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壶口瀑布
沟水汩汩的意思是什么一、基础与巩固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旋.涡(xuàn)告诫.(jìè)驰骋.(chéng)推推搡.搡(sǎng)
B.寒噤.(jīn)雾霭.(ǎi)凝.重(níng)怒不可遏.(è)
C.龙槽.(cáo)汩.汩(gǔ)潺.潺(chán)如丝如缕.(lǚ)
D.出轧.(yà)迂.回(yū)浓缩.(suō)湿漉.漉(lù)
【答案】A
【详解】A.旋xuàn-xuán,骋chéng-chěng; B.噤jīn-jìn;C.没有错误;D.轧yà―zhá;
故选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告诫推推搡搡震耳欲聋奋力抗争
B.旋涡如丝如楼挟而不服汩汩如泉
C.迂回怒不可遏窟窟窍窍搏大宽厚
D.番身钢板出轧浪沫横溢潺潺成溪
【答案】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生字的识记和积累。A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B.如丝如缕汩汩如泉;C.博大宽厚;D.翻身。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场篮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
....,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
B.站在黄河壶口瀑布岸边,眼望瀑布咆哮而下,一泻千里
....,如此美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隐姓埋名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D.小弟弟在家里整天吵得鸡犬不宁
....,我头都痛了。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含义的理解。A项,浑身解数:指所有的本领,全部
的技术手段。使用恰当;B项,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也形容文笔气势奔放。使用恰当;C项,“隐姓埋名”指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用于人,不能用于冬天的昆虫,冬天的昆虫是“销声匿迹”;D项,鸡犬不宁:形容声音嘈杂或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使用恰当。故选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B.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C.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A搭配不当。“快乐的歌声”不能“浮现在我的眼前”。C 残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D有歧义。“身体瘦弱”既可指张教授,也可指张教授的父亲。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B.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
C.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的背景中。D.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答案】C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A项中“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运用了比喻;B项中“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运用了比喻;D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运用了比喻;C项中没有运用比喻。故选C。
二、阅读理解
(一)课文重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
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6.请根据选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一下“壶口”之名的由来。(60字左右)7.自选角度赏析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8.选文为什么要写黑猪掉进深沟的事?前面“当地人说”几个字能否删除?为什么?
【答案】6.河心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这深槽顶着宽宽的河面,形成一个“丁”字,形似巨壶,“壶口”由此得名。7.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写出了瀑布的态势、力量,表现了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和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8.从侧面烘托激流汹涌、水流之急、水力之大。不能删除。因为这不是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听“当地人说”的,可能有些夸张。如果删除的话,就与事实不符。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
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结合“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
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即可得出问题的答案,注意语言要简洁,60字左右。
示例:黄河飞流直下,奔泄于突然凹下的深沟“龙槽”中,因其形似壶的口子,形成一个“丁”字,形似巨壶,得名“壶口”。
7.本题考查赏析文本语句的能力。
赏析句子可以从内容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还要写出表达的情感。句中“其势如干军万马”“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壶口瀑布的声响、力量;“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操,前呼后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壶口瀑布的气势,表现了壶口瀑布奋勇向前,奔流不止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8.本题考查对侧面描写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题前,需明确侧面描写意思是通过描写所要描写对象周围的人、事、景物,来反映、衬托被描写的主要对象。结合文中“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等内容可知,黑猪掉进深沟,从侧面写出了瀑布的气势和水流的湍急,不能删除;“当地人说”表明了消息的来源,具有不确定的因素,删去以后与事实不符。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壶口的黄河
肖铁
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里,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
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⑤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
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水流里。
⑦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⑧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嬴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