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发展与诺贝尔奖——定稿
中国科技发展与“诺贝尔”科学奖
摘要:探讨了中国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的尴尬,从哲学、传统价值观、经济、科技体制与教育体制分析了中国与诺贝尔奖无缘的原因,并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提出了中国冲刺诺贝尔科学奖的对策,以及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景。
关键词:科技发展 诺贝尔科学奖 科技体制 教育体制
中国缺席诺贝尔科学奖的尴尬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鼓励人类在科学精神引导下探索自然界的深层规律。它以促进人类深入理解自然为目标,是对当代世界上重大科技成果比较公正、最具权威的评价和最高金额的奖赏。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础的今天,只有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实现科学技术成果在中国的大繁荣,中国才能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需要诺贝尔奖的科学精神,尤其是目前,我国政府已把“科教兴国”定作国策和政府的最大任务,科学技术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中国也需要诺
贝尔奖的科技成果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诺贝尔奖颁发至今已一个多世纪,已有700多人在科学前沿重大突破中获奖。当然,其中也包括7位美籍华人,但没有一位是中国籍的中国人。这不能不使每个中国人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思,有着四大发明的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却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无缘,中国科学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联想到我国许多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空缺的现实,似乎这个话题更为沉重。影响中国科学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很多,很复杂。我们应该面对现实,深刻领悟和反思。
二 中国科学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
(1) 哲学的伦理化导致科学的技术化
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的理论系统,它来自实践(实验)活动和理论思维活动,特点虽在感性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思维,用理论方法整理感性材料。由于中国传统哲学没有为科技发展提供出科学意义上的方具,造成了科学的技术化倾向,而且受控实验这一孕育近代科学的根本方法在中国始终没有得到确立,由此看来,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哲学偏重伦理、政治,而对思维本身则持不求甚解甚至排斥的态度,这使得逻辑学一开始就没有被作为独立对象予以研究。从而在我国没有立足之地,这对我国的科学发展是
一个严重限制,也是导致科学的理论性不强和呈技术化状态的直接原因。据统计,我国古代科技成果构成中,理论性成果仅占13%,而技术性成果高达80%写以上。由此看来,我国古代的技术非常发达,但科学相对讲并不发达。纵观整个中国科技史可以清楚地发现,许多知识都是片断的、零碎的,大都缺乏逻辑性、系统性,概念不明确、判断不准确、推理不充分的现象相当普遍。中国古代科技所以停留在实用技术阶段,科学理论寓附于具体事物而没被提炼、抽象出来,上升为普遍性原理,并用精确简洁的定理、公式表示出来,究其原因也正由于缺少经验归纳法和理论演绎法。比如中国古代的计算数学相当发达,但几何学却很不发达,就因缺少把零散的几何知识发展为系统学科的演绎方法。天文理论的落后也由于同样的原因。在科学尚处在以经验和收集材料为主的阶段,伦理化哲学的妨碍还不大,但到明末以后,科技发展要求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求哲学切实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给以具体帮助时,伦理化的哲学显然是满足不了这些要求的。因为任何科学理论体系在建立的过程中,都必须运用一系列的逻辑方法,故若缺少这些方法则科学就无法从原始经验型发展为近、现代型。与之不同的是,西方哲学自古希腊起就注重科学方法论的探讨。亚里士多德首创形式逻辑体系,文艺复兴以后,弗·培根提出了科学归纳法,笛卡尔提出了理论演绎法,从而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具。没有这些方法则近代科学就不能产生。
而中国哲学重人生而轻自然、长伦理而忽逻辑,对科技发展无补,同时它所倡导的内求方法又有反对外观察和人工实验的性质,这不能不是造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2)传统价值观对科学技术的阻滞作用
中国几千年主流社会对科技几乎一直缺乏应有的足够的重视。在几千年封建制度下的中国,科技事业几乎始终是“鸡肋”。巴多明分析制约中国科技进步的原因时说:“首先,凡是可能在此方面取得成功的人将得不到任何报偿。从历史上看,数学家的疏忽受到重罚,却无人见到他的勤劳受到奖赏,也无人见到他们因观察天象就可以免于贫困。…总而言之,它无足轻重,在那里无法有甚奢望。”不仅明清时期如此,李约瑟还发现:“足以令人奇怪的是,在明代以前似乎只能例外地发现某一重要工程师在工部获得高级职务。这可能是由于真正的工作总是由文盲或半文盲的匠人和熟练的一批手艺人去做,他们从不能跨过在上述衙门中将他们与‘白领’的文人隔离开的鸿沟。最大的发明家无疑来自平民、匠师和手工业者,他们从不是官员,甚至连文人也不是…有时我们甚至不到这类人的姓名,这种情况使人想到这些人是否接近于生活在半奴役状态下,而不习惯道出姓氏。” “搞方伎,没出息”,是对科技活动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的地位的高度准确概括。我国古代技术确实很发达,但却是多在民间靠以直接经验
