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 下列各组中均属于生物的是( )
A. 克隆羊、蜻蜓、钟乳石 B. 蘑菇、珊瑚、松鼠
C. 珊瑚虫、菊花、水草 D. 枯树枝、小鱼、杨树
3. 蝴蝶多在白天活动,蝙蝠多在夜晚活动。造成这种生活习性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空气 B. 水分 C. 阳光 D. 温度
4. 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该选用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
A. 16×和40× B. 16×和10× C. 10×和10× D. 5×和10×
5. 我国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对我国人口开展第七次普查,这次人口普查通常采 用的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资料分析法
6. 小明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目的相对应,得到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
A.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物镜 B. 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C. 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 D. 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7. 下列表达中正确的食物链应是 ( )
A 阳光→绿植物→羊→狼 B. 昆虫→蛙→蛇→鹰
C. 蛇→蛙→昆虫→细菌 D. 草→兔→鹰
8. 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内遗传物质由大到小包含关系的是( )
A. 染体、细胞核、DNA、基因 B. 基因、DNA、染体、细胞核
C. 细胞核、基因、DNA、染体 D. 细胞核、染体、DNA、基因
9. 番茄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挤压番茄果实时流出的汁液主要来自于( )
A. 液泡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10. 制作蚕豆叶下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盖盖玻片的操作方法是( )
A. 将盖玻片迅速平放载玻片上
B. 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到液滴边缘,慢慢推向中央
C. 将盖玻片倾斜一定角度,一边先接触液滴后再轻轻盖上
D. 将盖玻片倾斜一定角度,一边先接触液滴后迅速盖上
11. 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 生理盐水、碘液 B. 生理盐水、清水 C. 清水、碘液 D. 清水、生理盐水
12. 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有重叠现象,不宜观察。此时,他可采取的方法是( )
A. 换用高倍目镜或物镜重新观察 B. 移动装片,寻合适的观察视野
C. 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D. 换凹面镜并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
13. 黄瓜叶肉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共有的结构以及它们细胞的控制中心分别是( )
A. 叶绿体和线粒体 B. 叶绿体和细胞核 C. 线粒体和细胞核 D. 细胞膜和细胞质
14.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对进出细胞的物质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B. 动、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C. 细胞核中的染体是遗传物质
D. 动、植物细胞结构最明显的差异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15. 人由小长大是与人体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人体细胞核中有46条染体,经过2次分裂形成了4个细胞,每个细胞中染体数目的( )
A. 46条 B. 92条 C. 23条 D. 44条
16. 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x条染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体的数目变化情况是( )
A. X→X→X B. X→2X→2X C. X→2X→X D. X→2X→4X
17. 橘子是大家最熟悉的水果之一,而苏州东山蜜橘更以皮红瓤黄、汁多味美、酸甜适宜而闻名于世。橘子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下列组织中的( )。
①保护组织 ②输导组织 ③机械组织 ④营养组织
几号立秋2020几号立秋A. ①④③ B. ①④② C. ③④① D. ④②③
18. 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或植物器官的是( )
①一朵月季花的花朵②一块洋葱表皮③一个肾脏④一试管血液⑤一颗心脏⑥一块皮下脂肪
A ①②③⑤B. ①③⑤C. ②③⑤⑥D. ①④⑤⑥
19. 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一只草履虫每天可吞食大约43000个细菌,这与 它体内有哪种结构密切相关?( )
A. 表膜 B. 细胞质 C. 伸缩泡 D. 食物泡
20. 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不能完成呼吸、生殖等复杂的生命活动
B. 能够独立生活
C. 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D. 整个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二、非选择题 (60分)
21. (12分)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_____。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和_____
(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____和_____ 。
22. (12分)小红同学想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于是制作了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实验过程的有关问题:
(1)图中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填序号)
(2)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_____。
(3)观察装片时,想实现图丙中①到②的效果,应先向_____方向移动装片。若物像被放大了400倍,使用的目镜是10倍,则物镜是_____倍。
(4)此实验染用的液体是_____,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染最深的结构是_____。
23.(12分) 如图为油菜的结构层次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过程,此过程中最明显变化是_____的复制。
(2)与人体细胞相比,油菜细胞特有的结构除液泡、叶绿体外,还有_____
(3)图丁为油菜的花,属于植物体的_____器官。
(4)油菜的构成层次从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油菜没有而人体具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
24. (12分)下图是科学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多莉羊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羊为多莉的诞生提供了_____。
(2)细胞A是在体外人工培养的,然后被植入到丙羊的_____内进行胚胎发育。
(3)多莉羊与_____羊几乎一模一样,这说明生物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_____ 中,它控制着生物的_____和_____ 。
25. (12分)某小组做有关鼠妇研究,装置如图。他们的做法是将20只发育状态一致的鼠妇放入此装置中央,并用纸板遮光。每隔1分钟记录,共10次,统计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 干土中鼠妇的只数 | 湿土中鼠妇的只数 | ||
数量 | 占总数/% | 数量 | 占总数/% | |
1 | 8 | 40 | 12 | 60 |
2 | 5 | 25 | 15 | 75 |
3 | 3 | 15 | 17 | 85 |
4 | 6 | 30 | 14 | 70 |
5 | 5 | 25 | 15 | 75 |
6 | 3 | 15 | 17 | 85 |
7 | 3 | 15 | 17 | 85 |
8 | 1 | 5 | 19 | 95 |
9 | 2 | 18 | 90 | |
10 | 1 | 5 | 19 | 95 |
(1)从表格的数据中可以得出第9次记录的鼠妇在干土中的数量是2只,则占总数的_____。
(2)表中反映出鼠妇在装置的湿土部分出现的数量,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而_____因此证明鼠妇具有生活在_____环境的习性。
(3)该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4)在这个探究实验中,只有土壤的干湿度不同,土壤湿度是这个实验中的_____。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_____。
参考答案
一、DCCDB CDDAC BBCBA CBBDA
二、21. (1) 生态因素 (2)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3) 蛇 捕食 竞争
22. (1)CADB (2) 目镜和物镜 (3) 右下方 40
(4) 碘液 细胞核
23. (1) 染体 (2) 细胞壁 (3) 生殖 (4)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系统
24. (1) 细胞核 (2)子宫 (3) 乙 细胞核 遗传 发育
25.(1)0.1 (2)增加 阴暗潮湿 (3) 土壤的湿度 (4) 变量 对照实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生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下列与"植物向光生长"现象具有相同特征的是( )
A. 母鸡孵卵 B. 种子萌发成幼苗 C. 膝跳反射 D. 排出汗液和尿液
2. 关于生物特征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长和发育现象
B.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 “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的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蜻蜒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3. 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组织 B. 细胞 C. 器官 D. 系统
4. “落叶知秋”,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立秋就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
①具有生长现象 ②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③具有应激性
④能适应环境 ⑤能繁殖后代 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A. ①②⑥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5.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下列做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
B. 边观察边记录
C. 只有用肉眼观察到的情形才是最真实的
D. 观察时要积极思考
6. 我市某些学校不重视对学生用眼卫生的科学指导,导致在校学生近视率大幅上升。为有效保护学生的眼睛,首先要准确了解学生近视的原因,你认为应选用( )
A. 观察法 B. 测量法 C. 调查法 D. 实验法
7. 下列关于“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