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国经济贸易地理概况
一、 马达加斯加国简介
1、 国名: 非洲东南部岛国。全称马达加斯加共和国(Madagascar)。
2、 国名释义:“马尔加什人的国家” 别称:牛的王国、华尼拉故乡。
3、 首都:塔那那利佛 Antananarivo 人口160万
4、 国歌:啊,我们亲爱的祖国
5、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靠旗杆一侧为白竖长方形,旗面右侧为上红下绿两个平行横长方形,三个长方形面积相等。白象征纯洁,红象征主权,绿象征希望。
6、 国树:香蕉树 国石:孔雀石
7、 国徽
呈圆形。圆面中间是马达加斯加国土轮廓,上部为旅人蕉(国树)枝叶,下部为稻田图案 和水牛头。圆周上方的文字为当地语——马尔加什语的“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下方为棕榈枝叶,底部写着民族格言“祖国、自由、正义”。
马达加斯加国徽
二、马达加斯加国的自然地理
1、马达加斯加的地理位置
位于南半球非洲大陆的东南部,印度洋西南面的马达加斯加岛上,为世界第四大岛。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距400公里。在其周围分布有科摩罗岛和塞舌尔岛,毛里求斯岛和留尼汪岛以及属于本国领土的大小岛屿,其中有西北部的诺西贝岛(Nosy-be)和东部的圣马里岛(Saint-Marie)。被誉为“矿产博物馆”、“牛之国”。
2、 主要城市
(1) 首都:安塔那那利佛市 (Antananarivo,马语寓意为“千人勇士城”,因伊美利那王国在此建都时有上千勇士守卫该城而得名),法语TANANARIVE。城市地处马岛中东部高原地带,海拔1200米,属热带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1200毫米,人口160万,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国际机场、天文台以及各类工业企业。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马达加斯加人类发展报告》称,塔那市人均收入约390美元,47%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日常消费水平占全国的36.3%,88.9%的育龄妇女享有母婴保健,99.2%的居民用上了自来水。小学入学率为83.9%,妇女文盲率为13.2%。人均寿命59.9岁,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占44.4%,儿童死亡率15.2%。
塔那市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山城,四季草绿花艳。城市由12个山岗组成,建筑富于民族特,鳞次栉比的二、三层楼房依山而建,错落有序,以红为基调。
(2)其他主要城市有: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塔马塔夫市(Tamasina)、为全国最大海港和进出口贸易集散中心,有国际机场,炼油厂、肉类加工厂、制糖、金属加工工业。马任加(Mahajanga),位于西部海岸,为国内第二大海港城市,海产品基地。
(3)六个自治省分别为:
①安齐拉纳纳(Antsiranana) ②塔马塔夫(Toamasina)
①安齐拉纳纳(Antsiranana) ②塔马塔夫(Toamasina)
③马任加(Mahajanga) 贸易公司取名大全④塔那那利佛(Antananarivo)
⑤菲亚纳兰措瓦( Fianarantsoa) ⑥图莱亚(Toliary)
3、国土面积
马达加斯加国土面积587,04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81,54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500平方公里。南北长1600公里,东西宽600公里,海岸线长5000公里。全国可耕地面积4%,牧草面积41%,森林面积40%。
4、马达加斯加的地形
全岛由火山岩构成。马达加斯加岛的地形共分为五种:岛的中部为海拔1000~2000米的中央高原地区,错落分布着平原、山丘、山和盆地;东部为宽度25~100公里起伏不平的山坡地形;西部为平原和高原地区,地形起伏较缓;岛南端的地形较为平缓;北部地形复杂,为火
山及喀斯特地貌,盆地和三角洲等,察腊塔纳山海拔2876米,为全国最高峰。有贝齐布卡、齐里比希纳、曼古基和曼古鲁四条较大河流。
5、马达加斯加气候
东南沿海由于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从印度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因此,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季节变化不明显;中部为低矮的山脉,属热带高原气候,温和凉爽,西部处于背风坡,水汽难以到达,属热带草原气候,干旱少雨。
6、马达加斯加资源
(1)自然资源丰富。石墨储量占非洲首位 ,还有云母、铀、铅、宝石、石英、金、银、铜、镍、铝矾土、铬、煤等。河流湍急,水力发电潜力很大。森林面积1470万公顷。粮食作物有大米、木薯、玉米等,大米已接近自给。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丁香、剑麻、甘蔗、花生、棉花等,而其香草(华尼拉)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 。马达加斯加旅游资源丰富,但服务设施不足,政府正作为重点发展,鼓励外商投资。游客主要来自西欧。主要旅游点为贝岛、圣玛丽岛等。
(2)宝石。 马达加斯加岛上几乎所有的彩宝石种类都有发现,市场上可见到的品种至少有30多种: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金绿宝石、海蓝宝石、铯绿柱石、金绿柱石、各碧玺、石英类宝石、石榴石类宝石、长石类宝石、磷灰石、堇青石、榍石、黄玉、锆石、欧泊等等……虽然不少矿区发现时间比较晚,但马达加斯加正成为一个新兴但举足轻重的宝石产地。
(3)其它: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一些动植物为马独有。
三、马达加斯加过的人文地理
1、文化
(1)教育:实行5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73.4%。高等院校有6所,塔那那利佛大学规模最大。城市地区使用法语教学,农村地区大部分中小学使用马语教学。自1978年起,正式教育分为:五年基础(小学)教育、四年普通初中教育、三年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
