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臣子们从啥时候开始想帝王行跪拜之礼仪的?
中国古代的⾂⼦们从啥时候开始想帝王⾏跪拜之礼仪的?
通常在我们所看的古装连续剧中,每当遇有⾂下朝见君王时多⽤下跪叩头来表现,海外⼀位研究中国⽂化史的专家根据其研究,认为从⽂化史的⾓度来看,把“下跪叩头”当成亘古不变的⾂下⾯君之礼有失偏颇,许多⼈却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从上古到清末,中国历朝历代⾂⼦见君王哪有不⾏“下跪叩头”⼤礼的?读者朋友,您是否也作如是观?倘如此,那您就⼜步⼊了⼀个新的误区:
封建社会乃是⼈类社会五⼤基本形态之⼀(奴⾪社会也是如此),有了奴⾪社会或封建社会,当然就有君王(国君或皇帝),有了君王当然就有了⾂下,有了君⾂当然就有了相应的见⾯礼仪。公元1792年,早已经崛起于西⽅的英吉利王国派专使出使⼤清帝国,这本来是⼀件促进东西⽅交流的⼤好事,可当时的清朝乾隆皇帝却坚决不准英国专使晋见,原因极其简单,因为英使马⽢尼不肯对皇帝(当然是⼤清国的皇帝)⾏下跪叩头的⼤礼。
上海高考时间这个在现代⼈看来根本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却被乾隆皇帝看得重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乾隆看来,上下⼏千年,纵横全天下,哪有⾂下见君王不叩头不下跪的理呢?
事实情况果真如此吗?
“再拜”与“促膝谈⼼”
冒险岛龙神怎么加点
皇帝虽然是“⾦⼝⽟⽛”,但他的说法或看法却并不总是有理。
且不说当时的“泰西诸国”——英吉利、法兰西等国属⾂见君主根本⽆“下跪叩头”之说,就是“下跪叩头”⼤礼发源地的中国,也不是从古到今都下跪叩头的。
中国古代有确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东周时代开始的(孔⼦的《春秋》上限是公元前722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从公元前403年写起的),从东周到秦汉上千年的时间,我们并没有发现有关“下跪叩头”的记载。
春秋时代⾂下见君王,其礼仪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进“诸⼦百家”之中,听⼀听看⼀看这些当时的⽂化名⼈们是怎样记叙君⾂相见之礼的。
《吕⽒春秋》中记载了这样⼀段历史:魏⽂侯去见当时的贤能之⼠段⼲⽊,站得疲倦了却不敢休息。回来以后见翟黄,箕踞于堂上跟他谈话。翟黄很不⾼兴。⽂侯说:“我礼遇段⼲⽊,是因为让他做官他不肯做,给他俸禄他不接受,现在你想当官就⾝居相位,想得俸禄就得到上卿的俸禄。你既接受了我给你的官职俸禄,⼜要求我以礼相待,恐怕很难办到吧。”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最值得注意的是翟黄对他侍奉的君主箕踞于堂上与他说话表⽰的不满,这与汉代以后的君要⾂死,⾂不敢不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看过拙著《中国帝王私⽣活百态》的⼈想必还会记得南北朝时代刘宋王朝前废帝刘⼦业为了寻开⼼,竟命他⼿下的⼤⾂刘昱趴在地上⽤喂猪的槽⼦学猪吃⾷的故事。
