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看长征──红军征途中的衣食住行
2016-10-24 11:13:05 来源:“ 国防参考” 作者:徐焰
点击:1459 评论:0(查看)
2
核心提示:长征胜利结束已经80年了,对如今生活在信息时代和网络环境下的新一代人,红军长征的往事已是那样的遥远,但仍然有着不尽的魅力。现代人继续颂扬长征,要学习的就是前辈那种英勇奋斗的精神,继承他们为振兴中华和实现人类最美好理想而不惜奉献一切的精神。
岁月如梭,往事如歌。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长征结束已有80年。红军的长征精神,几十年间在传统教育中一直是艰苦卓绝的代名词。不过现代史学不仅要求定性分析,还需要详细的定量分析才能全面勾画历史事件的原貌。
在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向游客介绍由80双草鞋组成的“草鞋墙”
“军无辎重则亡”,任何部队都需要最基本的物质保障才能生存。尤其是红军长征时脱离了原有根据地,转战在敌占区、少数民族区域或无人区,衣、食、住、行都遇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1衣──久历风雨尽褴褛
各主力红军长征出发前,大都能由苏区政府保障军服供应。中央红军(一方面军)从苏区突围前,每人发了一套新军装,但经过近3个月转战多已磨损。占领遵义后,中央红军休整近半月,被服厂为每人补充了一两套新军衣。此后因部队持续行军9个月,无法统一补充服装,到达陕北时多数人已衣衫褴褛,据一些当事者回忆其状如同“叫花子军队”。
红二、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时,穿着的是从原来根据地带来的军装。这两支部队在征途中休整停顿的次数较多,各部队便由指战员自己动手缝制衣服以补充磨损的旧服装。由于西南地区难以到灰布,红二、六军团的军服多以当地的黑布制作,以至三大主力会师时许多人红二方面军的人就以黑军装辨认。
长征中面临的困难 红四方面军进入荒凉的川康边一年多时间,由于布匹难得,部队主要用羊毛和牦牛皮自制毛衣、皮衣。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各部队服装颜杂乱,绝大多数人却仍戴着一顶象征世界革命的“五大洲”红五星八角帽,显示出对革命的无限忠诚。
缺乏御寒的衣服,是长征中的一大难题。红军长征期间经历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经过终年积雪的横断山脉和气候变化无常的草地时,部队衣物保障最为困难。1935年6月中央红军过雪山前,在荒凉的地区根本不到多少能够御寒的棉衣,只好来少量白酒和大量辣椒让
指战员取暖。
红军军服
指战员们一面嚼着辣椒,一面在高昂的口号声中爬山。爬雪山时,没有穿棉袄,翻过山后尽管浑身湿漉漉,仍显得兴致勃勃。周恩来却在途中患了感冒,下山后不停咳嗽。健壮的朱德也得了支气管炎,留下的后遗症终生未能治愈。
在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展柜里,珍藏着一双绑着绣球的草鞋
红军过草地时,衣物缺乏也是造成大量减员的重要原因。当地中午温度有时可达40摄氏度,却经常会突然出现雷电交加的天气,夜晚气温又骤降至零摄氏度左右。过草地前,红军虽尽量准备棉衣、皮衣,然而由于物产稀少,有一条破烂不堪的毯子或油布都是极为奢侈的物品,往往只能供伤员或体弱者使用。
中央红军(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红二十五军将自己的大部分家底送来,用于买棉花和布,当地苏维埃政府也组织众缝制好灰布棉衣送来。许多指战员看到有了衣物补充,从心底呼唤真是“到家了!”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陕甘宁时,红一方面军又买下了往来新疆的商旅运送的皮毛,动员根据地众突击制作了7万套冬衣,才使全军在严寒来到时顺利解决了服装问题。
2食──沿途征集常断粮
各路红军开始长征后,不再有根据地政权和有组织的众供应粮食,只有靠沿途“打土豪”和实行捐助、购买、欠借等方式解决吃饭问题。各部队每到宿营地,首要任务便是“筹粮筹款”。
红军政治部门对没收沿途土豪钱粮,有着一系列详细、严格的制度和程序。每到达一地后,部队都要动员众检举,确定后才能“打土豪”,以严防随意打家劫舍。对贫苦农民,红军一般采取花钱买粮的方式筹粮,不经同意不得强行购买,并商妥粮价。众不在家时,买其粮食就要邻近众同去,留信给众,并将钱付给邻近众代转。即使是一根甘蔗、一碗糖水或几条咸菜,也要给一个银毫或几个铜板。
红军过草地时吃剩的皮带
红军给众写的买猪收条
红军长征时,队伍前后间距很长,所以先头部队筹粮相对容易,在进攻战斗中也常有缴获。后卫部队打阻击时则往往是有消耗无补充,而且再跟随进入已筹完粮的地区就很难到多少粮食。
