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科技推广现状和对策
52
新疆棉花科技推广现状、问题和对策
——以麦盖提县为例
朱玉国1,3a ,张书新3b ,张巨松1,辛  涛2
(1.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2. 新疆农业厅棉办,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3. 新疆麦盖提县 a .种子管理站;b .农技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 841000)
摘  要: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新疆棉花生产发展迅速,全区86个县(市)中有60个县(市)常年植棉,约有50%的农户(其中70%以上是少数民族)从事棉花生产,棉花收入占现金收入的比重高达57.0%,棉花产量占全国1/3,多年来新疆棉花科技成果推广成果卓著。要做好今后的棉花科技推广工作,须进一步发挥政府在科技推广上的主导作用,引导、鼓劲、尊重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把棉花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棉花生产中去,发挥其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中的作用。
关键词:新疆;棉花;推广;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朱玉国,男,硕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棉花新品种筛选及配套高产技术开发。E-mail: xjzhuyuguo@126. 棉花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组成部
分[1-2],棉花科技推广含义是通过试验、示范、宣
传、培训,从而把它变成农民掌握的实用技术并大
规模应用,以创造经济收益的全过程。认真分析、
研究新疆棉花科技推广现状,出制约影响棉花科
技推广因素,对提高棉花单产、改善棉花质量、发
展区域经济、保持社会稳定及中国棉花产业安全具
有重要意义。 1. 棉花科技推广现状 1.1成效显著 新疆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各具特的棉花科技推广,确保了新疆棉花生产持续不断发展,并成为中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省(区)之一。2007年尽管中国棉花总产再创新高达7.5×106t ,新疆棉花总产高达2.7×106t ,仍然超过全国棉花产量的1/3,棉产业已经成为新疆国民经济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产业。 1.2 推广体系与网络 多年来新疆形成了自治区农业厅(下属农技站、植保站、种子站)对应地、州、市(下属农技
站、植保站、种子站),地、州、市农业局(处)(下属农技站、植保站、种子站)对应县、市农业局(科)(下属农技站、种子站),自治区农技站、植保站、种子站对应地、州、市农技站、植保站、种子站,地、州、市农技站、植保站、种子站对应县、市农技中心(站)、种子站,县科技副县长、农技中心-乡科技副乡长、农技站-村科技副职-组农民科技示范户的农业(棉花)科技推广体系与网络。
1.3 棉花科技推广的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五统一”模式下的双层经营体制,
保证了植棉科学技术的迅速利用推广;二是坚持植
棉科技成果推广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原则,最
大限度减少科技推广风险的发生;三是坚持政、技、
物相结合,一靠政策、二靠技术、三靠投入,实现
了管理、技术人员的有机配合,保证了先进技术、
投入的到位,促进了棉花科技推广的顺利开展[3]。
1.4 实例县棉花科技推广状况
2008年初麦盖提县农技推广中心站、种子管理
站(公司)有从业人员155人,乡站、厂由县站管
理,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5人、仅占1/3(均为全额
事业编制);现有人员中全民教育大专学历以上人
员少,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多;各单位除完成日常
新疆棉花怎么回事新疆棉花科技推广现状、问题和对策—以麦盖提县为例
53业务工作外,乡农技人员精力多投入到产业结构调整的设施农业配套技术开发、应用上,县种子管理站技术人员自1998年初良种场并入后更加具体承担棉花、冬小麦“二圃配套、二田对口”工作,现确定为参照公务员管理;棉花科技推广依托农业技术推广而开展,技术集成度高,坚持了良种良法配套。
1.5 实例县棉花科技进步成效显著
一是麦盖提县于1990年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棉花单产以县为单位1.5 t/hm 2突破,以及此后植棉重大技术
的突破,为全国棉花单产的提高起到了具有实践性、前瞻性、预见性和指导作用;二是在棉花新品种筛上取得了很大进步,筛选出了适合棉花枯黄萎病重病区种植的棉花抗病、早熟、高产品种,解决了病区植棉问题;三是在棉花抗病品种筛选过程中,在烂种、缺苗即保苗不足严竣形势现前,提出、原创出了棉花“高密度栽培技术”及创造了当时棉花全国高产纪录[4];三是解决了长期困挠新疆棉花生产的烂种缺苗[5]、棉花品种引种[6]、宽膜植棉适播期[7]、蚜虫防治[8]、盐碱地高产植棉[9] 及棉花灌水[10]难关、禁区,在棉花科技原创成果的有力支撑下,走出了上世纪棉花皮棉单产在1.5 t/hm 2±排徊局面,棉花皮棉单产上了一个台阶,目前在
1.8t/hm 2±徘徊。
1.6 棉花实产提高,众获得实惠
尽管近年实例县林果业的发展,林果间作面积达棉花种植面积的1/3以上,林果占地14.7%~19.4%,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达20%[11];由于植棉原创技术的突破,既彻底改变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棉花生产论英雄”进期水份田、帮忙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又弥补了林果占地导致的产量损失;实例县二点40余户定点调查(中国棉花景气报告)表明:皮棉单产2008年较2003年的1.582t/hm 2增产,去除林果占地损失20%后增产11.34%,不去除则增产39.18%;如实例县良种场2005~2007年棉花年增产幅度18%~33%,2004年农户集体搭花,2005年起雇人拾花;实例县2007~2008年棉花成熟后全县劳动力紧缺;尤其是2008年植棉成本高、籽棉收购价下降,而最高搭花价达1.3元/公斤。
2. 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投入不足,风险大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资金不足,科技三项费远低于发达地区,许多推广无法进行;由于国家、自治区规定了国家、自治区级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的限制,尽管实例县在植棉的不同年份、不同领域取得了可喜成就,由于无科技攻关申报、立项,有些成果是国家、自治区科研机构获得国家、自治区级科技成果而未解决的,但均未获得自有科技成果;由于推广的科技项目少,就是参与的不多几个科技项目,也因棉区生态差异性影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棉花新品种不过硬、新技术不对路或抛开试验、示范过程直接推广,因项目为政府推广项目,项目本身未编制意外赔偿等,增加了一线人员的风险。 2.2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面临危机 由于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少、条件差、待遇低、手段落后,多次的机构改制、人员分流,县级面临的是从业人员的吃饭问题与农技推广体系的“线断、网破、人散”的严峻形势[2],与棉区有年收入10~100万的植棉大户现状不相适应;尽管利用世行贷款健全了县、乡农技推广设施,农技推广服务费停收后无钱还帐;农技推广工作仍然停留在“一张嘴、两条腿、一把尺子下农(棉)田”的原始服务水平上,一些必要的实验、检测设施空白,培训手段、服务实体落后;在全疆“一盘棋”及“五统一”模式下,把农技推广当成是“八股”式的教条、本本,提不出技术建议、更不能纠错,一度制约了棉花生产的发展。 2.3 人才、知识难以更新,科技含量低 多年来受体制、编制和经费的制约,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人员问题已发展成为社会问题;由于自治区规定了自治区、地区(自治州、市)、县(市)三级专业技术岗位核岗比例,正、副高级岗位核岗比例依次减少,而中初级职称核岗比例依次增加;即是同年大学毕业,受编制与“论资排辈”影响,在基层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且实绩突出人员,职称晋升也晚于上一级从事;由于农业比较效益和社会地位低下,农业毕业生分配难,农业院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