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成语与谚语1
十二生肖成语和谚语1
cuner123happy 发表于 - 2007-11-30 19:50:00
0
推荐十二生肖成语和谚语
嵌入十二生肖的成语和谚语很多,比如成语有鼠目寸光、鼠肚鸡肠、鼠窃狗盗;牛刀小试、牛骥同皂、牛鬼蛇神;虎背熊腰、虎踞龙盘、虎口余生;兔死狐悲、兔起鹘落、兔死狗烹;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潭虎穴;蛇行鼠步、蛇心佛口、蛇影杯弓;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马革裹尸;羊落虎口、羊肠小道、羊狠狼贪;猴年马月、猴头猴脑、猴跳鸡飞;鸡犬不宁、鸡飞蛋打、鸡犬升天;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苟蝇营;猪狗不如、一龙一猪、猪卑狗险。
谚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牛有千斤力,不能一时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千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龙头怎么摆,龙尾怎么甩;打蛇不死,自遗其害;马好不在鞍,人美不在衫;羊上狼不上,马跳猴不跳;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龙多不治水,鸡多不下鸡;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见着屠夫说猪。
 
上海人的数字情结
汉语里的数字是10进位的,与阿拉伯数字和数学的10进位制相同,因此中国人的数学思维从小就比英国人好。中国人对数字的认识还带有人文意义,如"一"往往表示概括,所谓"一以蔽之"即是;又如"九"表示多次多数,所谓"九死一生",还表示到顶,所谓"九重霄"便是。"二"、"三"则表示零星不多,所谓"两两三三"是也。上海人对天天用的数字更情有独钟,活学活用,在数字上下的功夫做的文章,真是酷毙了。
先说惯用语,"伊开小差一等",这个"一等"是"最厉害"的意思,是贬义的。但是,"伊跳迪高一级",这个"一级"却是"最好"、"第一流"的意思。形容"到顶"、"最优秀的"还可以说"一只鼎"。
以"一"开头的常用词强调一式整齐,划一性,有"一样生(一模一样)""一落式(一个式样)"、"一趸当(总的一起,头头是道)"、"一排生(整个一排)"、"一拔直(笔直)"、"一脚去(很快告终)"。还有些惯用语也表达整体概括,如:"一路货(一丘之貉)"、"一帖药
(佩服,顺从)""一包气(一肚子气)"。在动补格式里则表示"一次性",如:"拉一(指押赌)"、"搏一记(指拚搏)"、"斩一刀(指)"、"撮一顿(指吃饭)"、"放一码(饶人)"。"二"开头则强调分,如"两样生(不一样)"、"两起生(不合套,分开)":"茶杯脱盖头是两起生个","阿拉两起生走。"
上海话用数字构成了一系列专有名词,有"二房东"、"三棣头(租界巡官)、"三夹板(夹在中间受气的人)"、"三脚猫(似精通又不精通某事点人)"、"三只手(小偷)"、"三黄鸡"、"三吓头(虚张声势)"、"三光码子(吃光当光用光的人)"、"四眼狗(骂戴眼镜的人)"、"五分头(一巴掌)"、"十样景"、"十景椅"、"百衲衣"、"百得胶"、"千里镜(望远镜)"、"万金油(什么病都能用什么都医不好的药)"、"百搭(事事都搭上一手的人)"、"百有份(爱管闲事,事事介入)""万宝全书(样样皆知的人)"。
上海话在本世纪初,还形成了"三"的后缀,如:"长三(上等)"、"赖三(女流氓)"、"小瘪三"、"红头阿三(印籍巡捕)"、"来三(行,有本事)"、"昂三(不正派,令人不快失望)"、"刮三(事情穿绷败露)"、"牛三(牛皮)"、"小鬼三(小鬼)"、"老鬼三(某样不便言明之物)"、"猪头三(畜生)",连"小三子(小人物跑腿的)、啯落三姆(总共)"
、"七勿老三(不正规不像样)"、"搞七廿三(乱搞胡缠)"也都落到"三"上。还有"十三点"也排上了"三"。
