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腐败大案回眸(二)】河南周口假药案
河南周口假药案
王志强因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罪行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包庇支持王志强的原沈丘县委书记刘伟东等人也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法人犯罪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一些企业为了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大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而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了本地区的财政收入对此也睁只眼闭只眼二另外,在法人犯罪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易为人们发现的权钱交易等其他犯罪行为。鉴于此,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把惩治法人犯罪作为今年反腐败斗争的重点之一。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增强查办法人犯罪的意识,要突出打击重点,在依法追究法人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刑事责任的同时,注意深挖,从深层次上发现隐藏在法人犯罪背后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严格执法,反腐倡廉的决心。
1993年10月15日,河南周口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在周口市对震惊全国的沈丘假药案进行了公开宣判。涉及此案的13名罪犯依法受到处理。
原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厂长王志强,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行贿罪、伪造公文印章罪、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罪犯郭新灵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原中共沈丘县委书记刘伟东,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原沈丘县副县长
崔东华,犯受贿罪和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原农业部郑州动植物检疫局第二负责人靳广义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一审判决还宣布对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生产,销售假劣药的非法所得159万元予以没收,并对该厂判处罚金1031500元,对查获该厂的假劣药及商标等予以没收销毁。
从历史书中我们得知,“青天大老爷”包公陈州放粮的故事,即发生在周口的淮阳,袁世凯的故居坐落于离沈丘几十里的项城,这里还是一代哲人老子的诞生地,“中国人祖”伏羲也建都于此。这些,在一般人的记忆中也许已不那么清晰了,而1993年年初暴露出来的特大假药案,却那么强烈地把人们的关注引向了这里。该案的主犯王志强为何如此胆大妄为、丧心病狂地大量制售假药?他和他的同伙是怎样制药的?他们到底都制造了些什么?
棉花事件怎么回事
一、制药带来滚滚财源同时也酿成了灾难
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原是沈丘县农业局下属农场的一个小实体。“创业”之初总共有4个人,4000元资金。然而6年多来,兽药厂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翻番。尽管该厂帐目已被烧毁,但仅目前查证属实的非法经营额就达230余万元。有关人士称,这只占全部经营额的1/5。从被告人李海龙(副厂长郭新灵的丈夫)、朱玉芝(厂长王志强的妻子)家中搜出的所谓“公款”就有199万之多。
案发时,一座以“二胺”工程为标志的现代化制药厂正在这里建设,据说,一期工程建成后,每年可获利1000万元。
如果仅从王志强们的这些“业绩”考虑,也不难理解周口地区第一兽药厂为何年年戴桂冠,王志强为什么成为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但遗憾的是,王志强的发迹史,一开始就打上了制假烙印,罪恶一直伴随他6年之久。
法庭以不可辩驳的证据认定:从1986年至1992年8月,兽药厂在厂长王志强的策划、组织下,由副厂长郭新灵参与或指挥。在生产片剂时不加药粉,仅以淀粉、滑石粉制成颗粒,只在压片时根据不同销售对象,或不加药粉,或加微量、少量药粉。为了增加药片的苦昧,他们指使工人在不同的片剂中乱加氯霉素、黄连素、氯奎药粉,然后摊在马路上晾晒,用煤火烘干。针剂生产或不按规定投料,或根本不投料,仅装入蒸馏水便灌封。该厂还或无批准文号非法生产药品,或低价购买其他厂家次品,重新包装后出售。他们以现金交易、不开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