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村棉花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75·
75
农业科学
前言
当前形势,棉花的灌溉方式发生了大幅度转化,对于在生育期内的棉花进行施肥的方式已经彻底改变。将过去的撒施和沟施方式转化成随水滴施的方式,并将压力灌溉系统充分应用进来,先将肥料溶于水,在随水滴施进作物的根系位置,达到作物直接吸收的的作用,进而达到更高效的效果,获得更优异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中的棉花滴灌施肥这一方向上仍有很多问题出现,笔者将以新疆地区的棉花为实例,进而分析滴灌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存在的问题
1.1经验施肥、偏施化肥
首先,现实中很大一部分的棉田在进行施肥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土壤的质地、养分含量以及棉花的需肥规律等因素,只是根据过往的经验而进行盲目施肥,导致其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其次,当地的肥源有限,并且在有机肥的施用上还是很少,主要还是依据化肥使土壤增强养分。但是若对土壤进行长期和单一的施用化肥,就会导致土壤内的有机质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条件,使土壤的整体肥力降低并造成土壤板结。
1.2营养元素配比不合理
一是在肥料种类的选择上,常年只使用固定的几种氮肥和磷肥,没有按照需求经过精心的配比,导致一些养分严重不足,另一些养分过胜甚至多年沉积于土壤中,营养严重不平衡;不仅使肥料出现大量浪费,更会诱发棉花生理性病害。
二是部分植棉户图省事,滥用复合肥,不但秋耕时作为底肥大量施用,还在棉花生育期追肥时大量随水滴施,个别地块年用量甚至高达每公顷900kg,丝毫不考虑其中的氮、磷、钾配比问题。肥料中多余的磷酸根离子与土壤
新疆棉花怎么回事内的钙、镁和铁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磷酸盐,不但增加成本,还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进而影响棉花产量。
1.3施肥方法不当
首先在棉花进行膜下滴灌之后,棉花的根系部位,在土壤中的整体分布情况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棉花的根系富集区是在0到20厘米范围内的耕层中。基肥的一次性投入时间是在进行耕地之前,其中,底肥的只要聚集区是20到30厘米范围内的耕作层间,由此实际分布数据可知,在根系富集区的肥料分布极其的少,这就造成了棉花无法完全的吸收底肥;
其次是在毛管铺设方式上无法达到磷肥吸收并利用的标准。在当地棉花主要施行的种植模式就是:行距配置20cm+40cm+20cm,而膜的间距为60cm;与此同时,毛管
的铺设位置是在膜面4行中的宽行距,以一膜一管的方式,毛管距离中行20cm,边行的距离为40cm。对于采用随水滴施的氮肥,在土壤层中的移动性十分强,并可以根据水的流动方向流动到棉花的任一处;但是以同样方式实施的磷肥和钾肥,其移动能力十分弱,并且其横向与垂直移动的整体距离范围就是5~10cm,无法达到被各行棉花充分吸收利用的目的;
最后是在进行滴施肥液过程中,其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导致肥料溶液过于集中,很快就被冲走的现象发生,进而出现各行棉花对于肥的吸收不均衡的状况,使棉花的总体长势出现过大差异。
1.4肥料品种多、乱、杂
当前市场内的肥料鱼龙混杂,除了现实中常用到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等,还有各种各样的滴灌肥,因其比例含量有所差异,导致价格高低不同,同时在当前滴灌肥又占据着主导地位。经销商的夸大宣传就会使棉农盲目信从,进而出现效果与宣传差异过大的状况发生。
2.对策和建议
新疆农村棉花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宋荣美  贺奇志  刘晓乐
(新疆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129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克拉玛依区 834032)
摘 要:近年来,由于棉花在我区所有种植作物的面积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在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上
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并且连续种植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但是这种连续种植的方法,不仅出现土地肥力受损的状况发生,更使棉花的质量大大降低。根据大数据的研究发现,在对棉花种植的施肥过程中,存在有很多不恰当的做法,进而导致连续种植的影响结果更加明显。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新疆棉花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措施进行展开讨论,希望可以解决根本问题,实现棉花种植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棉花施肥;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20-07-0075
76农业科学
2.1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
