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义务教育学业水平监测
七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4分)
1.默写古诗文。(共12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分)
(2)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1分)
(3)山重水复疑无路,□□□□□□□。□□□□□□□,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2分)
(4)□□□□□□□,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2分)
(5)《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木兰诗》)(2分)
(6)请把杜甫的《望岳》补充完整。(4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kuì zuò( )。
(2)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度上,fǔ kàn( )时有着很广阔的视野。
(3)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rěn jùn bù jīn( )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4)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bēi tiān mǐn rén( ),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英雄烈士不容亵渎,以任何方式侵害英雄烈士名誉的,都将严惩。
B.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地汲取营养。
C.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这名山区失学儿童重返课堂,与其他师生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D.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将“圆梦”和“追梦”调换位置)
B.近年来,喜欢阅读电子书的人数在快速增长,电子书的销售规模也在逐年增加。(把“增加”改为“扩大”)
C.食物总有互相抵触发生反应的时候,所以牛奶中切忌不要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删去“切忌”或“不要”)
D.考生如果在考前吃得太饱或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将“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互换位置)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8个字)(2分)
2022年4月28日,韶关丹霞机场正式开通航空货运业务。截至5月4日,韶关丹霞机场货邮吞吐量为1吨。丹霞机场航空货运业务的开通不仅填补了韶关航空货运服务的空缺,同时为韶关当地特产品搭建新的运输平台,开辟新的渠道。
韶关丹霞机场货站设有特种货物操作专区和危险品、冷藏冷冻品、贵重物品、活体动物等专用仓库,可提供货物组装、分解、仓储、驳运、配送、集装器管理等一系列标准服务。目前,已与长龙航空、华夏航空、南方航空、成都航空等航空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航线覆盖北京、上海、重庆、成都、昆明、青岛等12个中大型城市,将为货运提供更便捷的物流通道,助推韶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转载自《韶关日报》)
□□□□□□□□□□□□□□□□□□
6.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小丽同学抄写了大文学家苏轼的一副对联,号召同学们多读书请你选择上联或下联,清楚工整地抄写在方格中。(2分)
我选______联(1分)
□□□□□□□(1分)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19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可爱者甚蕃( ) (2)不蔓不枝( )
(3)陶后鲜有闻( ) (4)宜乎众矣( )
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分)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
【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③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⑤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⑥与萧艾⑦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⑧,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⑨以时发者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芳:发出香味。④岁:年。⑤不见:不被人知道。⑥平居:平时。⑦萧艾:野生蒿草,味臭,喻小人。⑧蔼然:形容兰花香气很盛。⑨含章:含美于内。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待楚之逐臣/水陆草木之花 B.是所谓遭世无闷/斯是陋室
C.清风过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D.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11.甲、乙两文有哪些异同点?(5分)
(1)相同点:甲乙两文都把花比作______,都写了花的______、外形、香味,都用了______的写法写出花高洁、淳朴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花的热爱和赞美。(3分)
(2)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
材料一:
2月4日,是北京冬奥会开幕之日,恰逢立春。开幕式一改以往倒数数字的方式,开创性将二十四节气与倒计时完美融合。短片中,传统节气与古典诗词、中国影像、冰雪运动融为一体,一气呵成。雨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惊蛰,“春雷响,万物长”;春分,“春风
如贵客,一到便繁华”……观众在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中,感受着岁时节令之美、诗情画意之美、山川湖泊之美、体育人文之美,众网友纷纷惊呼“国家级审美、世界级享受”。
“用二十四节气作为创作灵感,每一个节气又对应一句古诗词,韵味十足,又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令人震撼之美。”周谦介绍说,“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蕴含了春回大地,万物苏醒,生机勃发之意,不仅让人感觉温暖,更寓意着生机与希望。短片饱含的是中国人民对全世界的祝福、对这场盛会的期盼。通过全新的表达方式向世界表达了一种‘中国人的浪漫’和充满生机的当代中国,让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自信。”
(摘自《三湘都市报》)
材料二: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数千年前,不仅融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事、养生等多门学问于一体,而且还蕴含着以德修身的深刻内涵,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指导人们进行农事活动。
节气表明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中国古代先民们是如何测定节
气的呢?这要从我们非常熟悉的计时工具——“表”和“圭”说起。
表,最早诞生于中国。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在地面上立一根八尺长的竹竿来测量日影,这根竹竿最初就称为“表”。
“圭”本是指测量土地的标准尺子,后来把测量日影的工具也称为“圭”。圭和表的结合,就构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天文仪器“圭表”。1276年,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了一座观星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就相当于一个量日影的圭表。
古人利用圭表观测天象,将每年白天最短的那天,叫“日短至”,又称“冬至”;白天时间最长的那天,叫“日长至”,又称“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时间长短相等,把这天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
(摘自《二十节气的来历》)
材料三: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的影
响显然已不仅仅限于农事耕作,它已经全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比如很多地方的百姓会按照“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来准备自己的生活物资,清明吃青团、立秋吃西瓜的风俗也依旧流行。
尤其是到了冬至时节,到底是应该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南北方的网友几乎每年都要为此“论战”一次,彼此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好不热闹。而正是在这样的“论战”中,传统文化反而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继承、传播和弘扬,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网友对这种“论战”的参与热情,也正是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深远影响力的证明。
二十四节气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绿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摘自《兵团日报》)
12.下列对于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农事耕作,它已经全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B.二十四节气歌中“夏满芒夏暑相连”,分别对应的是夏季里“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
几号立秋2021时间表C.古人将圭和表结合在一起,测量土地、观测天象,将每年白天最短的那天,叫“日短至”,又叫“夏至”。
D.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二十四节气与倒计时完美融合,通过全新的表达方式向世界表达了一种“中国人的浪漫”和充满生机的当代中国。
13.有的同学认为“诞生于数千年前的二十四节气已经过时”,请结合材料二、三,说说二十四节气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价值和意义?(3分)
14.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你最熟悉的节气有哪些?请简单介绍两个节气。(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7分)
善念
尤今
①那天,我和好友阿展去吃叉烧面,吃着,吃着,阿展突然动情地向我讲述了一桩陈年往事。
②读中学时,阿展的父亲失业,在贫穷的夹缝里苟延残喘的母亲,无法挤出多余的钱给阿展买午餐。每天上学,母亲仅仅给他两片面包,撒点白糖,让他就着自来水,草草果腹。
③阿展对我说:“不曾试过‘饥火中烧’的人,绝对难以想象饥饿的可怕。起初,你看到什么都想吞,桌子、椅子、书包……甚至,风和雨,你都想吃想喝。接着,痛来了,就像有人在你胃里挂了个鱼钩,然后死命拉,每一寸胃壁都在狂喊疼痛!母亲教我喝大量的自来水,胃沉甸甸的,便感觉不到痛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