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学院层面科教融合的思考与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武 ...
“双一流”背景下学院层面科教融合的思考与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培养地质学拔尖创新人才为例
王甫;章军锋;张晓红;王德珲
【摘 要】“双一流”建设吹响了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的进军号角,这再一次让我们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来审视大学的办学思想和功能实现.客观地说,大学科教分离的现象比较突出,科教融合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的共同规律,需要在“双一流”建设中不断得到探索和实践.学院作为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如何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通过科教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一级学科的建设为例,从学院层面对践行科教融合思想,培养地学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了探索和评估.
【期刊名称】《中国地质教育》
【年(卷),期】2018(027)004
【总页数】4页(P5-8)
【关键词】“双一流”;科教融合;创新人才
【作 者】王甫;章军锋;张晓红;王德珲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642
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印发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42所大学进入了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95所大学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其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6所大学的地质学一级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和核心职责,也是“双一流”五大重要建设任务之一。在“双一流”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地学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一、思考:科教融合的逻辑
1. 问题:科教的二元分离
回顾大学的历史看,大学最初的功能是培养人才,随着社会的演进,逐步拓展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一开始,大学职能从人才培养拓展为科学研究的时候,大学制度的设计者和教育家们(洪堡等)并不认为科学研究是大学的最终目标。他们继承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认为科学研究只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法和基本手段,大学要通过科学研究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英国的牛津、剑桥等世界著名大学也践行了同样的理念:科学研究之所以是大学的重要活动,是因为它能够对教学进行及时补充和更新。美国虽然继承了德国大学的模式,形成若干研究型大学,但依然保留了以科学研究促进人才培养的传统[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进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快车道,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大,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组织形式和水平得到质的飞跃。而同时,在各类评估和人才项目的牵引下,大学科学研究的功能被放大,很多科研出的教师戴着各类人才帽子从院系教研室层级中脱身而出,进入各类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等专门从事科学研究,逐步远离人才培养这一个
核心任务,科教并重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彻底贯彻,科教分离的局面逐步形成。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依托科学院体系优势,在科教融合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当前,“双一流”建设吹响了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的进军号角,这再一次让我们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来审视大学的办学思想和功能实现。
2. 破题:科教融合
科教融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是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共同规律,是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
从组织形式看,学科有实现科教融合的内在基因。在大学的行政体系和学术体系中,学院是基层行政组织,也是基层学术组织。学院是学科的组织载体。往往一个或多个一级学科构成一个学院,其二级学科(方向)构成一个系。学科、学术、学者(教师)和学生构成基层组织的核心要素,而基层学术组织中的学者(教师)、学生、学术成果、学术声誉就构成了学科的四大核心要素[2]。学科是科学研究的平台,也是教育教学的平台,必须坚持科教融合和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3]。
从作用方式看,科教融合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科教融合是学者(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融合,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两大功能的融合。科教融合强调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融为一体、学科与专业融为一体,以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改变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主体方式的观念,把科学研究作为一种更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本科生参与科研可以使其获得更多样化的认知经历,诸如分析、综合、评价、批判与创造等,认知经历的多样性是创造思维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一流学生应成为一流学科的重要标志,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前瞻性、高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不仅有利于推动高校的知识创新,同时也可以作为教学素材反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二、路径:科教融合在学院
1. 一体化:学科专业课程的一体化建设
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水平决定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中,学科是指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课程是学科知识中最有传授价值的知识,专业是指围绕一个培养目标的若干课程的集合。地质学一流学科建设就是要突破学科、专业、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以人才培养为根
本出发点,通过设置三类团队实现课程育人、实践育人。
一是依托二级学科方向组建若干科研团队,提升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和团队作战意识,培养青年后备力量的科研能力和学科竞争力,促进高水平学术成果、高级别研究项目、高层次学术获奖“三高”指标实现,保持一流学科竞争优势。
二是依托专业核心课、主干课、选修课组建教学团队,加强学院本科生的室内外教学工作,促进教学组织形式发生改变,规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师资队伍配备,完善相关课程体系,组织集体备课、交叉听课、小班化教学。在团队组建中,注意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人员适度重合,确保能不断将教师科学研究成果充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充实到电子教案,纳入教材编写和学术报告制中,形成鲜明的课程教学体系和专业特,提高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更深入地理解科学思维方法,实现“科教融合”。
三是依托周口店、北戴河、秭归三大实习基地组建野外实践教学团队,设立学术指导岗(博导担任),负责实习基地科学研究、教学路线深化和拓展、实习指导书修编和国内外交流,组织引导部分老师把科学研究的选区聚焦在学生实习区,切实把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结合起
来,把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融入生动的野外实践教学。每年一大批知名教授深入野外实践教学一线,通过开设专家路线和科研小选题,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野外实践教学的质量得到充分保障。
2. 导师(团队)制: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
科研育人是科教融合的重要形式,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学院通过导师(学术团队)制,普遍性引导学生参加导师团队的研究生组会、进入导师团队的项目组、参与导师团队科研项目或科研小选题,少数优秀学生进入本硕博贯通培养,最终形成以导师为核心纽带,以科研训练为基本方式,以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科研小选题将科研探索与学生专业志趣有效对接。学院教师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和主持的科研项目,立足培养兴趣、加强基础科研能力训练,选择有创新意义的小课题,面向本科生进行公布。学生在大学第四个学期,通过选择科研小选题,确定个人专业学习方向。学院每年征集小选题100余个,以此作为“纽带”将全年级200余名学生与专业教师之间建立关系。
导师制促进师生更为密切的“导学”关系。学院导师制作为教师岗位制度化的设计,在于使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本科生导师的配备采取教师与学生双向自主选择,充分发挥优质师资学术引导作用,促进学生专业发展实现“三早”(早进实验室、早进入科研训练、早入学术团队)。教师通过科研小选题招选学生、学术引导、科研基础训练(参阅文献、团队交流、实施并完成科研选题)、生产实习、撰写毕业论文,系统、全面地进行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和专业实践。
学术研究团队体现对学生培养的集体智慧力量。学院教师个人研究领域有趋同性,身处于某一个团队中,一个导师同时指导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这样师生共处于一个学术研究团队中。处于不同年级阶段学生共同完成导师分配的科研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合作中形成“传、帮、带”的学习研究生态,多样化的认知经历更加促使创造性思维产生,对本科生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与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