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隋唐时代丝绸之路起点读后感
这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编委会成员也都是大有来头,由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厉小捷先生担任编委会主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先生和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杜文玉先生担任主编、洛阳师范学院毛阳光教授等担任编委、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和三秦出版社联合出版。
翻开后全铜版纸印刷非常精美。全书用了七章的篇幅概括了洛阳作为隋唐时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这一时期中外交流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2006年以来,洛阳唐代景教经幢、景教徒花献墓志、龙门石窟西山景教石窟、安备等粟特人墓志等的批量发现,洛阳作为隋唐时代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逐步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东都洛阳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当时其它任何城市都不具备的。彼时全国各地物资通过大运河汇聚于此后,再出定鼎门向西穿过“长安-天山廊道”到达遥远的欧洲。至今这座城门楼下依然还遗留着一千多年前的骆驼脚印。2014年,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这座一千多年前的城门遗址从此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座城市
通过阅读此文,我知道了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欧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通过这条慢慢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因此取名为“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我印象最深的是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欧内陆交通要道,于西域各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这条路上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为主,这就是“丝绸之路”名字的由来。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而且还有许多名人的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我真敬佩感到这条路真是条伟大的路呀!
我感到这条路传承了无数的骆驼商旅,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丝绸运往亚欧,将那里的食品带回中国,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等由于吸收了西方文化的长处而变得美轮美奂..…..正是这条路传播了东西方的古老文化;正是这条路传承了亚欧的文化与友谊-----它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要道啊!亚欧各国的人们能这样友好相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古代中、外人民的智慧和才智;因为他们知道友好相处;因为大家懂得互帮互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