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启动“30+6+2”方案 推进“双一流”建设
【高考热讯】
“双一流”具体名单公布后,各个入围高校相继出台具体建设方案。此次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毫无悬念名列“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并强势跻身“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以41个入围学科占据榜首。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学校已启动“30+6+2”为主体的方案,推进“双一流”建设。
在央视新闻频道9月22日播出的节目中,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接受采访时表示,针对“双一流”建设,目前学校已启动“30+6+2”为主体的方案,将选取30个院系或者一级学科作为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领域,设置6个学部,在跨学科的层面组织交叉学科领域,同时学校将突出临床医学和区域与国别两个前沿与交叉学科进行深度研究。
“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做法,就是我们要一个一个地认真梳理这些学科、院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问题,到并解决这些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而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建设方案要做的事情。”林建华说。
同时,林建华认为 ,一个学校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学术队伍的建设。要建设好学术队伍,必须营造好的氛围,让各个院系、学科都要努力寻最有潜力的学者,特别是要给有潜力的青年学者创造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
区别于传统211工程和985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遴选认定并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以学科为基础,对学科发展实施动态监测和动态管理,建设过程中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根据期末评价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对此,林建华指出,“建设高校每五年都要有一个目标,同时学校在做五年建设的时候,应该想的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9月21日,北京大学官方载文称,林建华认为国家倡导的“双一流”建设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确定建设高校,实行分类进入、分别建设,突出改革导向,实行开放竞争,必将有力推动形成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体系,办出中国特、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
在林建华看来,过去十几年北京大学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交叉学科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为指导思想,组建了一批跨学科新体制研究机构并以新的预聘—长聘机制引进一批高水准学者,带动和促进了学校各领域的快速发展。根据最新的ESI统计,22个学科中北京大学已有21个进入全球前1%,在主要国际大学排名中,北大都表现不俗。
双一流名单2022初公示 尽管如此,林建华表示,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公众的要求相比,北大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今后若干年是北大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学校将贯彻落实三部委联合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坚持中国特,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学校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切实增强紧迫感,不断创新,全面深化综合改革,进一步提升学科竞争力,力争在2030年左右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林建华说。
北大自主招生中学校长可推荐 控制在招生计划3%内
原则上拟控制在本科招生计划人数的3%以内
本报北京11月9日专电(驻京记者王乐)在2010年自主招生选拔过程中,北京大学将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由中学校长向北京大学“实名推荐”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
毕业生。 据介绍,11月9日至12日,中学可通过传真、来函等形式向北大招办提出申请,经确认取得资质的中学校长,可按分配名额推荐优秀学生。通过“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方式录取到北大的学生,原则上拟控制在北大本科招生计划人数的3%以内,具体视申请中学及中学推荐学生的情况而定。
北大招生办公室主任秦春华告诉记者,此次自主招生选拔方式的改革,是对人才多元化选拔模式的探索与尝试。对于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北京大学将安排相关学科的专家组,对学生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核。一旦审核合格,该学生将免于参加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笔试而直接进入面试环节,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京大学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具备教育部规定的保送资格的学生,可向北京大学申请相关专业的保送资格。
据秦春华介绍,在“实名推荐”试行过程中,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将根据申请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对递交申请的中学进行评审;而只有评审通过的中学,才能获得参加北大“实名推荐”的资质。
据了解,如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形,一经发现即取消中学及校长的推荐资质;如获推荐的学生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一经发现也立即取消学生资格;北大招生网将对获“实名推荐”资质的
中学、校长及推荐学生、推荐理由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