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摘要:社会不断进步,我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为了培养满足新时代创新型高级测绘人才,要重视对于培养方案的研究,坚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测绘工程专业中,结合工科建设和专业认证实践,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随着科学时代的发展,测绘技术越来越朝着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及时准确的调整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力争培养既能满足当前社会需求又能紧跟高技术发展趋势的创新型、复合型测绘人才,对我国测绘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测绘;研究;人次;专业;创新
引言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改革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时代要重视专业建设与综合改革的基础,把握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解决重知识、轻能力问题,构建优化课程体系,通过评价机制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测绘专业改革效果。
一、测绘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的相关背景
(一)响应新时代创新政策号召
新时代教育不断深化改革,新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实验能力的提高,相关报告提出了创新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创新可以实现企业的有效发展。虽然我国当前测绘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高校培养测绘人才过程中更要注重创新地培养,为了积极响应新时代政策的号召,要重视对于工程测绘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要坚持以学校办学理念为主,重视对于测绘专业的完善工作,及时转变观念,针对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进行良好的转变,强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保障,凸显工程测绘专业的实践性,力争为社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性人才[1]
(二)契合新时代社会需求和新制度发展趋势
当前测绘技术朝着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且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突破,在测绘过程中融入了无人机测绘、智能城市理念,使得测绘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尤其是智能制造、穿戴设备、智能驾驶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推动了
测绘高科技水平的应用。与此同时,我国在全球地理信息、感知地理信息、数据库融合基础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节奏,满足新时代社会要求,通过人才的培养进一步保证测绘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要着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应符合高素质、创新性的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在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程,将新技术进行深度融合,针对传统中测绘中的实践教学进一步改善,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与测绘行业进行有效的融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要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础的技术基础理论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测绘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计算机能力,了解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在此背景下,要以分类分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优化课程体系,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在目标培养过程中,还要具备团队协作和科学探索的精神,能够熟练地应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测绘
领域的相关科学设计研究开发,具备注册测绘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能够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促进测绘行业的发展[2]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解决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培养创新型测绘人才,要根据专业的发展需要统筹相关课程,针对专业的发展,用人单位的要求,就业发展等方向及时制定有效的专业培养方案,结合测绘工程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认证标准及行业要求,及时跟踪调查测绘行业,采用多种培养方式。比如举办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座谈会等方式,重视解决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构建4模块7环节3层次的人才体系,以创新型、发展型、基础型为导向,将课堂教学线上教学、课后练习、设计与实习、创新练习、毕业设计等融入到改革过程中,实施人才培养,要围绕核心课程,主干课程扩展课程,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提炼问题、科学研究,勇于创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使课程结构和专业体系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
(二)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培养计划
测绘工程就业方向测绘工程专业一般为4年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应从社会需求分析出发,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专业基础课。内容定制过程中,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基础性,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比如测量学基础、测绘学概论、测量平差基础,注重专业知识的行业需求以科研成果为积聚,把握好工程测量的方向,将摄影测量、大地测量、地图学等课程融为一体,把握好实际的操作,加强应用GPS测量、控制测量学的研究,注重专业知识的前沿性,按照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素质能力,创新意识,构建相应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还要加强实践课程教学,不断变革教学方式,强化基本技能与新技术。在互联网加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因此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基础性课堂实验与实习,可以利用新技术、新设备,通过网络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打造智能高效的教学课堂。加强在线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与改进,在测绘综合实习过程中尽可能地与实际项目相匹配,将实践能力贯穿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将线上转为线下,以模块化组织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测绘理论理解和实践对象的认知,熟练应用测绘仪器[3]
四、加强硬件建设力度,保障实践教学的落实
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测绘仪器层出不穷,要重视对于硬件建设力度,改造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购置先进的全站仪、GPS定位仪、数字化仪、测图仪等,仪器不断落实,有效的培养计划,提高教学指标,在其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开发虚拟仿真教学平台
为了有效培养测绘行业的创新型人才,要立足于时代的发展背景,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仪器操作易损坏等情况,结合科学技术建立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当学生熟练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要点后,借助虚拟仿真平台,可以极大提高贵重仪器的使用安全以及学习指标。在实践过程中,测绘工程专业具有一定的环境复杂性,通过虚拟仿真平台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扩宽实践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结合矿井测量,无人机实操飞行极大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购置硬件,优化校内实验场地
当前测绘行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到智能测绘,因此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先进的测绘仪器,注重对于数字水准仪、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机器人、测图无人机的仪
器的引进工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及时补充引进高精尖的测绘仪器设备,满足学科的发展要求,在实验室方面可以注重对于标准化实验室的建立,可以设置GNSS连续参考,强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工作,解决重理论轻实践问题,构建学校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模式,要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兴趣小组以及科研小组,提高工程应用科技创新等能力,在应用过程中要仔细培养学生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通过计算机建模、制图、航模、三维打印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重视对于永久测量点位的建立,结合陀螺仪、水准仪等实现设备的良好操作,可以在足球场设置无人机飞行试验场开展实践训练以及比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应用创新能力。
(三)校企合作,建立校外综合实习基地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时代背景下要注重校企联合,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下,让高校在培养学生中紧跟企业的发展需求,注重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过程,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测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测绘技能,提高测绘能力。要加强科研训练,在其进行过程中满足新时代智慧城市,大数据分析的要求,搭建本科生与专业教师的沟通技术平台,要不断拓宽技术应用渠道,通过各
种比赛促进测绘技能的有效发挥,促进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培养。加强创新教育,全面提高测绘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测绘工程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GNSS技术为切入点,推动专业课程改革效果的提高。在此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调整课程体系,新增创新课程,将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智能理论,拓宽学生的思维局限,不断通过多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