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辩的发展历史
传辩发展史
文/夏惟桐
向所有为辩论发展做出贡献的辩论人致敬!
我先明确两个前提:
1我聊的只是传统辩论赛,政策性辩论的判准变化我不熟悉,建议邀请PH等相关人士;
2、辩论赛数目多样、种类繁多,评委来源也千奇八怪(总的来说分为辩论评委、社会评委、观众评委三种,细分分不完),所以我只聊在某一段时间圈内认可度最高的几个大赛的主要判准
开始正题,从1986年亚辩至今,近30年来辩论赛的判准一直是在发生变化的。变化的原因,一则来自于大环境本身的变化,二则来自于辩论赛这项竞技活动本身的发展,主要阶段如下:
(不要问我为什么年代之间有重叠,自己想)
第一阶段(1986-2001年):侧重语言和演讲
无论是亚辩也好、国辩也罢,新加坡办比赛的初衷,都是为了推广华语。1993国辩的评委分别是金庸、许廷芳律师、郭振羽教授(南洋理工传播学院院长)、吴德耀教授(东亚哲学研究所所长)、杜维明(哈佛大学东方语言及文明学教授)。从这个构成,或多或少可以看出主办方的定位。
这一阶段国内外的辩论赛,基本处于鸿蒙初辟状态,实际上那个时代的辩手也不知道辩论应该怎么打,比如1997年的首都师大,就以演讲比赛来作为辩手选拔的标准。观看1995-2001年的国内名校杯等比赛,你会发现许多队伍把辩论赛定位为演讲和朗诵的对决。那个时代研究辩论技术的也有,但都不成熟,我在之前的技术流的答案提到过,南大和武大都在摸索自由辩论战场。
正因为本身的推广华语(也就是普通话)的初衷,以及当时的辩论赛确实没什么技术可言,那个时代的那个时代的评委判准,多以演讲能力、引经据典能力和配合气势等场面因素为准。那个时候的辩论队,尤其是93年到01年的大陆辩论队,获得或少都受到了复旦风格的影响,重文采,轻逻辑。
开始讲第二阶段之前,我先跑个题,讲一下我的偶像林正疆
就在复旦大学一炮而红,蒋昌建前辈成为风靡万千少女和大妈的偶像后。1995年的国辩在北京举行,南京大学占据主场优势,而且恰逢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南大四朵金花还占据了性别优势(这几句话都不是我说的都是当时媒体说的)。但即便如此,95决赛南大仅以32获得胜利,大陆队伍首次本土作战就丢掉了最佳辩手。95年决赛后,南京大学收到了雪片般的信件,批评她们的辩风,这使得南大校方对辩论的热情大减,南大校赛不久之后停办了十几年,南大几个主力的女辩手也心灰意冷,表示再也不接触辩论。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林正疆
林正疆学长用他惊人的临场表现,让评委和观众第一次感受到了辩论中现场交锋的魅力,改变了当时人们认为“辩论赛就是比文采和演讲”的认知。国际华语辩坛这么多年,大神辩手虽然无数,但单人推动整个辩论圈辩论理念发展的只有两个人:林正疆和黄执中,剑宗我稍后讲。
但当时大陆的辩手并没有在意,他们觉得这只是个个例,也就是这个叫林正疆的比较强,辩论的正途还是复旦那个路子。但林正疆的影响扩散很远,在马来西亚,许多辩手原本就苦于自己语文不如大陆队伍好,看了林正疆的表现后,他们知道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第二阶段(1997-2005年):侧重形式逻辑
1997年,辩论圈发生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大陆队伍居然首次输给了外国人。1997年国辩决赛,首都师范大学负于了马来亚大学,仅获得亚军,当时马来亚采用了包含诡辩的逻辑打法。这场比赛对大陆辩坛冲击很大,比如原本大陆去国辩的参赛队都是教育部直接邀请的,后来改成了选拔制,于是才有了1998的全国大专辩论赛。这场比赛后,许多教授写了书,分析为什么会输,我看过不少,但大多的结论是马来亚大学是诡辩,评委有问题云云。我可以理解这些教授的想法,但无疑这种分析根本算不上真正的反思。但那场失利让大陆队伍知道,打辩论不只有语言,还有逻辑。
1998年,史上最强的辩论队,拥有路一鸣、郭宇宽、樊登(当时是田岚,99年换成了谭琦)的西安交通大学获得了首届全国大专辩论赛的冠军。在之后一年的训练中,西安交通大学的主教练韩鹏杰教授,加入了大量的逻辑训练内容。这使得99年的西安交大几乎每场比赛都是吊打,当时马来亚大学的新星胡渐彪,在面对西安交大相对最弱的谭琦时,也丝毫占不到任何便宜。
复旦风格的影响彻底告别大陆辩坛,是因为2001年的国辩决赛。那场比赛武大失利的因素
很多(比如辩题不利),但有一个大家很少提到的重要原因,那就是当时的评委已经不再认为语言才是辩论赛的主要评判标准,逻辑比语言更重要,这就叫大环境的变化。对了,特别标记一下马来亚大学,他们两次击败大陆队伍获得国辩冠军,推动了辩论理念的发展。