有机肥和生物肥的大量施用,不但可以改善土质,还能增强土壤的整体肥力,更利于作物的生长;与此同时,还可将过往由于施入过量氮磷钾比例失衡的化肥导致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将肥料的利用率有效提高,降低污染。有机肥的施入,避免了棉花出现生长不均衡的现象发生,并且棉花的总体品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以往未施入有机肥和生物肥的棉花中,会出现空棉的现象,影响作物产量降低了经济效益。有机肥和生物肥的施入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
2.2平衡施肥
在综合考虑有机肥、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根据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养分的特征,采取不同的养分优化调控与管理策略。
一是全层施肥  有机肥,在棉花收获后犁地前将所需要的全部有机肥施均匀的施入田间;磷肥是所有化
学肥料中利用率最低的,当季作物一般只能利用 20%-30%。因为磷在土壤中易被固定。同时它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又很小。对于土壤有效磷含量较低的地块,磷肥的施用采用“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即50-60%的作基肥,其余作追肥随水滴施;中等含量水平则可采用40-50%的作基肥,其余作追肥随水滴施;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时,采取“随水滴施为主”的方法。氮肥根据土壤供氮状况和作物需氮量,以需氮量的10%~20%作为基肥用量(亩施尿素5-10公斤)。钾肥也是一种在土壤中移动性小的元素 ,通常钾肥做基肥的比例较大,若将钾肥用作追肥,应以早施为宜,全层施肥施入20-30%的钾肥。
二是棉花的生育期施肥,膜下滴灌棉花自开花前一直到吐絮期施用则采取“少食多餐”的办法。全生育期追肥7-8次。初花期以氮肥为主,增施磷、钾肥,因为棉花在开花后的前10-15天约吸收元素总量的30%左右;盛花期至盛铃期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60%左右,以增施磷、钾肥为主,同时逐渐降低氮肥的用量;盛铃期至吐絮期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5%,要以滴施磷、钾肥为主,适量滴施氮肥防止棉花早衰。 施肥要做到根据棉花各生育期的需肥规律;氮、磷、钾养分之间的平衡和大量元素养分与微量元素养分之间的平衡。
三是微量元素的补充,我区由于土壤中锌和硼的含量均不高,所以要及时进行补充。锌肥的主选方向是硫酸锌,在棉花苗期进行叶面喷施将其与有机肥混合深施。硼肥的选择方向为硼酸和硼砂,重点施用在开花结铃期,初花期以前喷施在开花期将其作为叶面肥进行喷施,起到保花保果的作用。
2.3适量滴灌
若出现过量滴管的现象,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浪费肥料,尤其是氮肥。所以在滴水时,其时间不可过长,达到根层土壤湿润则足矣。在进行滴施肥料之前要先进行滴水施入,待到管道完全充满水之后再进行施肥,滴施肥料溶液时间要占用60%~75%的滴水时间。在滴肥结束后,还要进行1小时的清水滴入,并将管道内的剩余肥液全部排除,不然会出现滴头堵塞的现象。
2.4生育期随水滴灌施肥
滴灌施肥一是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施肥均匀,与常规施肥相比显著提高肥料的利用率30-40%;微量元素肥料都呈现水溶性,较为集中在作物根系附近。二是灵活、方便、准确控制施肥时间和施肥数量。三是有利于防止肥料淋溶造成地下水污染。
2.5改进毛管铺设方式
我区采用的播种模式是播幅4.56米,膜宽2.05米一幅2膜;一膜三带,;行距配置:杂交棉采用“一膜三行”常规棉采用“一膜六行、64+12cm”的播种模式。滴灌带铺设离种行5cm,要确保迷宫朝上,边行滴头朝外籽行。而有些地区采用的一膜两带铺设毛管的方式,不适合作物吸收肥料.根据湿润锋的具体形状,以及各类元素的相对移动,其中氮肥和钾肥可根据水的流动走势流动到各行棉花之中,但是磷肥的吸收和利用就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所以,在毛管铺设时建议采用一膜三带。
2.6选用质量可靠的滴灌肥
在滴灌肥的选择上要进行重点把关,一使用质量好、肥效高、利用率高、水溶性强、配比科学的滴灌肥。
参考文献:
[1]唐黎标.棉花科学施肥技术[J].中国棉花加工,2018
[2]张学昕,刘淑英,王 平.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生长及
产量参数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8
[3]王远远,乔 露,陈宗奎,马 卉,夏 军,高宏
云,罗宏海.土壤深层水和施肥深度对棉花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8
[4]卫小华,张立杰.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新疆棉花产量
变动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
[5]钟 丽,刘助生,范大泳,等.基于灰关联下的广西
粮食主要生产影响因素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14 [6]杨 莉,杨德刚,张豫芳,等.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时空
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J].中国沙漠,2011
作者简介:宋荣美(1970—),女,大学专科学历,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现为中级农艺师,拟聘职称:副高级农艺师。
·7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