晏婴是春秋时代有名的贤⾂,也是被时⼈和后⼈⼀致推许的最懂礼仪的⼈,我们不妨看看他是怎样见他的国君的。
故事之⼀:
齐景公饮酒饮得很⾼兴,对⾂下说:“今天我愿意和各位⼤夫痛快地畅饮,请不必讲究礼节。”
晏⼦听后马上进⾔,认为“⼈之所以⽐禽兽⾼贵,就是因为存在礼节”。
景公沉醉于饮酒之中,不听晏⼦的劝诫。
过了会⼉,景公出去,晏⼦没有起⽴,景公再进来时,晏⼦却抢先喝酒。景公⽣⽓发怒,脸⾊⼤变,怪晏婴不讲礼节。
晏婴离开了座位,鞠了⼀躬回答说:“我怎么敢跟您⾔⾏不⼀呢?我是想⽤⾃⼰的举动让您看看⽆礼对⼈的伤害!”景公说:“要是这样,就是我的不对了。请您⼊席,我听从你的劝谏。”(《晏⼦春秋·内篇谏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晏⼦⽣活的时代,君⾂之间还是⽐较平等的——不讲礼节可以随意饮酒,讲究礼节⾂⼦也有座位可坐。
那个时代⾂下见君王还是要拜的,但绝⾮下跪叩头,⽽且⾏拜礼时多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主要是祝贺)。
再看⼀个故事:
齐景公掏雀窝,看到窝⾥的鸟⼉太⼩,就⼜把它送回到窝⾥。
晏⼦听到这件事,不到上朝的时间就去见景公。
景公感到很奇怪。晏⼦问景公:“您做了些什么?”景公就把发⽣的事说了。晏⼦后退,⾯向北两次⾏拜礼祝贺道:“我的国君具有圣王的品德了!”
在这个故事中晏⼦给国君⾏礼,那是因为景公有了仁义之举,要向国君表⽰祝贺。
在另外⼀个故事中,晏⼦⽤⾏拜礼(注意:绝⾮“下跪叩头”)来匡正君王的过失,我们不妨再看⼀看。
齐景公⼀连喝了⼏天酒,感到⾮常快乐,便摘下帽⼦,脱掉⾐服,亲⾃击⽸奏乐。他问⾝旁的⼈说:“
仁德的⼈也喜欢这样吗?”梁丘据回答说:“仁⼈的眼睛⽿朵,也像⼀般⼈⼀样,为什么会不喜欢这样呢?”景公说:“快驾车,把晏⼦接来同乐。”
晏⼦穿着朝服来到,接过景公所赐的酒后他恭恭敬敬地拜了两拜。景公说:“我⾮常喜欢这种娱乐,想和您共同分享,请免去礼节!”
“您的话错了,”晏⼦回答说,“⾂都希望去掉礼节来事奉君王,我恐怕您不愿意。现在齐国五尺⾼的⼉童,⼒⽓却都超过我,也胜过您,如此却不敢做乱的原因,就是敬畏礼节。上边如果没有礼节,就没有办法役使下边;下边如果没有礼节,就不能够事奉上边。那麋⿅因为不懂礼节,所以⽗⼦同配⼀头母⿅。我听说,君王如果不懂礼,就没有办法治理国家,⼤夫如果不讲礼,官府的差吏就不会有礼貌;⽗⼦之间不讲礼,那家庭肯定不吉利;兄弟之间不讲礼,就不能长久和睦。《诗经》中
说:‘⼈⽽⽆礼,胡不遄死!’所以礼节不能免掉。”
景公说:“我愚笨不好,⾝边的⼈迷惑我,因此到了这种地步,请让我杀了他们。”晏⼦答道:“您如果不讲礼,那么喜欢礼的⼈就会离开您,不讲礼的⼈就会来到您⾝边;如果您喜欢礼,那么讲礼的⼈就会到来,不讲礼的就会离去,杀了⾝边的⼈是没有什么⽤的!”景公说:“好,请让我更换⾐帽,再听教诲。”
晏⼦⾛开,站在门外,景公让⼈洒扫池地,撤换席⼦,⾐帽整齐地召见晏⼦。晏⼦重新进门,辞让三次后,登上台阶,三次献酒⾏礼,然后喝酒。⾏两次礼,告别盛宴⽽出——(《晏⼦春秋·外篇上第七》)
春秋时代君⾂之间相见⽐较随便,那么战国时代⼜如何呢?
