕凌鸿鹄,枯槎压芰荷。”
礧磈(léi-wěi):同“磈礧”。石块;高低不平。《承露盘铭》(魏-曹植):“岧岧承露,峻极太清。神石礧磈,洪基岳停。”《和刘咨议守风诗》(南北朝-何逊):“萧条疾帆流,磈礧冲波白。”
人代:人世。《守护晋宋齐诸陵诏》(南梁-武帝):“命世兴王,嗣贤传业,声称不朽,人代徂迁。”(徂迁即迁徙。)
穴:水道。《海赋》(晋-木华):“江河既导,万穴俱流。”
四渎(dú):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原注海者也。”《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史记-殷本纪》:“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
大意:老树的枝杈被拔起卷走,沙石堵塞水道。洪水咆哮如鬼神嚎啕。水势让人觉得人世变迁疾速。要是没有千万条河流的汇集,怎能形成让人尊崇的长江、黄河?(真的是“鬼神下”,安禄山南下了,几个大唐名将被自己杀了,不也是见鬼了吗?“人代速”,战乱人代速。这两句寓意丰富)。
及观泉源涨,反惧江海覆。漂沙圻岸去,漱壑松柏秃。
乘凌破山门,回斡裂地轴。交洛赴洪河,及关岂信宿?
圻(yín):同“垠”。边际。《游岭门山诗》(南北朝-谢灵运):“千圻邈不同,万岭状皆异。”《感时留别从兄》(唐-李白):“策马摇凉月,通宵出郊圻。”《送沈子归江东》(唐-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漱(shù):冲刷。《水经注-江水》(北魏-郦道元):“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江赋》(东晋-郭璞):“漱壑生浦,区别作湖。”
乘:本意登、升。《玉篇》:“乘,升也。”凌也有登、升的意思。《望岳》(唐-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乘凌:一作“乘陵”。登上;升上。《风赋》(先秦-宋玉):“乘凌
高城,入于深宫。”《渼陂西南台》(唐-杜甫):“崷崒增光辉,乘陵惜俄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