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中秋节的来历(共18页)
三年级中秋节的来历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节日庆典
一: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
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
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
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中国
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
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
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
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
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女儿
节或团圆节等,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
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食月饼
这一习俗的形成则是在明代。_。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中秋节的习俗——赏月、吃月饼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俗话:“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礼记》中记载“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月饼最初是用来作为祭品。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到了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点塔灯、放天灯、舞火龙等特殊风俗。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_。
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猜一猜
中秋菊开(打一成语) ———花好月圆
十五的月亮(打成语) ———正大光明
同心改革为祖国(打一字) ———中
一弯月照枝头亮,两颗星悬天下明(打一字) ———秋心已决断不宜迟(打一字) ———快
休把旁人抬太高(打一字) ———乐
二: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_。
三年级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
月儿圆心儿甜
教学要求:
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
2、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传奇故事。
3、介绍我团屯垦史。
教学过程: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交流对主题的理解: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是东亚的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韩国的传统节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但并没有说明是八月的哪一天。唐朝以后,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一般认为,中秋节开始盛行于宋朝,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
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三、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
四、简介团史
五、故事引趣:
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嫦娥奔月》
2、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元旦是中国节日吗
听了嫦娥姑娘的故事,老师觉得中秋节真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啊。它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呢。(看时间待定)  月中玉兔吴刚伐挂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