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02020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所需要的金融高级专业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服务。
2.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原则指导下,认真研究西方国家金融学发展的理论和实务,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能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3.理论联系实际,既能进行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又能从事金融业的实务工作,具有独立的研究、决策和业务活动的能力。
4.精通英语,能熟练地用英语从事有关的金融活动。
硕士研究生修满32个学分并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服务。
2.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原则指导下,认真研究西方国家金融学发展的理论和实务,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能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3.理论联系实际,既能进行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又能从事金融业的实务工作,具有独立的研究、决策和业务活动的能力。
4.精通英语,能熟练地用英语从事有关的金融活动。
硕士研究生修满32个学分并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分设五个研究方向:
(A)国际金融(B)货币金融学(C)保险学与精算(D)公司金融(E)金融工程
三、招生对象
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复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习年限为3年,共6个学期。其中硕士学位必修课、选修课及教学实践为4个学期,第5个学期开始酝酿硕士学位论文编写计划,第6个学期完成论文的写作与答辩。
五、课程设置
A 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马列经典著作选读(2学分)
英语(4学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马列经典著作选读(2学分)
英语(4学分)
B 类:
高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
高级微观经济学(2学分)
高级微观经济学(2学分)
高级计量经济学(2学分)
C 类:
国际金融研究(2学分)
金融工程研究(2学分)
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2学分)
金融机构管理(2学分)
高级金融经济学(2学分)
D 类:
商业银行管理研究(2学分)
保险研究(2学分)
金融文献选读(2学分)
公司金融研究(2学分)
公司金融研究(2学分)
金融工程学(2学分)
精算理论研究(2学分)
企业组织理论(2学分)
精算理论研究(2学分)
企业组织理论(2学分)
商用软件与网络(3学分)
金融风险管理研究(2学分)
VBA编程与金融建模(2学分)
投资理论研究(2学分)
六、培养方式
1.硕士生入学后第1学期先接受学校和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不确定导师;
2.第2学期,根据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按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每位硕士生的导师;在导师确定后的三个月内制定出每位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在征得硕士生的同意后具体执行;
3.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以自学为主,重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每位硕士生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以增进学术讨论和研究。硕士研究生的独立见解和创造性应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4.本专业即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又具有极强的应用性,硕士研究生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通过社会实践,熟悉我国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业务及管理。在培养计划中要求研究生有一个学期的专业实践活动,一般在第4学期或第5学期,研究生可在金融与保险学系与金融机构共建的硕士研究生工作站实习,也可在自己联系的金融机构实习。
2.第2学期,根据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按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每位硕士生的导师;在导师确定后的三个月内制定出每位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在征得硕士生的同意后具体执行;
3.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以自学为主,重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每位硕士生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以增进学术讨论和研究。硕士研究生的独立见解和创造性应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4.本专业即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又具有极强的应用性,硕士研究生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通过社会实践,熟悉我国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业务及管理。在培养计划中要求研究生有一个学期的专业实践活动,一般在第4学期或第5学期,研究生可在金融与保险学系与金融机构共建的硕士研究生工作站实习,也可在自己联系的金融机构实习。
七、考核方式
1.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有关课程指导老师负责。
2.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要求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要求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中期考核。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3个学期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每位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做出评价,评定成绩。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选题力求与导师的科研任务挂钩,与国民经济主战场紧密结合,在金融学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先进性。
论文选题确定后,由系组织有关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研究生在其导师的指导下,拟订学位论文完成计划,经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送校研究生院备案。
论文选题确定后,由系组织有关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研究生在其导师的指导下,拟订学位论文完成计划,经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送校研究生院备案。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后,在答辩前至少请2位同行专家评阅论文,写出评阅意见。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答辩会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
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院学位分委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院学位分委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十、质量监测
按照本方案培养的硕士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需要一定的质量监测措施这些措施包括:(1)研究生在读期间,对其建立个人教学档案,如实记录每个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及教学实习等情况;(2)研究生毕业后,尽可能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制度,对其进行不定期的追踪调查,从而获得反馈信息。以便今后对培养计划运行适时调整。
按照本方案培养的硕士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需要一定的质量监测措施这些措施包括:(1)研究生在读期间,对其建立个人教学档案,如实记录每个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及教学实习等情况;(2)研究生毕业后,尽可能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制度,对其进行不定期的追踪调查,从而获得反馈信息。以便今后对培养计划运行适时调整。
金融学系 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
注:研究生课程包括A、B、C、D四类,A和B类课程由研究生院和院里统一安排,C和D类课程由各系自行决定。
课程类型 | 根号3课 程 名 称 | 指导教师 | 学分 | 一上 (1) | 一下 (2) | 二上 (3) | 二下 (4) | 三上 (5) | 备注 | |
必修课 | 校公共课A类 | 英语 | 4 | √ | ||||||
科社 | 2 | √ | ||||||||
马列 | 2 | √ | 为伊消得人憔悴全诗 | |||||||
小计 | 8 | |||||||||
院学位课B类 | 高级宏观经济学 | 沈坤荣等 | 3 | √ | ||||||
高级微观经济学 | 郑江淮等 | 2 | √ | |||||||
高级计量经济学 | 张涤新等 | 2 | √ | |||||||
小计 | 7 | |||||||||
专业学位课C类(必须修满8个学分) | 国际金融研究 | 裴平、张谊浩 | 2 | √ | 任选三门 | |||||
金融工程研究 | 张涤新、林辉 | 2 | √ | |||||||
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 | 于润、孙武军 | 2 | √ | |||||||
金融机构管理 | 杜亚斌、王长江 | 2 | √ | |||||||
高级金融经济学 | 张岭松 | 2 | √ | 必选 | ||||||
小计 | 10 | |||||||||
专业选修课D类 | 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 稚子弄冰的意思 翻译 于润、林辉 | 2 | √ | ||||||
金融文献选读(英) | 赵薇 | 2 | ||||||||
精算理论研究 | 张涤新 | 2 | ||||||||
企业组织理论 | 陈传明 | 2 | ||||||||
商用软件与网络 | 薛士权 | 3 | ||||||||
VBA编程与金融建模企业取名字大全 | 杜亚斌 | 2 | √ | |||||||
随机过程 | 张涤新 | 2 | ||||||||
衍生金融工具定价 | 张涤新、林辉 | 2 | 如何建立局域网||||||||
投资理论研究 | 方先明 | 2 | √ | |||||||
小计 | 19 | |||||||||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专业
金融学:金融电子化方向
二、培养目标
金融业不仅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同时也是一个高度依赖现代信息技术的技术密集型行业,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信息技术在金融服务、金融创新等活动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作用。随着金融服务的信息化和国际化,金融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对其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电子化方向的目标就是培养既懂金融业务知识又懂得应用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其具体要求如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