司马迁在《史记·商君传》中提到商鞅去见秦孝公时以“强国之语”,说得秦孝公⼊了迷,“不觉膝之前于席也”,座位对了座位。这表明那时的国君并不像后代的皇帝那样摆臭架⼦。
那时,⼀些想要有所作为的统治者不但不要⾂给他们叩头,相反,他们倒常常给⾂⼦叩头,这绝⾮笔者危⾔耸听,有《史记》为证。身份证异地挂失
《史记·刺客传》载:“⽥光⽈:‘吾闻之:长者为⾏,不使⼈疑之。今太⼦告光⽈:所⾔国之⼤事也,愿先⽣勿泄,是太⼦疑光也。夫为⾏⽽使⼈疑之,⾮节侠也’。欲⾃杀以激荆卿。⽈:‘愿⾜下急过太⼦,⾔⽥光已死,明不⾔也。’因遂⾃刎⽽死。荆轲遂见太⼦,⾔⽥光已死,致光之⾔。太⼦再拜⽽跪,膝⾏流涕,有顷⽽后⾔⽈:‘丹所以诫⽥先⽣⽏⾔,欲以成⼤事之谋也。今⽥先⽣以死明不⾔,岂丹之⼼哉?’荆轲坐定,太⼦避席顿⾸⽈:‘⽥先⽣不知丹之不肖,使得⾄前敢有所道,此天之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
太⼦乃国之储君,“跪”是下跪,“顿⾸”就是叩头。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扫平六国,⾃以为建不世之奇功,也只不过是把⾃⼰的名号由王改为皇帝,⾃称为“朕”,制命为“诏”,车同轨,书同⽂⽽已,并没有定下“下跪叩头”的⾂见君之⼤礼。
《史记·秦始皇纪》“(秦始皇)三⼗四年,始皇置酒咸阳宫,博⼠七⼗⼈前为寿。”——⾂并没有对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个皇帝三拜九叩。
有⽂字可查的历史延续了这么长的时间,我们尚未发现⾂下见君主要下跪叩头。那么,“下跪叩头”的⼤礼究竟始于何时呢?谁⼜是它的始作俑者?
叔孙通⼀个该钉在耻辱柱上的名字
读过⼀点古书的⼈想必不会忘了这样两句话:
坑灰未冷⼭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是两句咏史诗,虽然咏的是秦始皇之“焚书坑儒”,但也从另外⼀个侧⾯告诉⼈们,推翻秦朝的刘项——刘邦和项⽻两个⼈原是都不读书的。
项⽻我们暂且不必管他,刘邦可是个拿着儒⽣的帽⼦当尿壶的主⼉,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他依靠的⼏个谋⼠也不是什么正宗的儒⽣——韩信是个市井⽆赖,萧何是个⼑笔⼩吏,张良是黄⽯公的门徒,陈平有“盗嫂”之嫌,就像是“⼀不留神”就把个天下给弄到⼿了。
“幸福和满⾜只在过程之中”这句后世从西⽅进⼝的“舶来品”,刘邦当时可能并不知道,但他称帝后却很*到失望:他⼿下的那班⼤⾂如樊哙、夏侯婴等⼈差不多都是他当初混迹于⿊社会的狐朋狗友,这些贩夫屠狗者流虽然当了⼤将军,有的甚⾄被封为王侯,却仍是暴发户⼀个,根本不懂得什么叫礼仪,什么叫规矩。他们在刘邦的皇宫⾥,就像过去在刘邦的家⾥⼀样,胡吃海喝,喝醉了就扯开嗓⼦吼上⼀段,有的甚⾄还拔出⼑剑砍皇宫⾥的柱⼦助兴。
这种局⾯,让刘邦感到厌恶。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叙当时的情景时写道:“⾂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帝患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电脑不能正常关机就在这种时候,有⼀个⼈挺⾝⽽出,帮刘邦解除了烦恼。
