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套白狼典故
“空手套白狼”在今天是一个贬义词,比喻那些不做任何投资到处行骗的骗子所用的
欺骗手段。下面给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在中国古代,白狼是一种祥瑞的动物,它的出现往往和圣人,和改朝换代联系在一起。据战国时魏国的史书《竹书纪年》记载:“有神牵白狼衔钩而入商朝。”《帝王世纪》也
记载:“汤得天下,有神獐、白狼衔钩入殿朝。”孟子说五百年必有圣人出,因此当商朝
取代夏朝的时候,祥瑞的白狼就出现了,预示着商朝替换夏朝统治天下。唐朝编成的《艺
文类聚》解释白狼说:“白狼,王者仁德明哲则见。”就是说白狼只会出现在国君具备仁
德的时代,乱世是绝不会出现的。关于殷商取代夏朝这件事,郭璞在《山海经图赞》中咏
叹道:“矫矫白狼,有道则游;应符变质,乃衔灵钩;惟德是适,出殷见商。”他称颂白狼
惟有道德的人才能见到,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吉祥动物,不是随随便便就出现在人间的。什么是空手套白狼
据《国语·周语》记载:周穆王征伐犬戎,得到了四头白狼、四头白鹿,非常高兴地
凯旋了。可见白狼是祥瑞的征兆,每个得到它的国君都认为自己的道德高尚,获得了白狼
的青睐。“空手套白狼”因此也就成为一句褒奖之语,褒奖那些能够空手把祥瑞象征的白
狼套住的有道国君和勇士。可是没想到演变到如今,这一俗语居然成了一个贬义词,成了
骗子实施手段的同义词。
原意为没有本钱而进。现指自己不投资而设法让别人投资,利润却由双方共享或
自己独吞;或求人办事而不送礼。也指已很小的付出获得很大的回报。
三国时期的经典故事“草船借箭”,相信大家都听过,甚至能很轻松地讲出来;它能
让人记住,是因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因为诸葛亮把一个“借”字运用得出神入化。投资创业是绝大部分男人的梦想,但很多时候都因为缺乏必要的财富积累而空叹‘英
雄无用武之地’;正所谓‘商场如战场’,战场尚可借,商场何尝不可?最聪明的人善于将
别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变为己用。下面几个小故事,从多个角度告诉你,如何巧借“它山
之石来攻玉。”
故事一
有三个人,他们相互之间都是邻居关系。其中一个人对盆栽很有研究,修剪出来的盆
栽很美观;另外两人却是彻底的门外汉,他们俩都很想叫那位能把盆栽修剪得很漂亮的邻
居到自己家里帮忙修剪,但是担心人家拒绝,碍于面子迟迟没敢开口。
一个周末,他们两个都鼓起勇气,先后敲开了邻居的门。第一个说:“我家有几盆花,能不能麻烦您帮我修剪一下?”结果,被对方以很忙为理由拒绝了;第二个接着也敲开了邻
居的门,先是一个甜美的笑容,接着说:“我发现你家的花修剪得很漂亮,你在园艺方面
的造诣一定很高”。对方回复了一个满意的微笑;他紧接着说:“哎,我家有盆花,我自
己剪总是剪不好,你能不能去我家教我怎样才能把花修剪得和你的一样漂亮?”对方稍稍
犹豫了一下,答应了他的要求,并去了他家,帮他把家里的盆栽修剪得非常漂亮。
启示
既然是讲“空手套白狼”,第一步肯定是要开口借,但是“借”是一门大学问,在沟
通方面也有很大技巧,凡事都在一种说法,正如一句俗语:“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故
事中,同样的一件事,为什么会有两个结果?原因就只在于说法不一样。成功的企业家,
应该也是一个语言艺术家。
故事二
在中国航运史上两个“船王”之一的包玉刚,他开始创业的时候,就是向朋友借的钱。他借钱先买了一条破船,然后,用这条船去银行抵押贷款,贷款下来后,再买第二条船。
然后,再用第二条船作抵押,去买第三条船。他就是采取这种“抵押贷款”的办法,滚动
发展起来的。
有一次,他竟两手空空,让著名的汇丰银行为他买来了一艘崭新的轮船。他是怎样操
作的呢?他跑到银行,到信贷部主任说:“主任,我在日本订购了一艘新船,价格是100万,同时,我又在日本的一家货运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船协议,每年租金是75万,我想请
贵行支持一下,能不能给我贷款?”
信贷部主任说:“你必须有担保。”他说:“可以,我用信用状担保。”什么是信用状?就是“货运公司”从他银行开出的信用证明。很快,包玉刚到日本拿来了信用状,银
行就同意了给他贷款。船都没有造,钱就给他了。
启示
故事中讲的是利用“抵押贷款”创业,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一般
人都会觉得房地产商很有钱,其实大多数地产商自身的现金流都不多,买一块地皮要上亿
甚至几十亿,然后把房子做起来,再花个几十亿,有几个地产商有如此强大的现金流?他
们也是利用“抵押贷款”和把购房者的资金先集合起来,才能顺利把房子建好。财力雄厚
的创业者可以用金钱堆出一份事业,资金欠缺的创业者,就必须充分挖掘自己的智慧潜力。
故事三
英国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非常丰富。有一次,图书馆要
搬家,也就是旧馆中的书要搬到新馆去,结果一算,搬运费要几百万,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有一个高人,向馆长出了一个点子,结果只花了几千块钱就解决了问题。
图书馆在报上登了一个广告:从即日开始,每个市民可以免费从大英图书馆借10本书。结果,许多市民蜂拥而至,没几天,就把图书馆的书借光了。书借出去了,怎么还呢?大家给我还到新馆来。就这样,图书馆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启示
且不探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仔细想想,还是很有意思的。俗话说得好:借力发力不费力,懂得借力发力的人,就能够以小博大,以弱胜强。但别人的力量不会免费给你,对方也需要好处,这就是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都在不断追求的一种境界——“双赢”。只要发挥你强大的智慧,“双赢”也不是那么的遥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