的“手艺”的形式世袭家传的。知识分子为猎取功名只须埋首经书,而对此则耻于过问。我国古代科学所以呈技术化状态,除缺少形式逻辑的归纳、演绎方法外,还与学者和匠人之间的深厚隔膜有直接关系。因为生产实践是科学理论的来源、动力和标准,科学理论则是生产实践的指导者和设计师,两者只有密切结合起来,生产实践才能从粗放、自发走向技术密集,科学理论也才能由含混模糊趋向具体和严密,从而使科学和技术呈现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循环加速增长机制,而两者的分离则必然使其都受到局限。
(3)经济的落后严重阻碍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技的进步需要充足的科技投人,每一项重大的科研项目都必须有大量的资金的长期注人才有可能得以完成。因此,在诺贝尔奖学金评选中,凡是经济发达、国力雄厚的国家无疑获奖最多。以美国为例,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约占获奖者总数的一半,这一比例可以说既让人震惊又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与美国对科学的投人之慷慨密切相关的。美国正是凭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保持着对世界人才的强大吸引力,其富庶的程度可以使其毫不吝裔的给移民人才提供比他们的祖国更好的薪酬福利以及更好的科研和工作条件。
那么,中国又是何种情况呢?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极其薄弱。
尽管从经济增长速度上看,近几年中国居于世界前列,但考虑到整体的经济实力,则仍然是落后的。如此一来,中国在科技发展的资金投人上不免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王淦昌教授与赵忠尧教授曾在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坚持研究,并分别提出了寻中微子和正电子的实验方法。但是,在当时中国没有经济实力完成这些实验,便只好将他们的实验方案写成文章在国外发表。结果国外学者做出了这一实验,并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呀!中国就这样与诺贝尔科学奖擦身而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过来经济的落后又制约科技的进步。由此,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形成了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中国只有协调好二者的这种关系,才能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
(4)科技体制的不完善导致科技发展的缓慢
科技的发展不仅要有雄厚的资金做基础,同样需要健全合理的科技体制来建造科技创新的平台。科技体制是科学技术活动的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的总称,它包括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原则等内容。从1985年开始中国便开始了科技体制改革,多年来这一改革在不同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其依旧存在的弊端同样不容忽视。首先,中国对基础前沿科学的投人过
低。另外,中国基础科研经费占GDP的比重在国际上也处于较低水平。基干这种情况,科研基金投人的明显不足,必然直接影响中国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事业的发展。其次,我国的科研经费比较分散,科学投人不够合理,使得本来就不多的经费显得更加紧张。中国科学院的徐至展院士说:“尽管我国近年来每年在科技方面的投人不断增长,但有些重要的基础前沿科学的投人还是不够。应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就是说,中国应该在资金短缺的前提下,制定更加合理的、更加有益于科技发展的科学投人的新规定、新政策。最后,我国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过于严格,阻碍了有潜力项目的发展。科尔韦尔博士说过,很多国家正是由于经费资助的申请制度过于严格,从而导致一些出的年轻科学家无法拥有自己的独立实验室,只能在别人的实验室中从事一般性的工作。中国正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有少数资深的科学家才能申请组建自己的实验室,而青年科学家只能望而兴叹。另外,科研经费的申请制度规定,经费资助项目必须在三五年之内就出成绩。这一规定也显然过于苛刻。众所周知,历史上许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刻苦钻研才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更何况国内科学基础还很薄弱,基础理论水平也有待提高。
因此,要加速科技的进步,就要加速科技体制的改革,为科研工作者们解决好后顾之优。
(5)教育体制的不合理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的发展除了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之外,还要有优秀的科研人员、学者来完成科学技术的钻研工作。而科研人才不是在一朝一夕内产生的,而是从小通过良好的教育培养起来的。因此,要促进我国科技进步,教育问题绝不能忽视。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国的教育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阻碍科学发展的弊端。
首先,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比较过中、美的教育差别,指出“中国偏重于灌输式教育”。并且中国学生的优点是根基非常扎实,缺点是面对新事物总有畏缩心理,创新意识较差。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限制,知识结构单一,实践能力差,阻碍了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而且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质疑的精神都受到压制,而这恰恰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科学精神。
