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中考2022试题及答案历史
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座位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3.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实物史料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图1和图2集中展示了
A.铸造工艺的高超B.早期文明的成就
C.石器时代的风貌D.文字演变的历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甲骨文是记载商朝历史的有力证据;青铜器代表商周文明。因此,图片展示了早期文明成就,B项正确;甲骨文不属于铸造工艺高超,排除A项;甲骨文和青铜器出现于商代,排除C项;青铜器不能说明文字演变,排除D项。故选B项。
2.秦朝能够集中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
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B.儒家思想的影响
C.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D.统一六国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最大好处是能调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大型工程的修建。A项正确;秦朝治国思想是法家,排除B项;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排除C项;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是秦朝统一六国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
3.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与交融日益加强,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显著进步。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是
A.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消除了南北之间的差异
C.奠定了隋唐统一的基础D.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与交融日益加强,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显著进步”可知,这些因素都为隋唐统一奠定了基础,排除C项;实现经济重心
的南移是在南宋,排除A项;消除了南北之间的差异说法太绝对,差异没有消除,排除B项;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吴国的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
4.宋朝“苏湖熟,天下足”到清朝时“湖广熟,天下足”,这一民间谚语的变化,可以用于研究清朝
A.铁犁和牛耕的出现B.文化艺术的繁荣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农业的发展变化
【答案】Dg20什么时候召开2022
【解析】
【详解】宋朝“苏湖熟,天下足”到清朝时“湖广熟,天下足”体现出我国经济重心不断朝南推进。因此,材料中谚语有助于研究清朝农业发展的变化,D项正确;铁犁和牛耕的出现以及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和C项;材料中说明的是农业发展,不是文学艺术的繁荣,排除B项。故选D项。
5.“扶清灭洋”“变法图强”“三民主义”“工农武装割据”这些口号和主张、理论共同说明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A.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发动革命,实现共和
C.革故鼎新,变法救国D.学习西方,挽救危机
【答案】A
【解析】
【详解】“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口号;“变法图强”是维新派主张;“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主张;“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出革命道路;这些口号和主张、理论共同说明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A项正确;发动革命,实现共和是辛亥革命主张,排除B项;革故鼎新,变法救国是维新派主张,排除C项;学习西方不符合“扶清灭洋”“工农武装割据”,排除D项。故选A项。
6.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这表明,辛亥革命
A.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B.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探索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
【答案】D
【解析】
【详解】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材料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说明辛亥革命探索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D项正确;北伐是1926年,排除A项;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排除B项;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C项。故选D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