上海话中由数字构成的成语特别多。用"一"开头的成语,数字"一"主要表"单纯、专一、总括、利落"的意义。如:"一式一样、一天世界、一声勿响、一塌刮子、一塌糊涂、一票货、一五一十、一搭一挡、一点一划、一时三刻、一日到夜、一时头浪、一歇勿停、一生一世、一手一脚、一刮两响、一盆浆糊、一脚落手、一句闲话、一门心思、一头一脑、一沰涎唾、死蟹一只、百无一能、派头一落、前世一劫、另有一功、一二勿过三、一本三正经、一把乱头发、一报还一报、一跳三丈高、一只袜统管、一似一脱式、一笔糊涂帐、一对搭落苏、幺二三角落"。
其他的数字成语,数字有表"繁多、长远"的,也有表"杂乱、反复"的等。有"两头勿着港、脚踏两头船、三青四绿、三更半夜、三朝四日、三脚两步、三等四样、三翻四复、三头六面、三拳两脚、勿二勿三、勿三勿四、平彭三响、老三老四、狠三狠四、摆三摆四、瞎三话四、三下五去一、三一三十一、三分钟热度、三日两横头、三日两横头、三钿作两钿、烂糊三鲜汤、四时八节、四角方方、四处八路、五虚六肿、五斤吼六斤、六神无主、七勿牢起、七支
八搭、七荤八素、七丁八倒、七歪八牵、七翘八裂、七曲八弯、七高八低、投五投六、搞五搞六、七手八脚、七停八当、七讲八讲、七弄八弄、杂七杂八、夹七夹八、绕七绕八、搞七搞八、瞎七搭八、远七长八、七手八只脚、老里八早、亨八冷打、悬空八只脚、十画八搭、十样八景、十日八夜、十恶不赦、十步九回头、百伶百俐、人千人万、千算万计、千嫌百比、千年难板、老茄三千、乱话三千、络乱三千、半死半活、半半日日、半山勿尬、半发朗当 "等等。
一个人被搞得昏天糊涂时说:现在我已经"五荤六素、七颠八倒、七支八搭、搞七廿三",弄得"投五投六、六神无主、半死半活、死蟹一只"!
切口中的数字,颇有特。不同的行业,数字切口也是不同的。如猪行里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分别叫"平、竹、春、罗、语、交、蛇、分、旭、老平",取字的部分;老虎灶则是"豆、欠、台、长、人、耳、木、另、王、合",纯系取代性;金线业是"欠丁、挖工、横川、侧目、献丑、断大、皂底、分头、少丸、田心",带有指点性。
数字用作夸张,加强了说话的力量。如"谢谢一家门",把一份人家都谢进去了,当然是反语了。用以强烈表示对别人的讨厌或回绝,这是一个嗔语:"谢谢一家门,明朝侬勿要来捣蛋了!
";它又是事情被对方办糟时的埋怨语。"胡摇八只脚"则强调"手舞足蹈地胡闹",两只脚变成了八只脚。"急煞九更天"即"急死人"的意思,"九"是最大数,可见急的程度;"开年礼拜九"则俏皮遥遥无期无指望:"要等到开年礼拜九了!""古老十八代"、"横理十八条"、"半半六十日"都是夸张时间之久、内容之多,如"我辣厕所门口等了侬半半六十日"。"板板六十四"形容死板得很,不知变通。"省个一百省"强调省点事吧,别费心了,算了吧!"放一百廿个心"就是尽管放心。"碰着七十二个大头鬼"是倒霉之极。"门槛精到九十六"是精明到顶。
用临近数字借代总体的,如"三钿勿作两钿"就是说"不值钱了","七里缠辣八里"喻"拉来传去,这个搞到那个去。" 勿管三七廿一"就是不管一切。
上海人用发散性思维创造出一些有趣的数字流行语,带有幽默的谜面性。如:"十一点八刻"就是"十三点"。"808"是"手铐",取其形似。"十三块六角"是"乌龟",因它有四脚和头尾,背上分划13块。"十一路电车"是"步行",因用两条腿走路,形似11,这是上海有了电车后产生的戏谑语:"侬乘24路电车,我是11路!"。"根号两"、"六点零五分"都出自中学,一是巧喻人矮,1.41m左右;一是形容老师在讲台上斜着头训人的样子。"386"喻脑子不灵活,反应慢:"搿桩事体介要紧,哪能好叫各386去做呢!""3860部队"指老年妇女组成的维护街上秩序
的队伍,"38"是妇女,"60"是"老人",带有苏北话口音的上海话。"567保密厂"巧指"环卫所",因567的乐谱谐音为"扫垃圾",保密厂都以数字为名。"学习144号文件"是"玩麻将",麻将共有144只牌,围在那儿很认真的样子。这些都是充满诙谐的戏谑语,上海人玩数字的魔方玩得真是有滋有味。
至于用数字构成的顺口溜,也有一大箩,最好的流行期是在四五十年代。那个跳橡皮筋的顺口溜,节奏则完全和游戏合拍,唱、跳、算三位一体,益智益体,玩得开心,50年代风靡校园。那时还有踢毽子歌:"一手心,二手背,三酒盅,四肉筷,五吃菜,六佛手,七拳头,八车水,九打长,十连环。"手脶歌:"一脶巧,二脶转,三脶回勿转,四脶拖棒头,五脶富,六脶穷,七脶叫相公,八脶骑白马,九脶挑担卖胡葱,十脶挑只臭粪桶。"那种"3"和"8"的顺口溜,下面各举其一。如:"今朝礼拜三,我去买洋伞,落脱三角三,打只电话三零三,回去做瘪三。""从前有个老伯伯,年纪活到八十八,有一日早晨八点种,乘仔八路电车乘到八仙桥,吃碗八宝饭,用脱八万八千八百块。""八"字的读音可以作出特殊的口音来。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润滑剂了。
