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史记的成语故事
出自史记的成语故事
《史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的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其中有许多故事和典故成为后世流传的成语。以下是一些出自《史记》的经典成语及其故事背景:
史记中的小故事
1.破釜沉舟:项羽与秦军作战时,为了表示士兵们有进无退的决心,他命令兵士们打破锅、凿沉船、烧掉营房,只带了三天的粮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决心,不顾一切地追求目标。
2.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里的记载,越王勾践反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着躺着就能仰头舔舐到苦胆,用餐时也去品味苦胆。喻意: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3.毛遂自荐: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毛遂自荐并成功说服楚王出兵援赵。
4.完璧归赵:源自于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的一则历史故事。这个故事
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秦昭襄王得知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无价之宝——和氏璧,于是假装要以15座城池来交换这块璧。当赵国派遣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时,秦王在得到和氏璧之后却避而不谈城池交换的事情。蔺相如设计骗回了和氏璧,并成功地将其带回了赵国。因此,完璧归赵这个成语后来就被用来比喻将物品完好无损地归还给其原本的主人。
5.指鹿为马:源自于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这个成语描绘了一个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场景,赵高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此成语后来就被广泛用来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为。
6.渑池之会: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成语本指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为赵国立下功勋,展现出了他的智勇和胆识。公元前279年,当时的秦昭襄王为了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并约赵惠文王在渑池进行会谈。然而,赵惠文王因为害怕强大的秦国而不敢前往参加会谈。在这个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自荐陪同赵惠文王前往渑池。使得秦昭襄王无法对赵国施加威胁和压力。因此,渑池之会这个成语后来就被广泛用来比喻为国家或民族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的行为。
7.沐猴而冠:源自于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这个成语描绘了猕猴戴着帽子装扮成人的模样,用以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在楚汉时期,项羽带军进入了函谷关,占领秦都咸阳,导致秦朝灭亡。然而,项羽在灭亡前朝后,却把秦王子婴杀死,把秦朝的大臣也都抓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楚国人虚有其表的行为引起了其他国家的讽刺,于是有了“沐猴而冠”这个成语。
8.负荆请罪:这成语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事中,廉颇知道蔺相如设计骗回了和氏璧,并成功地将其带回了赵国。廉颇知道了蔺相如的行为后,感到十分惭愧,因为他之前一直对蔺相如不服气。于是,廉颇决定向蔺相如道歉。他背着荆条,跪在蔺相如面前,双手捧着荆条,请求蔺相如鞭打自己。
9.约法三章: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这个成语源于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于是,刘邦接受了他们的意见,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
都要遵守三条法律:杀人者要判死刑,伤人及盗窃者要抵罪。”这个故事后来被广泛传播,人们用“约法三章”这个成语来表示凡事要先讲定规则,大家共同遵守。同时,也用来赞美刘邦的政治智慧和深得民心的行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