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主题班会的导入更有效(共5篇)
第一篇:浅谈如何让主题班会的导入更有效
浅谈如何让主题班会的导入更有效
浅谈如何让主题班会的导入更有效
我们都知道主题班会活动是班级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日常教育形式,它能发挥集体的德育力量,激励学生个体在班会主题活动中主动接受社会的道德要求。衡量一次主题班会活动成功与否,除了要看这个主题班会活动是不是生动有趣,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尤其要看这个主题班会活动对本班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和思想品德熏陶的有效性。为了达成主题班会的有效性,教师要注意各个环节的设计与操作,特别是课堂的导入部分。下面我就这次观摩区级小学主题班会优质课所学到的谈一谈如何让主题班会的导入更有效。
〖课例回放一〗
师播放课件: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QQ脸谱代表着什么样的情绪?
生随着脸谱的出现,大声汇报:这是一张笑脸。
师补充:对,他很开心。
生接着回答:它生气了;它很委屈;它很难受......师小结导入主题:人有七情六欲,这些脸谱面部表情就代表着各种各样的情绪......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其中的一种情绪——烦恼。(师板书:烦恼)
我们都知道,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能否在“课伊始”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这是上好课的首要问题。以上这段课例实录来源于白泽中心学校王凤娟老师的《让烦恼“飞”走》的导入部分。我认为这段导入,就是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使课堂导入成功有效。课件出示的充满了趣味性的“QQ脸谱的猜一猜”,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这种兴趣就促使学生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于是学生便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更加自觉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课例回放二〗
师:同学们喜欢听音乐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就来欣赏两首音乐,并说一说听了这两首音乐心情有哪些变化? 师播放儿歌《幸福拍手歌》。生随着音乐开心地做着动作。
师播放二胡独奏《二泉映月》,随着乐声学生的表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时而哀怨,时而忧伤,时而凝重。
乐声结束,学生竞相发言:前一首曲子让我开心,后一首我听了又伤心的感觉;第一首我听着开心,第二首我听着想哭......师小结导入主题: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境都能引起我们心境的变化,不同的心境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师板书:情境 情绪)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上这段课例实录来源于罗岭中心学校汪珍霞老师的《我的情绪我做主》的导入部分。课例中两首能引起听者不同感受的音乐的播放,就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开端,有针对性地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感官以至全身器官的积极性,并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那么,主题班会活动中什么样的导入更有效呢?根据我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
首先,导入要有针对性。
作为教师在设计导入时,一定要针对自己设计的主题,来选择有针对性的导入内容,这样才能快速、有效的导入,才能让导入真正起到“导”的作用。
其次,导入要有趣味性。
前面说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就是有效的。其实要做到让导入有趣味并不难,我们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设计,也就是说我们教师要有一颗童心,时常关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要做到常备、多备学生。
第三,导入要简明扼要。
导入是活动序曲,序曲顾名思义就是开头、引子,它的作用就是“引、导”,所以宜简明扼要,直达主题。
目前有不少乡镇、农村学校教学硬件设施有限,而学生的家庭也不具备学生接受高速、快捷
、有效信息的设备,比如电脑;而学生对于这些信息又有着接受的迫切需要和必要。所以我们教师就必须在这方面动脑筋,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来帮助自己的课堂成功、有效地导入,来帮助学生满足自己的需要。
第二篇:如何让数学课堂导入更有效
如何让数学课堂导入更有效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黄梅县小池镇一小课题组邹华勇、张冬霞胡建英洪萍
一、课题概念界定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是指用简洁的语言或辅之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使其处于积极状态,是上好这堂课的首要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实践证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所以教师上课伊始就应当注意通过导入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
所谓“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惟一指标。具体来说,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种含义:
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它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考察来衡量。
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
黄金搭档广告词1、国外研究现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C.特耐(C.Turney)等人提出导入功能为:引起注意、激起动机、构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以及建立联系。他们认为,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时,吸引学生的注意是很重要的;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导入要构建学习目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全神贯注地有意义地开展学习;导入要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
2、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外学者对课堂导入进行研究的同时,国内的学者和教育家们对此话题同样很感兴趣,并从多个方面撰文研究。胡淑珍(1996)提出导入也叫开讲,她认为导入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导入的功能、类型及基本要求作了一些阐述。阎承利(1999)研究了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导入艺术,提出了新课导入、设计导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并介绍了某些学科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一些导入方法。李如密(2000)首先把课堂教学的导课环节作为教学艺术中的导课艺术,认为导课艺术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住。并认为不同特点的导课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功能。王宝大(2001)等编著的《导入技能结束技能》一书中指出导入是指在
讲解新知或教学活动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时境的一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启导环节、领起环节。它的目的在于:导入新课,新旧衔接,启发学生,激发兴趣,说明目的,暗透动机,创造氛围,营造情境,等等。傅建明(2005)在《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一书中指出巧妙设计导课环节,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以至于影响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这些研究具有一个共性,即都强调了导入的重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3、研究意义:现代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研究发现:在一堂40分钟的课时中,学生思维状态分三个阶段,即思维水平逐渐集中阶段,最佳思维阶段和思维水平逐渐下降阶段。常规教学中学生思维变化呈如下规律: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个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在10—30分钟内,思维处于最佳活跃状态;而在最后10分钟内思维水平则逐渐下降。这一规律揭示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集中程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授课时应尽量延长最佳思维活动时间。具体的在第一阶段,新课一开始,教师要加强信息强度,以最少的时间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佳水平、以最快的速度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遵循学生的课堂思维规律,精心设计教案,特别对新课导入的设计,
要反复斟酌,力求科学合理,恰当安排,巧妙组织,灵活运用。心理学研究表明,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首因效应”。人们对于事物的整个印象,一般是以第一印象为中心形成的。课堂导入作为教学的一个首要环节,是一堂课的开端,所以,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期望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够带来一堂课的精彩,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导入,使其产生这样的效应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研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