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地理试卷人教版答案【含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 下列哪个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A. 亚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2.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
3. 下列哪个城市被称为“世界水城”?
A. 罗马
B. 巴黎
C. 威尼斯
D. 雅典
4.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A. 尼罗河世界上人口最多是哪个国家
B. 亚马逊河
C. 长江
D. 密西西比河
5.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
A. 中国
B. 印度
C. 美国
D. 印度尼西亚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
2. 地球上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
3.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
4.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 )
5.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 地球上共有____个大洲。
2.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______千米。
3.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
4. 地球上最低点是______。
5.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 解释什么是经纬网,并说明其在地理学中的作用。
3. 简述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
4. 解释什么是板块构造学说,并列举其主要内容。
5. 简述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的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请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2. 请解释为什么地球上有昼夜更替和季节变化。
3. 请说明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4. 请解释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
5. 请说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分析世界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绘制一幅世界地图,标注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2. 请制作一个地球仪模型,标注出赤道、南北极、以及重要的经纬线。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地球自转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 设计一个调查问卷,用于研究人们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程度。
3. 设计一个地图,展示世界上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4. 设计一个模型,展示地球的板块构造及其运动方式。
5. 设计一个旅游路线,涵盖世界各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并说明它们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解释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并说明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3. 解释什么是气候,并列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4. 解释什么是生态系统,并说明其在地理学中的作用。
5. 解释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并说明其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你认为这些影响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
2. 思考世界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你认为这些关系对人类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
3. 思考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你认为这些分布对人类经济活动有哪些影响?
4. 思考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你认为这些影响对人类社会有哪些挑战?
5. 思考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一、社会扩展题(每题3分,共15分)
1. 研究你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其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
2. 调查你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分析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3. 研究你所在地区的交通网络布局,分析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 调查你所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分析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5. 研究你所在地区的环境保护政策,分析其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本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试卷答案及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C
4. A
5. A
二、判断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三、填空题答案
1. 七
2. 6371
3. 撒哈拉沙漠
4. 死海
5. 格陵兰岛
四、简答题答案
1.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个自转周期为一天。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时差、科里奥利力等现象。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个公转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等现象。
2. 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可以用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地理学中,经纬网用于地图制作、定位、导航等。
3. 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分别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4.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多个大小不一的板块拼合而成的。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主要内容有:板块漂移、板块碰撞、板块俯冲、板块分裂等。
5.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五、应用题答案
1. 地球自转速度:除极点外,自转速度处处相等,均为150/小时。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1月初)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速度慢。
2.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3.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集中于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4.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临海地带,以及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
5.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人类活动等。
六、分析题答案
1.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时差、科里奥利力等现象,对生物生长、气候变化等产生影响。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等现象,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产生影响。
2. 世界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临海地带,以及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
七、实践操作题答案
1. 请绘制一幅世界地图,标注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2. 请制作一个地球仪模型,标注出赤道、南北极、以及重要的经纬线。
知识点总结及各题型考察学生的知识点详解:
一、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如大洲、大洋、城市、河流、国家等。
二、判断题:考察学生对地理概念、现象的理解,如地球自转、公转、赤道、人口等。
三、填空题:考察学生对地理数据的记忆,如大洲数量、地球半径、沙漠、岛屿等。
四、简答题:考察学生对地理概念、现象的解释能力,如地球自转、公转、五带、板块构造学说等。
五、应用题: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如地球运动速度、人口分布、气候影响因素等。
六、分析题:考察学生对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等问题的分析能力。
七、实践操作题: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