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试卷13
(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
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尔后又发展成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的心理学家是( )。
(分数:2.00)
A.桑代克 √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解析:解析: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
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13-1914年,该书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
2.儿童的思维运算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阶段。
(分数:2.00)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
D.形式运算
解析:解析:题干的描述符合具体运算阶段的特征。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初步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思维,但仍不能脱离具体情境和具体事物的支持。
3.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 )。
(分数:2.00)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
C.斯金纳
D.华生
解析:解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把学习过程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知识的学习必然通过一个尝试一错误的过程。
4.打过几次针的小孩,见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哭或躲避。这种现象属于( )。
(分数:2.00)
A.无条件反射
B.先天本能
C.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
D.第一信号系统条件反射 √
解析:解析: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射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作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射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作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
5.从榜样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产生动作再现是观察学习的( )。
(分数:2.00)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再现过程 √
D.动机过程
解析:解析: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理论中,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有注意过程、保持过程、
复制(再现)过程以及动机过程。题目中的动作再现显然属于复制(再现)过程。
6.顿悟说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
(分数:2.00)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苛勒 √
解析:解析:苛勒是格式塔心理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主张是完形一顿悟学说理论。
7.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依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
(分数:2.00)
A.机械的接受学习
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C.机械的发现学习
D.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解析: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生通过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获取和牢固掌握有组织的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8.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学习需要和( )。
(分数:2.00)
A.学习期待 √
B.学习准备
C.学习效果
D.学习目的
解析:解析: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9.根据个人成败是由内部因素还是外部环境决定,归因常被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下列描述中不属于外部归因的是( )。
(分数:2.00)
A.王华认为没考好完全是因为天气太热
B.王涛认为取得高分是因为运气太好
C.李明认为考试不及格是张老师出题太难
D.张华认为成绩不理想是自己努力程度不够 √
解析:解析:努力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归因,而天气、运气、任务难度均属于外部归因。
10.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 )。
(分数:2.00)
A.学习动机
B.学习策略 √
C.学习理念
D.学习目标
解析:解析: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11.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分数:2.00)
A.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解析:解析:题干所述是资源管理策略中的时间管理策略。
12.产生式迁移理论证实了( )。
(分数:2.00)
A.学习可以自动迁移,而不必有学习者的有意识注意
B.桑代克的共同的“S-R”成分可以导致迁移
C.重叠的产生式导致迁移 √
D.策略学习可以自动迁移
解析:解析: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13.根据知识的分类,“火山是一种圆锥形的山丘,主要由来自地层深处的物质所组成”属于( )。
(分数:2.00)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解析:解析: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14.在教“鱼”的概念时,用鲫鱼、草鱼说明“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是鱼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
(分数:2.00)
A.反例
B.正例 √
C.概念
D.定义
解析:解析:正例是指包含着概念或者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
15.在原型内化阶段,对学生言语培养的重点应放在( )上。
(分数:2.00)
A.考查言语的动作效应 √
B.使学生了解动作本身
C.巩固学生对动作的认知
D.使学生学会利用言语来标志练习
解析:解析: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的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动作表象得以进一步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象转化。这时言语已转变成为动作的体现者,成为加工动作对象的工具。所以,这时培养的重点应放在考查言语的动作效应上。
16.由于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加工方式解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习惯性反应,使得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反应去解决问题。这种现象是( )。
(分数:2.00)
A.感觉统合
B.注意转移
C.记忆再现
D.思维定势 √
解析:解析:思维定势是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程序去解决问题。
17.中学生陈磊经常上课迟到,新学期他决定改掉迟到的坏习惯,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仍无法克服赖床,结果还是时常迟到,教师在对该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重点培养其( )。
(分数:2.00)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解析:解析: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也要受到道德认识的支配,是人们利用自己意识的控制和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如动机间的冲突及行动过程中坚持与动摇的斗争)与支配行为的力量。中学生陈磊决定改掉迟到的坏习惯,但冬天一到却无法克服赖床,故教师应重点培养其道德意志。
18.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对象是( )。
(分数:2.00)
A.正常小学生 √
B.严重精神病人
C.人格障碍者
D.残疾患者
解析:解析:学校心理辅导面向全体学生,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
19.在利用情绪的ABC理论对网络成瘾青少年进行矫治时,外来的激发性事件A指的是( )。
(分数:2.00)
A.上网内容
B.电脑或网络 √
C.青少年基于电脑或网络所产生的精神活动
D.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信念
解析:解析:艾利斯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经历了该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认知、解释与评价所引起的。这个理论又叫作ABC理论。A(Activating Events)是外来的激发性生活事件;B(Belief system)是指个体诱发事件之后相应的信念系统,即他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Consequences)是指由B引起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激发性事件A是引起情绪与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B是引起人的情绪与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同理,真正引起网瘾的原因是青少年基于电脑或网络所产生的精神活动。
所以对网瘾青少年进行矫治时,应让其认识到产生网瘾的原因并不是电脑或者网络本身。故这里的诱发事件是指电脑或者网络本身。
二、 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分数:4.00)
20.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阶段划分为( )。
(分数:2.00)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解析:解析: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1.年轻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教师角形成的过程是( )。
(分数:2.00)
A.角认知阶段。角扮演者对角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实际认知和与社会其他角关系的认知 √
B.角认同阶段。通过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
C.角信念阶段。教师角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心理需要 √
D.角成熟阶段。角承担者会承担多个角,并提出角行为要求
解析:解析:教师角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1)角认知阶段:角认知是指角扮演者对某一角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2)角认同阶段:教师角的认同指个体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3)角信念阶段:信念是个体确信并愿意以之作为自己行为指南的认识。信念在教师职业中的表现就是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三、 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10.00)
22.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类型属于内倾型。 (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与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其他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与干扰,善于察言观,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内倾型是性格,不是认知风格。
23.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是布鲁纳的认知发展学说。 ( )
(分数:2.00)
A.正确
456是什么意思网络语言 B.错误 √
解析:解析:桑代克的刺激一联结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