另外,国家对教育投人的不足导致受教育者的经济压力的加大。这一现象的后果就是许多农村和城市低收人阶层的子女因无力负担学费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埋没了一部分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同时,因为高额学费的负担,致使经济收入处于社会底层家庭的子女失去了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动力,严重束缚了科研工作继承人的教育与培养。
其次,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同样存在着许多传统观念所留下的隐患,至今难以解决。考大学从来就是社会底层家庭改变贫穷状况和个人前途的最主要的一个途径。因此,大部分孩子从小就被家长灌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导。任何学习以外的事情都被家长评价为“闲事”,偶尔做些“闲事”就会招致家长的严厉批评甚至毒打。这一现象在农村家庭中尤为突出。
“不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都在通过科学技术真实地表达着人类文明曾经的含苞欲放和将来的开花结果。”教育不得当,科技就难以发展。因此,要实现中国科技发展的崛起,就要解决好后代们的教育问题。
三 中国科学冲击诺贝尔奖的基本对策
中国科学要向诺贝尔奖冲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中国人 诺贝尔奖
(1)培养科学所需的“文化基因”
文化是科学生长和发育的土壤,我们要学习西方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起来的科学精神不可避免的要培养西方“文化基因”。它主要包括:激发科研工作者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激情,树立为
了“求知”和“脱出愚蠢”,而不是为了实用的思想观点;使他们热衷于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用原因解释现象,不满足或甚至鄙视经验知识。这种热衷于探索现象背后之原因的努力才会使新的科学理论层出不穷,才会推动科学的进步;提倡他们运用理性思维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从科学史看,怀疑和批判精神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试想,如果哥白尼对“地心说”深信不疑,他能创立“日心说”吗?如果达尔文深信物种不变论,生物进化论就不会创立;如果爱因斯坦相信绝对时空观,他会提出相对论吗?提高他们对运用逻辑和实验方法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严格检验和论证的重视。这是西方人获得关于自然界“真知”的两大法宝,也正是西方科学及其技术在几百年来远远走在世界前列的重要原因之一;培养“主客二分”的传统。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科学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它所研究的对象即客体,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具备“主客二分”的传统才能为科学准备本体论基础。
(2)培养学术争鸣和创新精神
学术平等争鸣是促进科学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自由平等争鸣必须以个人的自由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为前提。西方文化中尊重个人自由,强调人与人
之间平等的传统,极大地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自由化、多样化,而学术研究的自由化和多样化又极大地推动了各种科学新理论的诞生及它们之间的争鸣,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进化”。实践表明,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进程中,科学家应当呼吸多种多样的文化空气。即要求各领域专家要广泛接触、了解不同的思想、观点和学派,猎取不同的文化品种,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学科或专业领域。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大师级”人物的科学研究经历都证明了这一点。居里夫人是物理学家还是化学家,无法说清。因为她得过物理、化学两个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当年创建相对论是这样,杨振宁论证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也是如此… …此类例子举不胜举。可见,科学创造得益于科学家从封闭的学科文化中向开放的多学科文化,而这需要科学家具有吸收多学科文化的知识、思维和价值观念的基础和能力。这是冲击诺贝尔奖的必要条件。众所周知,科学的发展需要创新,而创新需要怀疑和批判。西方科学之所以能持续向前发展,不断出现旧理论的淘汰和新理论的诞生,其根本原因就是西方文化中渗透着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人们喜欢标新立异,自创理论。从科学史看,西方科学正是在怀疑和批判精神的推动下才得以不断向前发展的。试想,如果马赫对牛顿力学及其绝对时空观深信不疑,他会猛烈攻击它吗?而如果没有马赫的这种批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会顺利诞生吗?美国之所以取得诺贝尔奖的优势地位,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美国科学家具有创新和挑战
权威的科学精神,他们敢于向权威挑战,总是对旧的观点提出质疑。在我国,学术气氛还不够民主,开展创新、挑战已有的学说和权威,还存在着社会文化方面的障碍,因而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学上的怀疑、批判精神与创造精神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怀疑和批判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也就不需要怀疑和批判。西方人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是推动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