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招录考试(面试)模拟试卷293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面试题
面试题
1. 你是一名政法干警。遇到众上访,但却和你的工作有矛盾,你怎么办?
正确答案:众上访一方面是众表达民意的一种途径,另外一方面也是对我们工作的监督。对待这种问题,一定要冷静,不能逃避,不能意气用事,更不能发生言语和肢体冲突。首先,我要把上访众请到接待室,对他热情接待,给他倒杯水,让他先冷静下来,尽量不要大声争吵,并劝散围观的同事和众。其次,我要调查清楚他上访的原因,让他把问题从头到尾认真叙述一遍,同时我也会做好记录。如果是他对我们的法律法规以及党的政策有误解,我会耐心地解释,对众的不理解要有包容心,因为不能让众理解,也是我们的工作不到位。如果确实他的问题不能在下面得到解决,我会在我工作范围内,马上解决,绝不拖延;如果不在我的工作范围内的,我要请示领导,或者转交给其他的相关部门,问一个大概的解决时间,给上访
者以承诺,让他先回去,并保证到期肯定会妥善处理。最后,我们相互留下,保持联系,有结果我会及时通知,表示希望他以后继续对我们工作进行监督。
2. 在甲型流感防控中。媒体对患者的报道牵涉到了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和公众知情权的冲突,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正确答案:第一,媒体对患者情况的报道、网民对患者行踪的追踪,是为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也是疫情透明公开的一部分。但前提是,必须要有节制、有所规范,必须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基本的隐私权、名誉权等。第二,疫情面前,不但防控系统需要完善,社会心理和舆论也要不断成熟。面对身心都备受煎熬的病人,更需要多一份人文关怀。媒体需要掌握好公众知情权和患者隐私权的平衡,网民也不能放任猎奇心理泛滥,挥霍正在发展中的网络民意。第三,从科学防疫的角度出发,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患者坦然面对以便更及时、更积极地配合防疫。反之,不难想象,面对比病情更可怕的窥视压力,可能会有人因此讳疾忌医,从而错过早期切断疫情传播的机会。
3. 从最初的人大代表公开邮箱,到官员上网回答网民提问,再到如今的官员开博客、写微博。对此你有何感想?
正确答案:第一,从最初的人大代表公开邮箱,到官员上网回答网民提问,再到如今的官员开博客、写微博,官员的这类行为被不少网民定义为“亲民举动”。虽然也有人质疑“官员开博秀真言有作秀之嫌”,但也表明现在的中国官员越来越国际化了,更表明他们迈出了敢于说真话,勇于反思的一大步。第二,网络是平台。在网上匿名发言,人们更容易表达真实的想法。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社会架构下的沟通壁垒,成为官民直接对话、平等沟通的平台。第三,官员上网要尊重网友表达权,还要学会表达。在互联网上,如果依然说官话、套话、大话、假话,必然难以与网友沟通,因此只有说真话、讲实情,才能实现与网民真正沟通。
4. 近日,高锟教授获得诺贝尔奖。高锟教授是第八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裔科学家。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位中国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对此事你有何感想?
正确答案:第一,中国本土科学家没人获得诺贝尔奖,这说明我们的科技竞争力一直比较低。国内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够。科技实力的薄弱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说明我们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第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学会更多地审视自己,从自身原因,更理性地看到参评诺贝尔奖终究是一场实力的比拼、能力的竞争,中国与世界上的科技强国相比,在全民科学素养、科技环境与创新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
一定的差距。第三,我们应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不应夜郎自大、视而不见,也不应妄自菲薄、怨天尤人,应置身于全球化的氛围之中,在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和他们所属国家的科教体制与机制中寻并挑选值得我们借鉴的“教科书”。真正以奋发进取之心去分享华人诺贝尔奖的荣耀,才能知己知彼,脚踏实地去追寻和实现属于中国人的“诺贝尔之梦”。
5. 你怎么看待政府、政绩与招商引资?
正确答案:第一,政府有自己的职能,政府的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搞好制度环境建设,为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软环境,而不是直接以行政手段插手招商引资。第二,招商引资属于市场行为,应该由市场经济的规则来进行调节,而不是由政府直接插手,也不应当将招商引资和政绩联系起来。政绩应当以政府建设的与市场经济运行相关的制度环境等软环境建设的好坏来衡量。第三,我们要解决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创新官员政绩考核机制,逐渐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交给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政府应重点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
6. 高考临近,接连被揭出的多起冒名顶替事件。让高考公平再次引发广泛关注。日前,浙江高考航模等加分又遭质疑,享受加分者被指大多来自“权势家庭”。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正确答案:当高考频繁曝出丑闻,伤害的不只是个别学生的受教育权,对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的打击也是巨大的。扩大高校自主权、扩大自主招生、取消“一考定终生”中国人 诺贝尔奖等呼吁已久的改革,也可能像保送和加分一样,为权力操作留下更多“后门”。压缩高考中的操作和寻租空间,除了发现问题坚决严查之外,最重要的利器,其实就是教育部门一直提倡的“阳光高考”。不管是坚持“一考定终生”,还是扩大自主招生,全程公开透明都至关重要。实现报名、考试、招录过程的阳光化,该公开的公开,该公示的公示,接受社会和媒体监督。这样,至少不会让权力操作如此容易地一路闯关成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