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结题报告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结题报告
本人于20138月提交申报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 教学研究课题。按照课题研究计划,该课题将于 20159----10月进入结题 阶段。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正改变着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组织方式、授课模 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由信息技术带来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在教学的内 容手段、质量效益以及管理方面都有无法替代的优越性。    在我们的周围,不少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校占统治地位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停滞在以教师为中心上,    即主要靠教师
讲、学生听的班级授课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缺点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 学过程中始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 极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成长。至于学生信息获取、信 息分析与加工的能力,由于受传统班级授课条件的限制, 他们缺乏主动探索、主 动发现形成结论的学习环境,并且与社会上、国际上的信息资源完全隔绝,因而 他们的信息能力更是难以培养。由此可见,传统单调的课堂教学已经越来越不适 应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环境引入教 育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2、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这种大环境下,学校在课堂教学的手段运用上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许多发达 国家并不是单独的开设“信息技术课”而是把信息与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学习 完全的融合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真正体现了计算机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 习工具的意义。
新的课程改革以及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普及在改变逐渐的改变了我们的课 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充满灵气。可是,这些变化在给我们带来喜悦的同时, 也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急 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尤其是由发展性课堂教学新理念引发的综合实践课程和研究 性课程对于教学手段的迫切需求,更使得对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研究成为非常重 要的现实问题。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等
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 要求。我们要满足学生的发展,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发展和求知的殿堂, 关键 在于我们能否做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的完美结合。因此,我们在不断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对教学手段和使用和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设备逐年在增加与更新、    升级,有充足的研究经费,具备
给课题研究调拨必要经费的条件。教师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也在逐年的 提高,全校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手段。
3、课题的价值
本课题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尽可能大的提高教学效益和努力为发展性课堂教学的 实现服务。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 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时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 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实施指导, 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利用信息 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 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 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掌握更多
的知识。利用 信息技术,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因而既可 以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    也可以实施协作式学习策略,为学
习者提供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    分析和思考的条件,在集思广益
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所以进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在 探索中学习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操作能力;使教师以多媒体技术为 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现代 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自主的研究性学习,感受学习的乐趣,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 正体现发展性;使师生共同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
二、课题的前期准备及理论支撑
(一)前期准备工作:
我校课题申报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全校进行了多次发展性教学思想学习讨 论活动,进
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全体教师对课题研究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 除课 题组主要成员主持参与研究外,学校还要求全体教师都积极参加课题研究, 积极 实验,从而保证课题研究的真实有效性。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教育思想
①信息时代对技术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技术,还必须是教学信息的加工和生 产者。学生,必须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能主动获取和处理各种信息,从而 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②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巴班斯基说,教学最优化的第一 步,也就是第一个方法就是用综合的观点选择和决定任务。最优化的标准就是尽 可能大的成效和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内取得这些成效。③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
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课件进入了课堂,CAI是近几年来在中小学中逐步普及应用 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不仅给传统的“五个一”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
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由于它交互性强,表 现形式丰
富,容易为学生接受,有利于分层教学,信息量大等优点,已经逐步取 代了传统手段,处于教学手段的主体地位。
2、教育原则
优化原则:实验注重发挥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和主体性作用的高 度结合、传统手段与多媒体技术手段的结合、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选 取单位时间效率最高的途径。
系统原则:各学科的教学优化知识结构要系统,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 复杂、由书本到实践,应呈螺旋上升的规律。
实践原则:对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其它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的实践,    实
现动静相兼、视听结合,协调统一
全面原则:优化课堂进行的目的是提高进行效率, 这里的全面,一是指面向全体 学生,每位学生都是实验和考查对象;二是指每位教师都面向实验班学生以本学 科为主,兼顾到其他学科。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 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 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2、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师技术精湛, 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 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能作出一点贡献。
3、实践问题:网络是一个新环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 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 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加强应用性和实证性研究,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突出发展性课堂教学 手段操作系统的设计,发挥教学设备、教学媒体、教学工具的最佳效能,并通过 以基地为中心,点面结
合,资源共享的组织方式,研发和完善物化和非物质化的 发展性教学手段与操作规律,促进发展性教学方式和发展性学习方式的变革,    为
师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夯实基础。
(1)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总结并形成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学科教
学模式;
(2)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探索多媒体课件与发展性课堂教学关系,构建发
展性课堂教学手段的基本模型;
(3)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总结出的多媒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发展性课堂教
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
(4)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手段;
(5)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积累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等;
(6)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优质课选手,促进教师教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五、研究内容:
1、关于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手段的思想、理论、理念的研究;
2、关于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手段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 略的研究;
3、关于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研究;
4、关于网络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研究;
5、关于实施“整合”教学的教学平台和资源库建设的研究;
六、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38----9)
确定研究方向、准备资料、阅读学习相关文献,制定研究步骤准阶段。
2.实施研究阶段(201310月一20157月)
收集个案,分析现象。
3.总结阶段(20158---10月)
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经验、付诸实践推广。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吸取前人和他人在这方面的经验、数据、课件,发挥其精华,为我所用。
2.比较法
采用实验班和普通班横向比较和学生个体纵向比较想结合的研究方法。
3.实验、实证法
本课题准备采用“有前测等组实验法”进行研究。
4.调查法
采用问卷、座谈、观察记录等调查法,检测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自主式学习习惯的 变化;调查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的强烈程度;调查学生能坚持高效学习的持续 时间,以便改进教学。
5.个案研究法
在学生中进行不定期随机抽样的研究,确定研究个体,展开个案研究。
八、课题实验以来所取得的成果
1、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 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 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 也大大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 课堂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难点。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 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 把难以理解的内容 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
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 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 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如教《海底世界》一 课,课文的重点是要使学生了解,海底景奇异在什么地方,学生很难理解这一 平,为了平缓教学的坡度,突破这个难点,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我在教 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录像这一电教媒体,    让学生观察海底世界的景,并辅之
以配乐解说,让学生真切地体味海底景的神奇与绚丽。又如《蝙蝠与雷达》是
一篇常识性课文,其教学的难点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是如何辨别障碍物和方向 语。这一原理源于蝙蝠,用语言进行描述的话很难使学业生全面、正确地理解。 为此我们制作为动画,将“(蝙蝠一一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出超声波,超声波 遇到障碍物立即反射回来”这一原理直观地再现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有效地 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