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家庭
白丁家庭是指曾经把丁克当作一种目标,宣称自己决心要丁克的家庭,过了一段时间后,又主动放弃了,意思就是“白白地丁克了一回”。白丁家庭的产生来自于社会、家庭的压力以及自己主观的改变。
一、概念
白丁家庭改变丁克想法要孩子
“丁克” (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的意思是指夫妻都有收入、但不要孩子的家庭结构。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欧美,80年代起,它悄悄地叩开中国的大门。一种新的“两人世界”的家庭模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白丁家庭:许多婚后发誓要将丁克进行到底的夫妇,每到父亲节、母亲节,尤其是儿童节,原来不准备要孩子的家庭此时犹豫不决,后来改变主意,开始想要生个孩子了。因此都市中,会突然间就出现不少“白丁”家庭。与此相对应,在各大城市的医院产科里,超过35岁的高龄产妇的人数也正在逐年上升。她们中的绝大部分,正是来自于那些原本不准备要孩子的丁克家庭。
二、影响因素
舆论的压力
丁克族
他们往往被人议论为“没有生育能力”,或者被指为“个人享乐主义者”、“绝代佳人”、“行为怪异者”。
住房的压力
一些单位,在福利分房时,往往把“丁克”家庭与独生子女家庭区别对待,即按人头做为分房的基数。
养老的压力
谁也不敢说老了就没个病就不用住院,谁也不敢说未来你的另一半就一定可以照顾的了自己。夫妻双方年老之后的养老问题。
另外,从社会角度看,丁克现象会导致离婚率上升、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社会养老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从家庭和个人角度看,人性中本能的母性父性和对天伦之乐、儿女亲情的
向往,总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滋长;加上“白丁”们的高收入和现代医疗水平做保障,产生“白丁家庭”的现象就不足为怪。
三、经历阶段
白丁家庭易导致高龄产妇
第一阶段:“丁克”情结誓比金坚——新婚至婚后7年。“孩子诚可贵,自由价更高”,在婚姻的“七年之痒”之内,年轻的“丁克”们尽情享受生活,二人世界的小日子过得畅美无比。
第二阶段:“丁克”意念产生动摇 ——婚后8年至15年。两个人的世界很精彩,两个人的世界很无奈。
第三阶段:“丁克”终于炼成了“白丁什么是丁克一族”——婚后15年以上。随着老“丁克”们的渐渐成熟,对儿女亲情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在诸多内外因的推动下当上了高龄父母。
四、选择态度
生与不生,只是夫妻的共同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但如果丁克族正处在进退两难举棋不定
的时候,不妨列出一个清单:一边写上生孩子的理由,另一边写上不生孩子的理由,理由最多的那边就代表自己的真实想法。
人生的乐趣就是享受各种生命体验,即使在当了丁克后又逃离,也品尝了独特的生命,这未尝不是另一种美丽的人生。是否“白白丁克了一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