现在到了数码时代,在网络和BP机中,数字活跃到极致,如"886拜拜了","1414意思意思",
"70345请你相信我","1392010一生爱你一人","8206不爱你了","51020我依然爱你","740气死你","7758851748亲亲我抱抱我一起死吧","564335无聊时想想我"。这类数字语言已经搜集到120余条。
抱头鼠窜 胆小如鼠 鼠窃狗盗 猫鼠同眠 鼠目雨光 拍一拍后缀怎么加
鼠首偾事 鼠肚鸡肠 鼠肚鸡肠 投鼠忌器
抱头鼠窜——抱着头老鼠一样逃窜。形容受到学生打击后仓皇逃命的狼狈相。例:《三国演义》第八十回:“孟获等抱头鼠窜,往本洞而去。”
胆小如鼠——胆子小得像老鼠一样。形容胆小怕事。例:别看他气壮如牛,其实胆小如鼠。
猫鼠同眠——猫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上官糊涂,任凭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互相包庇,一起干坏事。
鼠目雨光——老鼠的眼光只有一雨远。形容目光短浅。例:《临川梦?隐奸》:“吓得那一班鼠
目雨光的时文朋友,拜倒辕门,盲目瞎赞。”
鼠肚鸡肠——比喻气量窄小。
鼠窃狗盗——比喻小偷小摸。例:《醒世姻缘》第十九回:“他也不肯做这样鼠窃狗盗的营生。”
鼠首偾事——鼠首:鼠性多疑,出洞时伸头缩脑,进退不定。比喻没有决断,拿不定主意。
投鼠忌器——要用东西投掷老鼠,又恐怕砸碎了老鼠旁边的用具。比喻有所顾忌,做事不敢放肆。例:《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牛不喝水强按头 牛刀小试 牛鬼蛇神 牛黄狗宝 牛马不如 牛毛细雨 牛头马 如牛负重 土牛木马
牛不喝水强按头——比喻强迫别人做他不愿做的事。
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把宰牛的刀稍微试用一下。比喻有大才干的人在小事情上初
试身手。例:明?冯惟敏《双高速新水令?贺凤渚公镇易州》:“当日个小试牛刀,至如今大展龙韬。”
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比喻各种坏人。
牛黄狗宝——牛胆囊中的结石和癞狗肚里的凝结物,都可入药。比喻坏人的脏腑。
牛角挂书——《新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曾将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后形容勤奋好学。
牛马不如——形容生活贫困,处境凄惨。
牛毛细雨——形容极细小的雨。
牛头马面——传说阎王手下的两个鬼卒。例:《喻世明言》第三十二卷:“阶下侍立百余人,有牛头马面,长喙朱发,狰狞可畏。”
如牛负重——比喻负担特别重。
土牛木马——用泥捏的牛,用木制的马。比喻虽有其名而无实用的东西。《关尹子?八筹》:“知物之伪者,不必去物,譬如见土牛木马,虽情存牛马之名,而心忘牛马之实。”
龙飞凤舞 龙马精神 龙眉凤目 龙蛇混杂 龙潭虎空 龙吟虎啸
龙跃凤鸣 龙争虎斗 龙无首 生龙活虎 望子成龙 笔走龙蛇
龙飞凤舞——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
龙马精神—— 龙马:骏马。像龙马一样的精神。比喻人的精神壮健。多用来称赞老年人体魄强健,精力旺盛。
龙眉凤目—— 龙: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凤:传说中的神鸟。形容人的仪表英俊,气度不凡。
龙蛇混杂—— 比喻好人和坏人或能人和庸人混合在一起。
龙潭虎空—— 龙居处的深潭,虎栖息的洞穴。比喻非常险恶的地方。
龙吟虎啸—— 像龙虎那样长吟长啸。形容声音高亢响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