红军三大主力在长征中粮食供应最为艰难的日子,是进入川康少数民族区域之后。当年的黔、滇、川、康和陕甘均属国内贫困地区,红军经常是一日一顿,一顿半饱,非战斗减员大大高于战斗减员。
尽管部队极度缺粮,红军领导仍规定了严格的筹粮纪律。进入雪山草地附近地区后,因人烟稀少且百姓多已逃避,部队为生存只好收割藏民接近成熟的青稞,从而产生了非常时期的特殊征粮方式——“留条(牌)筹粮”。收割完后,指战员们将所收数量和原因用墨笔写在木牌上,插在田中,藏民回来后可拿这木牌向红军部队领回粮钱。
红军起初还留下部分银元,后因钱物不足而改留欠条。到达陕北后接受斯诺采访,曾说过这是红军唯一的“外债”。新中国成立后,仍然牵挂此事,指示川西和西康地区
的领导向藏民做适当补偿。当年红军留下的欠条,不仅由人民政府加倍偿还,而且还成了珍贵的革命文物。
过草地前,红军虽收割了一些尚未成熟的青稞,但收获后因缺乏工具只好用手搓麦子,未经加工的麦粒吃下去后很难消化,因此生病人员甚多。即使这样的青稞,在当时也是最宝贵的食物。
第一次过草地时行军七天,指战员们体力消耗很大,多数人走了一半路程便将携带的干粮吃光,断粮时只好搜寻所有能充饥之物——皮包革履、树皮草根、“神仙土”、粪便中残留的粮粒等,甚至一根牛皮带分几次熬汤供数人喝。处于半饥饿状态下行军的人极易生病,而在草地患重病不能行走往往就意味着死亡。当时红军中出现了长征中最严重的非战斗减员现象,如红一方面军主力过草地前,曾以一军(团)的第六团探路。该团在黑水马河坝一带陷入绝境,曾向总部发出的求粮急电称——“因为粮秣已绝,茹草饮雪,无法充饥,饿死冻死者触目皆是……生死完全取决于能否及时取得接济。”像这样的悲壮情景,长征中屡见不鲜。
红四方面军在第一、第二次过草地时,因刚离开根据地不久,部队还有一些物资积蓄,减员相对较少。在第三次过草地前,许世友带领骑兵师打散了反动土司的武装,缴获了8000多
头牛羊,部队多数人才得以充饥而走完全程。
红军内部官兵一致,是长征中战胜缺粮难题的首要保证。多数指战员宁愿自己吃野菜、草根和树皮,也要把仅有的一点干粮让给伤员和体弱者。红二方面军过草地时,贺龙要求前面部队不要把野菜采尽,给后面的部队留下一些。每次会师前,先行到达的部队总是竭尽全力,为远道而来的战友们准备一些食物。靠着团结协助的精神,红军各主力部队终于战胜了饥饿,通过了西部缺粮区。
3住──民宅荒野皆宿营
红军长征万里,沿途宿营方式只能随当地的情况而定。进入有村落的地区,部队通常分住民房,不论如何疲劳仍要求指战员保证“缸满院净”,多年后在各地众中还留下一片赞誉。到了较大的镇子里,红军为避免扰民,便尽量政府机构、学校或祠堂等公共场所作为宿营地。
进入大城镇是红军长征中的罕见事情,在荒郊野外宿营却是家常便饭。在长征中赋词有“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描绘的就是历来被人们视为畏途的老山界。这座山是红军长征
中遇到的第一座难行的大山,部队在仅有一人宽的崎岖小道上白天行军,晚间因走夜路危险只好就地野营,一些人在睡梦中翻身幅度过大还掉下了山崖。
红军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特别注意执行好民族、宗教政策。在选择住地时,不得擅入喇嘛寺、清真寺等处,在居民区尊重当地风俗。
红一、二、四方面军进入高原荒僻地区后,民房难寻,部队大都野外露营,在帐篷极少的情况下搭草棚、生篝火驱寒。红军爬雪山时大都是白天,夜间下山宿营,住宿条件最困难的阶段是过草地。据一些当事者回忆:“地是湿的,柴草是湿的,身上几乎没有干过。”晚间有时不到一块干燥地面,许多人只好坐在背包上背靠背依偎着取暖。第二天一早起来,往往会看到身边长眠着一些战士,甚至是跟自己背靠着背休息的战友。当时能拣到干草烧起一堆篝火,对指战员们来说就是一件幸事了。
长征路上的多数地段住宿条件恶劣,严重影响了指战员的健康。红军在一些荒凉地区宿营时经常无法洗脸、洗澡,还经常要在草垛、墙角甚至是野外睡觉。征途上几乎每人头上、身上都长了虱子。红军中的女同志所受影响最大,许多女战士内分泌失调,造成的后遗症导致不少人终生不育。
4行──人人磨出铁脚板
五岭逶迤,乌蒙磅礡,长征中的红军要翻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边缘区,经过人称“死亡之区”的水草地,向自然界的艰险和生命的极限挑战,这成为永远值得传颂的动人创作素材。“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正是其真实写照。
长征中的红军一边行军,一边又要受到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主要靠快速行军摆脱险境。经过考验的红军指战员都明白,练出一双“铁脚板”是征战的基本保证。据中央红军统计,长征期间平均每天行军35千米,宿营后一些人员还要因外出警戒、筹粮而再多走些路。不少人后来说,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个人至少走了三万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