国庆与中秋同一天多少年一次
这个⼈名叫叔孙通。
叔孙通是个⾮常有意思的⼈物。他本是秦朝的“候补”博⼠(“以⽂学征,待诏博⼠”),陈胜、吴⼴起义后,消息传到咸阳,当时的皇帝秦⼆世就此事询问诸博⼠儒⽣,那些“呆头书⽣”们都认为陈胜、吴⼴是造反,应⽴即发兵*,只有叔孙通摸准了秦⼆世
的“驼鸟”脾⽓,答⽈:“陈、吴等⼈不过是‘⿏窃狗盗’罢了,不⾜挂齿。”⼆世听了很是受⽤,⼀⾯命御
史把那些“呆头书⽣”全部定罪,⼀⾯“赐叔孙通帛⼆⼗匹,⾐⼀袭”并把他由“候补”转正为博⼠。
后来,叔孙通⼜先后投靠项⽻之叔项梁、义帝楚怀王等。公元前205年,叔孙通⼜投靠时任汉王的刘邦。第⼀次与刘邦见⾯时,叔孙通穿了⼀件儒服,见刘邦不喜欢,他马上换了⼀⾝楚式短打扮。当时,由于叔孙通在“知识界”⼩有名⽓,所以有⼀百多名儒⽣跟着他,令这些儒⽣感到⽓愤的是,当刘邦询问哪些⼈可以重⽤时,叔孙通推荐的净是那些“江洋⼤盗”(⼤猾)。有⼈就此事质问,叔孙通答道:“汉王现在正冒着⽮⽯争天下,你们这些书⽣哪个能斩将夺旗?推荐你们,那会让你们⽩送命的!”但他保证不久的将来,⼀定让这帮“书⽣”也能捞个⼀官半职的⼲⼲。
现在,机会来了。
于是,叔孙通就去见刘邦,他对刘邦说:“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愿征鲁诸⽣,与⾂弟⼦共起朝仪!”——他说他愿意帮刘邦定出⼀套规矩来。
刘邦半信半疑地说:“好吧,不过可不能太复杂了!”
叔孙通⼜解释说:“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情为之节⽂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他说他要博采众家——夏、商、周及秦之长,订出⼀套礼仪来。
见他说得头头是道,刘邦也不能不叫他试试。
叔孙通马上派⼈征集了⼀批鲁国的儒⽣——这其中⼜出了个⼩插曲,有两个鲁国的“呆头书⽣”不肯来为叔孙通捧场,⽽且还说了很难听的话,他俩说叔孙通“所事者且⼗主,皆⾯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公往矣,⽆汸我!”——强采的⽠⼉不甜,叔孙通明⽩这个道理的。所以,他只好带着愿意给他帮忙的⼈西⼊长安,与他原来的上百名追随者们会合在⼀起,引绳为绵,⽴表为蕞,在长安城外“操练”了⼀⽉有余。
然后,叔孙
通去见刘邦,请他下令⼿下的⽂武百官也都“随班就读”——接受儒家礼仪的训练。
这些出⾝于下属社会的⼤⾂们可不是好教的,也不知叔孙通⽤了什么法⼦,竟把他们⼀个个都给教得⼈模⼈样的。
公元前200年,西汉王朝的长乐宫落成,叔孙通向刘邦建议,正式启⽤他修订后的“朝仪”,刘邦⽆可⽆不可地答应了。
整个朝仪如下:
⽂武官员由礼仪官引导,顺序进⼊殿内,分为左、右两班,跪于两厢。皇宫近卫军站在⽂、武百官之后,然后是今天影视作品中经常能够见到的“镜头”——⼀⼤串的官员⼀连声地⾼喊“皇帝驾到”,声⾳由远⽽近,刘邦也在众⼈的簇拥之下,坐着辇车缓缓⽽出。⼀见皇上驾到,⽂武百官⽴即各按官职的⼤⼩,背出⼀套听起来叫⼈⾁⿇的贺词,然后,酒宴开始。与以往“醉或妄呼,拔剑击柱”的情况迥然有别,那些⽂官们就不⽤说了,那些平⽇⾥桀骜不驯的⼤将军们也⼀个个都趴在地上,再仰颈抬眉往上看(读者不妨与晏⼦、商鞅见国君时的情景⽐较⼀下),整个宴会进⾏过程中⽆⼈敢⾼声喧哗,乐得刘邦连声说:“我到了现在才知道当皇帝的威风!”
