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
第一周
勤学
[北宋]汪洙
yíng
学向勤中得,萤窗①万卷书。
fù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②。
【注释】
①萤窗:指晋代时车胤将萤火虫放入囊袋中,利用萤火虫亮光照书夜读。后以“萤窗”形容勤学苦读。亦借指读书之所。
②空虚:空无,不充实。
【大意】
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读很多书。苦学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知识,那时候谁还会笑话你胸无点墨,没有学问呢?
第二周
牧童
[唐]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①秋听深。
时复②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③。
【注释】
①横眠:横躺着睡觉。
②时复:时常。
③知音:知道心思的人。
【大意】
谁能比得上牧童的心境呢?他横卧在牛背上睡觉,倾听深秋的风声。在路上时不时还吹上一首曲子,根本就不担心来往行人中有没有知音来欣赏。
第三周
秋月
[南宋]朱熹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①澄鲜②一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注释】
①空水:指夜空和溪中的流水。
②澄鲜:明净、清新的样子。
③红尘:泛指人世间。
【大意】
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一泻而下,澄清的水和蓝天在月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幅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这秋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闲的白云,山上是悠闲自在的红叶,幽静的秋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第四周
秋凉晚步
[南宋]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①天。
qú
绿池落尽红蕖②却③,荷叶犹开最小钱④。
【注释】
①可人:合人意,叫人喜欢。
②红蕖:红的荷花。
③却:开尽。
④最小钱:新出荷叶才像小铜钱那么大。
【大意】
人们以为秋气使人悲哀,其实未必是这样,轻微地有一点寒意正是气候宜人的季节。绿池塘里的红荷花虽然都落尽了,但荷叶还有新长出来的如铜钱那么圆的小叶片。
第五周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①,我花开后百花杀②。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③。
【注释】
①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既是为了押韵,也表达出一种迫不及待的情绪。
②杀:凋谢。
③黄金甲:金黄的铠甲,此处指菊花的颜。
【大意】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谢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第六周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①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注释】
①丝:蚕吐出的丝,“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大意】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暮春离别,百花凋谢,东风也无力挽回。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蜡油才滴干。
第七周
花影
[北宋]苏轼
重重叠叠①上瑶台②,几度③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注释】
①重重叠叠:形容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很浓厚。
②瑶台:华贵的亭台。
③几度:几次。
【大意】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仆人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也扫不走。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退去,可是月亮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第八周
孔融让梨
zhūzhé
融四岁,与诸①兄共食梨,融辄②引小者。大人问其故③,答曰:我小儿,法④当取小者。”
【注释】
①诸:许多。
重阳节2022年是几月几日②辄:就。
③故:原因。
④法:按道理。
【大意】
孔融四岁的时候,和许多哥哥一起吃梨,孔融就挑选了最小的梨。大人问孔融为什么要挑最小的,孔融回答说:“我是最小的孩子,按道理应当拿最小的梨。”
第九周
赠花卿①
[唐]杜甫
锦城②丝管③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释】
①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
②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③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大意】
锦官城里每日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才有,人世间哪里能有几回听得见?
第十周
书事①
[唐]王维
yōng
轻阴②阁小雨,深院昼慵③开。
坐看苍苔④,欲上人衣来。
【注释】
①书事:写眼前所见之景以寄情。
②“轻阴”句:小雨刚停,天气转阴。阁,同“搁”。
③慵:懒。
④苍苔:青苔的颜。
【大意】
细雨初停,天尚微阴。尽管在白天,还是懒得开院门。坐下来静观苍苔,那可爱的绿简直要染到人的衣服上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