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 种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下列关于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比例的改变不会影响种密度 |
B.害虫种密度不能作为生物防治的依据 |
C.增长型年龄组成预示着种数量将增多 |
D.直接决定种密度的因素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 |
2. 种密度是种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渔业上确定捕捞强度,需要对种密度进行调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取样器取样法对鱼塘中鲤鱼的种密度进行抽样调查 |
B.鱼塘中鲤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中鲤鱼的产量一定不同 |
C.鱼塘中鲤鱼种达到K值前,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
D.为持续获得较高产量,应该在鲤鱼种数量达到K/2后才开始捕捞 |
3. 科研工作者用标志重捕法对该草原1公顷范围内的田鼠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调查的第一个
月内种数量每天增加1.5%。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田鼠种增长的模型可构建为Nₜ=N ₀ λᵗ,其中为1.015 |
B.当田鼠种数量达到K/2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
C.标志重捕法还可用于调查草原植物的物种丰富度 |
D.标记后放回的田鼠更难被再次捕捉,会使调查结果偏大 |
4. 兴安岭北部林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经过30多年的恢复和保护,火烧迹地上重新长起了大片树林。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火灾发生后,该落演替类型是初生演替 |
B.演替过程中,该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
C.现落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它们呈镶嵌分布 |
D.森林的恢复过程中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
5. 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其中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称为集团内猎物。某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
、秀丽白虾、黄颡鱼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秀丽白虾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黄颡鱼与秀丽白虾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
B.黄颡鱼属于集团内捕食者,浮游动物属于集团内猎物 |
C.黄颡鱼通过秀丽白虾获得的能量要比浮游动物通过浮游植物获得的能量多 |
D.黄颡鱼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第二、三营养级 |
6. 如图为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
A.甲主要是农作物等植物,属于生产者 |
B.丙和丁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 |
C.食物网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只有青蛙和丙 |
D.甲、乙、丙、丁物种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 具有多样性 |
7.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类型生物CO2释放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正确的是( )
A.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 |
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
C.a曲线代表的生物一定是消费者 |
D.由a、b、c三种生物可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
8. 大闸蟹是主要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甲壳类。如图为养殖大闸蟹的某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流经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 kJ |
B.大闸蟹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e+5)/( b+2)× 100% |
C.图中c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
D.d中的能量有一部分会通过次级消费者的食物残渣流向分解者 |
9. 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食物网,若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
A.1.375倍 | B.1.875倍 |
C.1.273倍 | D.0.575倍 |
10. 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的特殊行为 信息 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 传递 |
B. 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 |
C. 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
D. 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 |
1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B.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高低可通过种内个体数目的多少来体现 |
C.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速度慢 |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12. 一个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或抑制了这个系统的工作,如果是促进,该调节就是正反馈,反之则是负反馈。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2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
B.甲、乙、丙三者间的食物联系是乙→丙→甲 |
C.图1中存在负反馈调节,图2中存在正反馈调节 |
捕捉小龙虾 D.乙一定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最可能是草本植物 |
13. 辽宁省盘锦市的蛤蜊岗是由河流入海冲积而成的具有潮间带特征的水下浅滩,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滩涂贝类的重要产地之一,其中的底栖动物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利用样方法对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底栖动物主要包括滤食性的双壳类、碎屑食性的多毛类和肉食性的虾蟹类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次调查的采样地点应选择底栖动物集中分布的区域 |
B.底栖动物中既有消费者,又有分解者 |
C.蛤蜊岗所有的底栖动物构成了一个生物落 |
D.蛤蜊岗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
14. 20世纪末,野生熊猫分布在秦岭、岷山和小相岭等6大山系。全国已建立熊猫自然保护区40余个,野生熊猫栖息地面积大幅增长。在秦岭,栖息地已被分割成5个主要活动区域;在岷山,熊猫被分割成10多个小种;小相岭山系熊猫栖息地最为破碎,各隔离种熊猫数量极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熊猫的自然种个体数量低与其繁育能力有关 |
B.增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可提高环境容纳量 |
C.隔离阻碍了各种间的基因交流,熊猫小种内会产生近亲繁殖 |
D.在不同活动区域的熊猫种间建立走廊,可以提高熊猫的种数 |
15. 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是当今地球生态环境面临的两大问题。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引起大范围雾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导致雾霾天气的细颗粒物和温室气体均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
B.治理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都需要解决煤炭燃烧污染问题 |
C.雾霾天气和温室效应的出现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 |
D.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还包括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
16.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建立种子库、精子库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就地保护 |
B.红树林能固岸护堤、防风消浪,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C.生物圈内所有生物及其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
D.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所有的野生资源 |
17. 科研小组利用耐盐碱、耐旱、抗病等抗逆性较强的不同栽培稻,选育出既耐盐碱、又高产的“海水稻”,作为沿海滩涂和盐碱地的改良作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栽培稻间基因种类的差别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
B.“海水稻”的出现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
C.在“海水稻”选育过程中发生了生物的进化 |
D.用抗逆性强的栽培稻育种体现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 |
18. 下图表示两个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中进行的演替 |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
19. 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落之间的过渡区域,如我国大兴安岭森林边缘,具有呈狭带状分布的林缘草甸,每平方米植物种数达30种以上,明显高于其内侧的森林落与外侧的草原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落交错区的物种丰富度更高 |
B.落交错区的种间竞争更激烈 |
C.落交错区的恢复力稳定性更强 |
D.落交错区的环境复杂,演替速度更快 |
20. 如图是某森林在被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灌木和 乔木植物体内贮存的能量(Pn)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a—b段,三类植物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落的水平结构 |
B.火灾后演替过程中,各种的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 |
C.该森林被大火完全烧毁,图示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D.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一直在增加 |
21.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之一,其在生产实践中获得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能量的共同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能量流
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家禽和家畜的价格通常较常见的蔬菜价格高,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禽和家畜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较高,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较多.
(3)稻田治虫、除草,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 。
22. 小龙虾原本生活在墨西哥湾附近,以昆虫、幼虫等为食,同时也会取食各种水草与藻类,白天躲在洞穴里,黄昏出来觅食。小龙虾对鱼种繁育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又因其取食植物根系而直接对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产生灾害性破坏。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据上述材料分析,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小龙虾属于_____。小龙虾白天躲在洞穴里,黄昏出来觅食,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
(2)当小龙虾入侵到新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时,预期小龙虾种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小龙虾的入侵会导致该水域生态系统的_____稳定性降低。
(3)农民捕捉水稻田中的小龙虾,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_____,捕捉的小龙虾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23. 某研究小组对某人工鱼塘中部分生物的种数量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分析后获得如图所示的食物网。研究发现,适当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饲料投放量,均可使鱼产量大幅度提高。回答下列问题:
(1)“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混合放养,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
(2)小龙虾属于杂食性动物,可取食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也捕食鱼塘中的B,小龙虾与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在小龙虾入侵该鱼塘后,如果放弃对该鱼塘的管理,预期小龙虾的种数量将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3)假设A的同化量以相同的比例来自各条食物链(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均以20%计
算),当A 同化129 kJ的能量时,则共需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同化的能量为_________kJ。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