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州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倒dān    齿(niè)    而散(hòng
B言(zhēn  mì)    未干(chòu
C笑(shěn  吓(dòng  词夺理(qiǎng
D.连qiáo  吸(yǔn    断壁残yuán
【答案】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绊(约束)  乎不同(差得远)  头晕目(昏花)
B测(主观)  断章义(截取)    正襟坐(危机)
C渎(轻慢)  略胜一(筹码)    童心未(丧失)
D责(质问)  巧妙绝(同类)    相得益(明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积累,分析每组词的意思,根据词义判断加点字的含义,判断正误。B项中“危”理解错误,“危”的意思为“正”。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520日,黔东南州第九届运动会青少年组足球赛暨校园足球三级联赛开幕式在榕江举行。
B.在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中,专门开辟了“走进经典名著”、“我与文学巨匠对话”等专题栏目。
C.“贵州环雷公山超100公里跑国际挑战赛”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一个多地点、多赛段、三日赛程的超长跑国际挑战赛之一。
D.凯里市2016年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全面实施“十百千万计划”,加快推动电子商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
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用反选排除法,B缺少主语,C“唯一”与“之一”矛盾,D“创新”与“举措”动宾搭配不当,答案为A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打造全域旅游环境,实现我州旅游业井喷式发展目标,已成为当前炙手可热的话题。
B.为解决好分歧,我本打算要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C.三年的时光匆忙而短暂,曾经沧海难为水,那些逝去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D.近年来,电信案层出不穷,不法分子的手段不断翻新,让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答案】B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时,不妨静下心来,      ;当你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心来,      ;当你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心来,   
①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②想想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③想想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②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根据空前句子中的关键词“烦躁不安”“心灰意冷”“志得意满”的含义来判断所示三个语句中意义相关的内容,判断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作者,“沁园春”是词牌名,词中写到“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的“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B.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分别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小寒、霜降”。
C.《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极具社会讽刺性的喜剧,剧本主要以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为主题,作者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D.我国古代的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如:婵娟指月亮,须眉指男子,社稷指国家,布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
【答案】B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2016年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吸引了阿里巴巴、惠普、华为、戴尔……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前来参展。
B.究竟手机是什么时候掉的?掉哪了?他一点都不记得了。
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D.李老师虽然已经年近四十,但从外表看上去只有三十一二岁的样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各项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句省略号多余;B问号为逗号;C逗号在引号外,答案为D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文言文《口技》译文,完成后面题目。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
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宾客大宴(会:宴会)B.宾客意舒(少:稍微)
C.众妙备(毕:全)  D.不能其一处也(名:说出)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于”与例句中的“于”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A.子墨子闻之,起鲁(《公输》)
B.不义而富且贵,我如浮云(《论语》)
C.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岳阳楼记》)
D.每假借藏书之家(《送东阳马升序》)
10.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介绍口技表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技艺之“善”。
B.选文最后一段再次交代仅“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与首段相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前面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
C.选文中的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这里是采用了以动写静的艺术表现手法,其目的是为了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
D.选文描写口技表演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如选文第三段“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就属于典型的侧面描写。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于是宾客无不变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答案】
8A
9C
10D
11  ①(3分)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帷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②(3分)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③(3分)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山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解析】
8
试题分析: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较判断各项字词释义,辨别正误。A句中“会”意为“恰逢”。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本文是所学课文,根据所学所记,理解本文内容,分析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文章内容,判断正误。D错,第三段是正面描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注意“坐”是通假字,“股”“走”是古今异义,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根据平时积累,请你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6题,选作4题,在所选题相对应的答题卡题号后画“√”,多答以最先四题计分,每空1分,共8分)
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③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几号立秋2020几号立秋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