(2)媒体:报刊有《日报》、《政府公报》、《新闻报》、《马达加斯加午报》、《马达加斯加快报》 、《大岛报》 、《马达加斯加论坛报》、《印度洋杂志》。
(3)主要节日:①新年 1月1日 ②复活节后星期一 3月27日 ③纪念反法斗争日(殉难日) 3月29日 ④劳动节 5月1日 ⑤耶稣升天节 5月4日 ⑥独立日 6月26日 ⑦圣诞节 12月25日 ⑧纪念日 12月30日 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纪念日
2、历史
公元1~10世纪,印度尼西亚人和阿拉伯人陆续迁入移居该岛,并同当地人通婚,形成马尔加什人。
14世纪在中部和东南沿海出现了国家组织。
16世纪,麦利那人在中部建立伊麦利那王国。
1794年发展成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9世纪初拉达马一世统一全岛,建立了马达加斯加王国。
1862年拉达马二世同法国签订所谓友好通商条约,批准设立“马达加斯加地产、工业和商业公司”,把自然资源的开发交给了以朗贝尔为首的法国资本家。
1863年5月9日马达加斯加人民发动起义,包围王宫,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5月12日国王被勒死,王后腊佐赫里纳继承王位,宣布废除同法国缔结的条约。
1864年赖尼来亚里沃尼担任马达加斯加首相,成为实际的统治者。他利用英法争夺马达加斯加的矛盾,于1865年同英国签订贸易协定,企图以此抵消法国的势力。1868年又同法国达成了一个新协定,法国声称“永久地”承认马达加斯加的独立。赖尼来亚里沃尼政府利用这一喘息时机,加紧进行内政改革。他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在中央设立外交、国防、财政、内政、教育各部,取缔债务奴隶制,禁止从事“奴隶贸易”。
19世纪80年代,法国殖民者再次准备吞并马达加斯加。法国借口侨民遗产继承问题,要求对该岛西北部萨卡拉瓦人实行保护。这种无理要求被赖尼来亚里沃尼政府坚决拒绝。
1883年法军炮轰马任加港,并在塔马塔夫港登陆。马达加斯加人民奋起抗战,多次打败了侵略者,战争持续了两年多。
1885年法马两国签订和约,法国再一次承认马达加斯加的独立和主权,但外交事务由法国统监领导,法国人有权在马达加斯加长期租借土地。事实上,马达加斯加变成了法国的保护国。
1896年沦为法国殖民地。
1947年3月29日,马达加斯加人民举行大规模武装起义,反对法国对马达加斯加长达50多年的殖民统治,许多人在起义中牺牲。
1958年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
1960 年6月26日宣布独立,成立马达加斯加共和国。
1975年12月21日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
1991年政局剧烈动荡。
1992年8月,全国公民投票通过第三共和国新宪法,恢复原国名。
1997年2月,迪迪埃·拉齐拉卡当选总统。
2002年5月6日,马克·拉瓦卢马纳纳(Marc Lavalomanana)宣誓就任总统。
2006年12月,马克·拉瓦卢马纳纳再次当选总统。
2009年2月,马达加斯加骚乱300余人死伤,总统逃离首都。
2009年3月,在国际社会强烈谴责和前总统拉瓦卢马纳纳支持者的抗议声中,年仅34岁的拉乔利纳宣誓就任马达加斯加总统,任期两年。
3、人口
人口1850万(2007年),年增长率2.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约31.8人。其中,城市人口占22%,约407万,农村人口占78%,约1443万。全国贫困人口比例为66.3%。塔那那利佛和菲亚纳兰楚两个前自治省集中了全国50%的人口,北部安采拉纳纳省人口最少,仅占8.6%。全国20岁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5.9%,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4%。男性和女性公民性别比例分别为49.2%和50.8 %。居民中98%属于马尔加什人(马文:Malagasy, 法文:Malgache),其余为科摩罗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法国人,另有华侨和华裔约1.5万人。
4、部族
全国共有大小部族18个,其中较大的有:伊麦利那(占总人口的26.1%)、贝希米扎拉卡(
14.1%)、贝希略(12%)、希米赫特(7.2%)、萨卡拉瓦(5.8%)、安坦德罗(5.3%)和安泰萨卡(5%)等。人们习惯上将马达加斯加国人分为高原族和海岸族两大部族,居集在塔那那利佛和菲亚纳兰楚地区的伊美利那人统称为高原族,其它沿海部族统称为海岸族。各部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大体相同。
5、宗教
偏远农村居民主要信奉带迷信彩、没有组织的原始宗教,约占总人口的52%;城市及附近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教徒占总人口的41%;北部和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有少量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约占5%。马达加斯加国基督教会信徒众多,组织严密,全国各主建有许多教堂。
6、语言
马尔加什语为国语,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法语为官方通用语言。2007年4月4日全民公决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英语也是马国的官方语言。
7、风俗习惯
(1)风俗:牛为财富的标志,牛头为国家的象征。葬礼铺张,每隔四年掘开祖坟,举行隆重的翻尸换衣仪式。元旦时,人们互赠鸡尾,以示祝福 。
(2)习惯:马达加斯加人的房屋与非洲大陆的房屋迎然不同,却与东南亚各族人民的房屋极其相似。现代城市的建筑在许多方面继承了传统的建筑形式,地基很高,房顶又高又尖。在马达加斯加,人们对牛有着一种特殊的,近乎狂热的崇拜。牛为财富的标志。牛头为国家的象征。牛象孩子一样要接受洗礼,一个星期中的某一天不能强迫牛去干活。马达加斯加的绝大多数部族都以农业为生,大米是主要食粮,煮好米饭一般就着用蔬菜、鱼、羊、家禽或野禽肉块做的卤吃,而且还撒许多辣椒和五味香料。他们还喜欢吃白薯和木薯,爱喝酸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