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帮扶记录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
教师帮扶记录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
第1篇:教师结对帮扶记录
教师结对帮扶记录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培养提高工作既是对教师成长的鞭策,也是对学校培养新教师工作的督促。为了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快更好,根据本校实际,结合中心校精神,特制订新教师结对帮扶计划。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教师成长结对帮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成员名单如下:组长:组员:
二、参与对象:
结对对象:
1、教龄在5年以下的新教师(不含5年)
2、任班主任工作未满2年的现职班主任(含2年)
3、其它自愿参加的初级职称教师
指导教师:
1、中学高级职称、县级骨干以上的教师之一。
2、具备中学一级以上职称教师自愿申报者
指导教师具体人选由校长室经研究后确定。并指定结对帮扶对象。
三、结对要求:
骨干教师工作总结
为保证结对帮扶成效,在帮扶过程中帮扶教师和指导教师必须分别达到以下要求:
1、帮扶教师要求
(1)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课堂教学1节,每月送科教室审核检查。
(2)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每学年完成读书笔记1本,读书随笔1篇,撰写教学反思1篇和总结1篇。学期结束时送科教室审核。
(3) 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每学期上校级公开课1次以上。由教务处记录登记,并留存教案与评议记录。
(4) 每学期编制有代表性的试卷1份,由教研组对试卷作出恰当的评价。上
交教务处留档备查。
(5) 送交指导教师审核的教学设计每学期不少于6次。学期结束时上交科教室接受检查。
(6) 每学期向学校全体教师展示一项精品课件。
2、指导教师要求
(1)对帮扶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指导每月不少于1次。
(2)与帮扶教师交流研讨每月不少于2次。
(3)指导班级管理工作每月不少于1次。
(4)指导班队活动组织与设计每学期不少于2次。
(5)指导帮扶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以上各项活动均须记录在册,在学期结束前向科教处上交培养手册。
四、考核与奖惩
帮扶教师与指导教师完成各项工作,年度考核时帮扶对象的对应业绩量化计入指导教师考核分,对帮扶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在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
第2篇:骨干教师帮扶记录
骨干教师传帮带活动记录
本学期,我有幸和籍姗姗老师组成学习对子,在不断的教学和交流的过程中,两个人都有了不小的进步,现将骨干教师传帮带活动记录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智慧和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资源共享合作互动的有效途径。我和籍老师都是担任班主任,教小学语文。所以我们每周都利用空堂时间进行集体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出每节课的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二、互相听课、评课。
听课、评课是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桥梁。本学期,我每周至少听籍老师一节课,并做好听课记录以便课后讨论,并给出肯定的导评,帮助其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指导籍老师上好校内一人一课。在教学中帮助籍老师设计教学方案,指导籍老师顺利完成上课任务。为了达到共同学习共同促进的目的,我争取每学期上两次示范课。平时,籍老师也争取空堂时间多听其他有经验教师的课,吸取
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三、及时写好反思。
要求籍老师在每堂课后能及时写好教学反思及课后体会,使籍老师对于自己的每堂课也进行及时的分析,相信经过一次次的尝试,就会有点滴的进步。
四、认真阅读教育书刊。
本学期,在籍老师熟悉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阅读两本教育刊物,并写一篇读书笔记或教育教学论文。
五、共同学习多媒体教学。
要想引领教育新潮流,信息技术是不可缺少的,籍老师的计算机使用水平和理念比我高,因此,我会尽量多抽出时间,和她共同研究课件教学,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为了促进两个人的共同发展,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我们一定会与时俱进,共同打造美好的未来。
第3篇:骨干教师帮扶记录
骨干教师传帮带活动记录
本学期,我有幸和籍姗姗老师组成学习对子,在不断的教学和交流的过程中,两个人都有了不小的进步,现将骨干教师传帮带活动记录总结如下一、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智慧和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资源共享合作互动的有效途径。我和籍老师都是担任班主任,教小学语文。所以我们每周都利用空堂时间进行集体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出每节课的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二、互相听课、评课。
听课、评课是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桥梁。本学期,我每周至少听籍老师一节课,并做好听课记录以便课后讨论,并给出肯定的导评,帮助其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指导籍老师上好校内一人一课。在教学中帮助籍老师设计教学方案,指导籍老师顺利完成上课任务。为了达到共同学习共同促进的目的,我争取每学期上两次示范课。平时,籍老师也争取空堂时间多听其他有经验教师的课,吸取经验,提高课
堂教学水平。
三、及时写好反思。
要求籍老师在每堂课后能及时写好教学反思及课后体会,使籍老师对于自己的每堂课也进行及时的分析,相信经过一次次的尝试,就会有点滴的进步。
四、认真阅读教育书刊。
本学期,在籍老师熟悉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阅读两本教育刊物,并写一篇读书笔记或教育教学论文。
五、共同学习多媒体教学。
要想引领教育新潮流,信息技术是不可缺少的,籍老师的计算机使用水平和理念比我高,因此,我会尽量多抽出时间,和她共同研究课件教学,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为了促进两个人的共同发展,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我们一定会与时俱进,共同打造美好的未来。
第4篇:新教师帮扶记录
新教师帮扶记录——听课反思
今天,我听了被帮扶的新教师龚老师的参赛课《纸拖鞋》,课前,我看了龚老师的教案,和她进行了交流,从整堂课的来看,教师的基本功还是很强的,课前准备也较充分,但是由于课堂组织不是很合理,因此造成本课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具体表现为以下情况
优点:
1、教师的基本功扎实,制作的教具——纸拖鞋,非常精美,课件制作合理。
2、教师的板书设计较合理。纸拖鞋(鞋帮+鞋垫)下边配上制作精美的教具,直观而形象。
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1、对课堂的调控。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心里规律认识不足,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还有待加强,建议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如何组织调控课堂,做到收放自如。
2、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播放了音乐,建议音乐的音量放小一点,本来这堂课就是一节操作课,如果音乐的声音大了,课堂上就变成了噪音。
3、对多媒体设备的操作不熟悉。在上课的过程中,屏幕的右下角一直有广告
在屏幕的最前面。由于老师的粗心,没有注意到,以致整堂课这个广告都在屏幕上,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造成课堂纪律不好。教师充分利用实物展台,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展示教师的风采。
4、进一步加强师生的课前准备。教师课前提前熟悉多媒体设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好爱,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树,检查教师的教具是否带齐等。检查学生上课的用具是否齐备,如拖鞋是否换好,纸袋是否每位同学都有,剪刀、胶水等必备工具是否人人的有,教育学生要注意器材使用的安全事项。
5、作为动手实践的操作课,建议要留足学生动手的时间,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