于是,2002年的全辩,无论是参赛队的风格还是评委的判准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那届全辩,一支完全没有什么语言能力的队伍也能赢比赛,只要他的形式逻辑得到评委的认可。甚至,2002年的全辩,评委开始默认诡辩都是成立的,然后看对方是否指出。因此,2002和2004年全辩的许多比赛,许多队伍都故意使用偷换概念、双重标准等的诡辩,不但没有被评委制止,许多还得到了评委的喝彩。在我看来,这属于对01国辩决赛的矫枉过正。之后的04全辩,各种脑洞立论层出不穷,双方比的就是谁扣的帽子多、谁的归谬多,正儿八经讨论问题的队伍,很少很少。
直到2005年国辩,收视率创下了新低,辩手们全场都是辩论套话和逻辑攻击,观众们都说辩论赛变得不好看了,大陆辩手们才逐渐意识到自己这些年的路走偏了。从2005年开始,电视辩论也一蹶不振,民间辩论那个时候又没有发展起来,辩论陷入了低谷。当然这里要提一句,辩论赛观众的流失是一种时代的必然,因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几乎没有什么综艺节目,
辩论赛自然很有看点;现在的电视台节目玲琅满目,脱口秀节目现在没有一千也有几百,辩论赛作为一项比较严肃的活动,丢失观众是很正常的,没必要成天哀叹。 
在开始第三阶段之前,我要开始聊另一个单人改变辩论圈的大人物:黄执中
2003年,辩论就是逻辑这种论调深入人心,大陆辩手以不说人话为荣,结果海峡赛愣是杀出来一匹黑马,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那就是黄执中。他用非常感性的辩论方式,折服了所有的评委。尤其是他最经典的创业利弊一战,他的结辩让大陆辩手大惑不解:这也行?
2003国辩,黄执中获得全程最佳。那届比赛最经典的一战我认为不是决赛,而是半决赛马来亚VS世新大学,那场比赛马来亚大学的精彩表现不亚于01决赛,可还是输给了剑宗(其实许多大马辩手并不服)。在把逻辑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2003年,黄执中击败了当时或许是逻辑打法最熟练的马来亚大学,这无疑是非常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赛后,剑宗一举成名,但他其实并没有得到当时大陆辩论圈的认可。在当时的华语辩论网有很多类似的论调“他就是在背稿子啊”、“他只会煽情”,连武大的教练赵林老师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认为黄执中虽然强但是“以情动人不如以理服人”。12年后,大家反观这些言论,是不是觉得有些幽默呢?
林正疆对辩论最大的贡献是他让大家知道辩论并不是背稿子和演讲,而是要注重交锋和临场的黄执中对辩论最大的贡献,是正视了辩论赛中的主观要素在他眼里辩论赛不再是冰冷的逻辑和纯粹的理性,而是有血有肉的价值的争锋。黄执中对大陆辩论影响深远,现在是2015年了,大家也许习惯了辩论要说人话、辩论不能诡辩、辩论不能什么都不承认,但这些理念在十年前都是天方夜谭。
其实直到现在,有一些落后的地区的辩论理念还是很落后。我一个朋友上个月去湖南的一家企业做培训,他的对手的教练是十年前的辩手,于是他惊讶地发现对手全场都是这样的辩词:
“孔雀开屏,自作多情”
“万水千山总是情,回到正题行不行”
“对方辩友是吃了炫迈吗,偏题停不下来”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这其实就是十几年前大陆辩论赛最常见的歇后语扣帽子打法,总的来说,不说人话。
此外,2006年开始,政策性辩论开始被引入中国,获得了上海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校的辩手,以及郭宇宽等前辈的大力推广。政策性辩论启迪思维、注重实证的风格也大大推动了辩论圈的发展和变化。这块原本应该大书特书的,但我对这一领域并不熟悉,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回复。
第三阶段(2005-2010年):相对侧重辩论赛的技术
前情提要:
为什么现在电视上很少看到辩论赛? - 夏惟桐的回答
2006年,全辩停办,2008年,名校杯停办,2009年,国辩停办,2011年,国辩彻底死亡。
伴随着各大电视台撒手不管辩论赛,辩论圈当时陷入了空前的低谷和危机,辩论将亡、辩论衰落的声音不绝于耳。有责任心的辩论人们,纷纷开始了自救。
最早发起自救的,主要是两拨人。第一拨,叫中华名辩盟,这个组织最早由四大名校辩论赛发展而来,后来逐渐推展范围,从G4拓展到G9再到十六校,发起人是张学森老师、韩鹏杰
两拨
教授、尹德刚教授、李琦教授、张爱萍老师等,大部分发起人都是原来全辩和国辩的评委。这是一个名校之间的辩论联赛,参赛队包括武大、澳大、厦大、重大等。名辩盟组织了一系列的辩论赛,包括两届贵州的夜郎争锋国际辩论邀请赛、两届澳门王者归来辩论赛,还有一年一度的名辩盟赛事。这是中国第一个非官方驱动的民间辩论组织(虽然后台其实很硬),对辩论圈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唯一的局限是,只有几所名校可以参赛,覆盖面并不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