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和中元节区别及习俗
万圣节和中元节区别及习俗
                                      中元节到底是什么节日                                                               
    1、节日气氛和文化内涵不同
    首先最直观的就是日期不同,人间万众对待两个鬼节的方式也迥然不同。华人的中元节,传统节目是拜祭祖先,并举行“普渡”、“施孤”等布施活动,以普遍超渡孤魂野鬼,防止它们为祸人间,同时也祈求各路鬼的魂关心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中元节这一天,大人都会嘱咐小孩天黑后不要上街,假如遇到街角有人拜祭烧纸,千万不要过去踩踏,更不行对逝者有不敬之语,还有不少中元节的禁忌,要求人们不要冒犯逝者,以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灾祸。
    而相比华人中元节的庄严厉 穆,西方的万圣节则是以搞笑狂欢为主旋律。表现上最本质的区分是,万圣节这一天上街魔乱舞的并非鬼,而是各种盛妆装扮的人。
    妆扮的元素来自万圣夜的典型主题,怎么恐的怖骇人怎么来,主要是鬼怪以及与死亡、魔法
、怪物有关的事物,包括形形的万圣夜标志物,如南瓜、幽的灵鬼的魂、食尸鬼、女巫、蝙的蝠、黑猫、猫头鹰、蜘蛛、坟墓、精灵、吸血鬼、僵的尸、骷髅和恶魔等,还有虚构人物如卡通角和科学怪人等。
    2、风俗的差异
    10月31日是万圣节前夕,在基的督纪元以前,凯尔特人在夏末举行仪式感谢上苍和太阳的恩惠。当时的占卜者点燃并施巫的术以驱逐据说在四周游荡的妖魔怪。后来罗马人用果仁和苹果来庆祝的丰收节与凯尔特人的10月31日溶合了。
    在中世纪,人们穿上动物造型的服饰、戴上可怕的面具,据说就是想在万圣节前夜驱逐黑夜中的鬼怪。尽管后来基的'督教代替了凯尔特和罗马的宗教活动,早期的风俗还是保存下来了。
    如今,孩子们带着开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种服饰和面具参与万圣夜舞会,这些舞会四周的墙上往往悬挂着用纸糊的巫的婆、黑猫、鬼怪和尸骨,窗前和门口则吊着龇牙裂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灯笼。孩子们还会试图咬住悬挂着的苹果。
    万圣节的风俗
    南瓜灯
    南瓜灯有个名字叫杰克灯,这个风俗起源于爱尔兰,以前的南瓜是由灯萝卜和土豆制成,如今南瓜灯是由南瓜制成,其做法是将南瓜掏空,然后刻上大大的嘴巴和眼睛,最终在南瓜里面点上一根蜡烛,这样南瓜灯就做好了。
    不给糖果就捣蛋
    不给糖果就捣蛋是万圣节特有的风俗,主要是在孩子之中进行,万圣节期间,小孩们就会把自己装扮成各种样子,然后提着一个南瓜灯出门玩,当集结好小伙伴后,就成结队的去附近领居家讨要糖果,假如主人不给,那么孩子们就会使出浑身解数来捣蛋,让你啼笑皆非,直到你情愿给小伴侣们塞满各糖果时,他们才会心满意足的走开。
    装扮鬼怪
    万圣节其实是西方的鬼节,是鬼出没的日子,人们就想着扮成鬼的样子好把鬼给吓走,
所以这天许多人会奇装异服,装扮成各种各样的鬼怪在街上游荡,所以胆小的人出门千万要留意了,肯定要做好心里防范,不然你没被鬼吓死,就会被装扮成鬼的人吓到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