上⾯这段绝⾮笔者杜撰,有司马迁的《史记》为证。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汉(王)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传⾔‘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功⾂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东向;⽂官丞相以下陈东⽅,西向。⼤⾏设九宾,庐句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吏六百⽯以次奉贺。⾃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礼毕,复置法酒。诸侍殿上者皆伏抑⾸,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谒者⾔‘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敢喧哗失礼者。于是⾼帝(即刘邦——引者)⽈:‘吾乃今⽇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五百⾦。”春节标语
台湾⼀位著名的史学家就此写道:“从此,皇帝不但跟⼈民,便是跟最尊贵的⼤⾂,也都被这种儒家最得意的杰作‘朝仪’,隔开了⼀段距离。战国时代那种君⾂间⾯⾯对坐,膝盖碰着膝盖长谈的时代,不再在中国出现,帝王政体遂⾛进⼀条永不能回头的死巷。西⽅专制君主和东⽅专制君主的不同,在此分野。”
说“西⽅专制君主和东⽅专制君主的不同,在此分野”,未免有些绝对。汉代以后,⼀直到宋朝,有两种⼤⾂见君主时是可以不下跪、不叩头的。这两种⼤⾂是:年⾼德劭、或位加九锡者,如曹操、司马懿、⾼欢等⼈;再有⼀种是皇上的⽼师,即那
些“侍读学⼠”。前⼀种⼈可谓“不世出”之⼈物,哪个王朝若是摊上,那也就离亡国不远了,后⼀种⼤⾂虽然免除了下跪之劳,
但⼀般也都是站着给皇上讲课的。据⼀位学者考证,“侍读”的“侍”⽤的就是其“站⽴”之意(此说当然不很准确,不过,却有新意)。
但是,就像柏杨先⽣所说的“酱缸⽂化”,“酱”味越来越浓⼀样,宋代以后,随着中国封建社会步⼊其中晚期,它仅存的那点“⼈性”也荡然⽆存了。
从明朝开始,侍读学⼠都改为“跪读”学⼠了,他们给皇上讲课时都只能跪着,⽽连站着的资格也没有了。
据史料记载,清代有名的⼤学者纪晓岚曾因在陪太⼦读书时未采⽤下跪的姿态⽽遭到了皇帝的训斥。纪晓岚尚且如此,别的⼈见皇帝的处境就更是可想⽽知了。
⼈们,⾄少是当代⼈,承继⽂化传统时⼀般都是取近不取远的,⽽且往往是错误地把近处⽂化的沿袭,当成亘古不变的信条,所以,才有了以今证古的错误。
最后需要说明⼀点的是:古⼈尤其是汉代以前所说的“拜”不等于“下跪叩头”。为便于读者辨别,我们不妨再说上⼏句。
宋朝⼈王楙在《野客丛书》中说过这样⼀段话:“古者拜礼,⾮特⾸⾄地,然后为拜也。凡头俯膝屈⼿动,皆谓之拜。按《周礼》辨九拜之仪,⼀稽⾸,⼆顿⾸,三空⾸,四振动,五吉拜,六凶拜,七奇拜,⼋褒拜,九肃拜。注:稽⾸拜,头⾄地也;顿⾸拜,头叩地也,空⼿拜;头⾄⼿也;振动,以两⼿相击也;奇拜,⼀拜也;褒拜,再拜也;肃拜,但俯下⼿,即今之揖也。何尝专以⾸⾄地为拜耶?”这段话说得深⼊浅出,有兴趣的⼈不妨思之。
www.ljhis/a/lishixinwen/lishizazhang/2010/0513/4242.html
本⽂章⾸发于论剑历史门户⽹www.ljhis
请转发的⽹站请标注论剑历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