峪山镇中心学校优质课评选B组对教师的评价
峪山镇中心学校优质课评选B组对教师的评价
2014年9月,紧张有序的峪山镇小学组优质课评选活动顺利结束。活动分A、B两个组同时进行。按照部署B组分数学、科学、英语三个组别。通过对B组19位参赛教师的全面听课,结合几位评委的评审情况,现将教师的讲课情况做以评价。数学组有11人参赛,其中90分以上的有6人,80分以上的有4人,80分以下的有一人;科学组共有5人参赛,其中90分以上的有4人,90分以下的有1人;英语组有3人参赛,其中90分以上的有1人,90分以下的有2人。
在教学过程中以生为本,真正体现了“三生课堂”这一理念的教师如数学组的李秀琴、张玉洁、贺琴、陈艳丽、付兵杰、许艳、杨明珍,她们的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乐学的欲望,注重了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关注学困生。学生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高效的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积极构建知识的落实、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发展的快乐、和谐、高效课堂。充分体现了“三生课堂”的二维目标,实现了“三生课堂”的四大流程。努力做到了三项突破,即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突破、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突破、教学的评价方式有突破。在这些方面表现突出的还有英语组的曹英,科学组的张宇、张良秀、刘志强。曹英老师的一堂英语课声情科学博物馆英语怎么读
并茂,打破了以往的那种单调、枯燥、乏味的呆板课堂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张宇老师的小组实验有条不紊,让学生亲自动手并仔细观察,从而得出黄河为什么会成为“地上河”这一结论;张良秀老师在条件很不具备之下,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让刚接触科学课的三年级学生在自己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知道了“溶解”这一概念,并且知道了生活中的糖到哪去了、盐到哪去了、调料到哪去了……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刘志强老师所讲述的《庞贝城的毁灭》一课很抽象,但他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整理出对本课很有说服力的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并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浅显易懂的让学生从实验中感知地球内部岩浆的温度和压力的威力。从而获取真知。
当然,在这次竞赛活动中依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有部分教师仍用老的教学手段、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二是部分教师课堂上忽视了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这一重要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出现一言堂的现象。三是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哪怕是一句鼓励、激励的语言,或是一个赞许的眼神。四是有部分教师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如对“三生课堂”的通读不够。如果对它的理念吃不透,怎么能教好书、育好人呢?怎么会有高效的课堂呢?更谈不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