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春分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一是季节平分,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春分的传统习俗有哪些,欢迎阅读!
  春分的传统习俗
  吃春菜
  春菜,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为春碧蒿,与鱼片滚汤,名春汤。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春牛
  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竖蛋
  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是玩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
  粘雀嘴
  家家吃汤圆,还煮些不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嘴,以防雀子来破坏庄稼。
竖蛋是什么节气的风俗  放风筝
  春分当天放风筝,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等,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二三尺。
  犒劳耕牛
  春分已至,春耕、春播等农活也即将开启,家里的耕牛从春耕起就再也闲不住了。所以在春分时节到来之际,农民多会以糯米团喂食耕牛,以示犒赏。其中也蕴含了农村人对耕牛的怜惜之情。
  春分祭日,秋分祭月
  春分古时又称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并非传统节日,而是一个指示农业生产的重要节
气,从它的别名中亦可见一斑。
  春分时昼夜等长,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逐渐昼长夜短。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中提到: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明史历一》则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由于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民间还留下了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的说法。
  古代,春分时有相当隆重的祭日仪式。《礼记》记载:祭日于坛。按照孔颖达的注疏就是谓春分也。自周代起,此习俗历代沿袭。清朝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里还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明、清两代,北京日坛成为皇帝在春分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