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
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
(3+证书)
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目录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入学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修业年限...........................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职业面向...........................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课程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
八、实施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毕业要求 (14)
十、专业教学进程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600107)
二、入学要求
3+证书转段考核合格的中职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正式学籍学生
三、修业年限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两年,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为2-5年。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铁路(集团)局、城市轨道通信、通信设备运营、通信设备施工与维护、通信设备制造等就业单位,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有:铁路网络管理、城市轨道通信检修、GSM-R核心网管、现场设备综合维护(非GSM-R区段)、GSM-R区段设备综合维护、无线列调检修、高速铁路通信综合维修等。本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主要职业、主要岗位和职业资格证书具体详见下表。
表1 专业所对应的行业、职业岗位()等描述表
五、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专业主动适应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面向铁道通信领域,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
具有从事通信工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以及管理和创新素质,掌握通信的工作原理技术条件、维护标准、熟悉通信专业的有关规章制度、掌握通信设备安装、调试、施工、故障处理、检修的基础知识、掌握专用通信、移动通信、数字传输系统等知识和技术技能,能从事通信检修等
岗位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和健全人格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公共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理论的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和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养成诚实守信、团结合作、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具有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勤奋朴实、谦虚严谨的作风。
(2)职业道德与态度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修养;具备通信工应有的安全意识;具有从事通信工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以及管理和创新素质。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有遵守行业规范的工作意识和行为意识。
(3)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有较为宽阔的视野,文理交融,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较强的审美能力,个性鲜明、学有所长。
(4)身心素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意志品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心理健全,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2.知识
(1)掌握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2)掌握通信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修保养知识;
(3)掌握通信原理、通信网络等基础知识;
(4)掌握通信的工作原理、技术条件、维护标准等基础知识;
(5)熟悉通信专业的有关规章制度;
(6)掌握通信设备安装、调试、施工、故障处理、检修的基础知识;
(8)掌握移动通信、数字传输系统等基础知识。
3.能力
(1)具备对电子电路、数字电路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具备计算机网络组网和维护能力;
(3)具备使用通信常用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保养的基本技能;
(4)具备通信光缆、电缆(含泄漏电缆)、明线等线路及附属设备的中修、整治、抢修及施工的能力;
(5)具备通信光缆、电缆(含泄漏电缆)等线路及附属设备的巡视、防护、抢修、日常维修、
配合施工及沿线通信设备的巡视;
(6)具备通信明线线路检测、维修及故障处理。
六、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依据“瞄准岗位需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服务铁路企业”的专业建设理念,构建“工学结合、能力进阶”的课程体系。
根据铁路专用通信专业的工种和岗位设置,以培养学生线路维护、无线维护、室内设备维护、现场综合维护以及网络维护网管等通信工、电源工岗位职业能力为重点,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推行“双证融通”,将职业资格标准中的职业要求融入教学内容,较好体现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对接,职业标准与课程体系对接、专业考核与职业资格考核对接。使课程体系中课程的设置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从单项技能到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从初级通信工到高级工职业技能递进的成长规律。
(二)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对应的职业能力详见下表2。
表2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