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而的成语310个,带解释例句
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处理。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成语解释: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难已矣。”
例句:如果就此请假回国,这里的事半途而废,将来保举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安枕而卧ān zhěn ér wò成语解释: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成语出处:《史记·黥英列传》:“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
例句:孔子见疏,必弃鲁国而适他国,君可安枕而卧矣。(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成语解释: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例句: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清表示吃饭快的成语·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重足而立,侧目而视chóng zú ér lì,cè mù ér shì成语解释: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
成语出处:《史记·汲郑列传》:“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例句:使通国之人重足而立,侧目而视者,无过于此辈穷凶极恶之特务人员。(《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
不期而遇bù qī ér yù成语解释: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成语出处:《谷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
例句:前在公主府内,也是我们妹三十三个先会面;今日不期而遇,又是如此。(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九回)
备而不用bèiérbùyòng成语解释: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虽说备而不用,到得那时候,听凭兵丁造一句谣言,开上几排,那人可就死了不少。”
例句:在丰收的年头,我们也要储备一些抗灾粮,备而不用,增强我们的抗灾能力。
鼎足而三dǐng zú ér sān成语解释: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例句:老头儿在席上,看着安老夫妻的这个佳儿,这双佳妇,鼎足而三,未免因羡生感,因感生叹。(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比肩而立bǐ jiān ér lì成语解释: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
例句:虽使间世而生,何异比肩而立!(宋·陈亮《贺周丞相启》)
翘足而待qiáo zú ér dài成语解释:踮起脚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成语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
例句:政出圣主,天下太平,可翘足而待也。(《后汉书·陈球传》)
不可同日而语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成语解释: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成语出处:《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例句: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改革开放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博而不精bó ér bù jīng成语解释: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
堂而皇之táng ér huáng zhī成语解释: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不辞而别bù cí ér bié成语解释: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