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诗歌的教学方法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诗歌的教学方法总结
1 小学 语文教师诗歌教学方法总结
小学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个阶段进行高效率的诗歌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诗歌教学方法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是意境深远,感情丰富,语言简练,节奏感强,这些特点使得诗歌易于朗诵,朗诵可以提高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形式,并逐渐把诗歌的语言转变为自己的语言,创作出优美的诗篇。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再者经过反复诵读,便能理解诗歌的含义,“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进而体会出诗的意境以及所蕴含的感情,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2、利用插图,自我想象
课文中的插图能准确的呈现出诗歌中所描述的景象,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诗中的美景,在有限的画面里去引发学生的想象。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满园关不尽,一枝红杏出墙来。”课文中的插图发挥出了他的作用,主人家满园春天的景,显得是那样的生机盎然,大家都认为可能是主人怕客人破坏了这满园的美景,才久久不开门,但这美丽的景怎么能阻止客人去欣赏呢,看!一枝红杏就伸出了墙外。利用文中的插图把可以把学生的想象发挥到更好,这时教师再加以引导使学生领会出诗歌的魅力。
3、介绍作者、背景及题材,深入理解诗歌
对于一首诗歌,诗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心情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都会在诗中多多少少的展现出来,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与诗人显然完全不同,如果不去加以了解作者所在的时代以及写作背景,显然是不能深入的理解诗歌的,更谈不上理解诗歌所呈现出来的思想感情了。而了解诗歌的题材,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陆游的《示儿》,这是诗人的绝笔同时又是一份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诗人在生命即将终结之际,觉得今生遗憾的是看
不到国家统一,并叮嘱儿子在“家祭”时别忘了把“王师北定中原日”告诉于他,作者这种深厚的爱国之情,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教师通过对诗歌作者、背景、及题材的介绍,对诗歌教学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2小学语文教师诗歌教学方法总结一
一、以音乐入手,让学生走进古诗。
在诗歌教学中,根据诗歌和音乐的特点,选用相应的音乐作品,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用熟悉的音乐情感唤起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与共鸣,从而深入诗歌的意境之中。欢快、跳跃的音乐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他们的感知是直观的,一首优美的小诗配上与意境相配的音乐,再加上磁性般的朗读,学生很容易接受。骆宾王的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在有的小学教材上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古诗,因为它节奏明快,浅显易懂,易于学生接受。
在教学生欣赏这首诗歌时,老师先要备透教材,教材既然把这首诗编排在第一,它的宗旨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怎样导入都要考虑清楚。这首诗的画面是小学生喜欢的小动物─
小学语文教师总结─鹅,目的是以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开头,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欢诗歌、欣赏诗歌、走进诗歌。还要备学生,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氛围,喜欢什么样的音乐,这首诗和什么样的音乐搭配最恰当等等。选择好音乐,配上生动的画面,上课时以新颖的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要学的诗,然后放音乐、动画。先不播放有诗朗读的音乐,而是播放音乐和画面,当学生耳朵、眼睛都进入音乐、画面时,优美的朗读再响起,学生跟着范音轻声读,体会诗的韵味,再创设情境挑战读、激情读,这样就把学生带进了诗歌的海洋。
二、在教学中,倡导情景教学。
1、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例如《江雪》这首诗,启发学生的思索和联
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啸,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场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和意境。
2、创设情景,感受诗美。
教师要创设出自由、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例如教学《瀑布》,《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现代诗歌,全诗共三节,分别描写听见瀑布的声音、远看瀑布及近看瀑布的情景。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不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直观丰富的欣赏角度,有利于学生自主、个性化地阅读。我搜集了许多关于瀑布的美丽图片,以其丰富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好的理解、欣赏诗歌。
三、教学中注意评析延伸
1、从内容上评析延伸
我要求学生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和与它题材内容相近的其它古诗联系起来诵读,以获得较完整的诗词形象。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诗“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中的柳是心事重重的形象;罗隐诗“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中的柳是送别的形象。将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
2、从修辞上评析延伸
古典诗歌语言凝炼、语意含蓄,用短小的篇幅容纳丰富的内容,所以常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烘托、托物起兴。而在小学阶段,学生能理解的要数比喻和对比的方法。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比喻“游子”“母亲的恩泽”。)“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通过“万颗子”和“犹饿死”的鲜明对比,体会到农民的悲惨与社会的黑暗。)这个阶段,我不仅引导学生透过修辞理解诗词,而且鼓励学生收集有类似表现手法的诗词,以读书交流会的形式谈谈自己的理解,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其他修辞方法教师可做简单介绍,不做过多要求。
3小学语文教师诗歌教学方法总结二
一、推敲字词,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的语言不仅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而且极具凝练和准确,这对发展学生的语言很有帮助。教学诗歌,要抓住含义深刻、感情彩强烈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体会,领悟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道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古诗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中高年级的学生要引导他们揣摩一些古今词义的变化,如“朝”和“早晨”,“还”和“回”,“舟”和“船”等以及一些古今异义的字,如“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怜”等,但不必做过细的讲解,更不能逐字逐句地讲解。
教学诗歌,要注意抓住作者的构思和语言,特别是诗里的警句和妙语,引导学生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美,从而学习诗歌的语言。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名句,一个“绿”字,生动而形象地把春风使江南披上绿装的整个过程写活了。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会作者的情感和用词的精妙。
二、启发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由于年代久远,作者经历有异,诗歌所反映的情感、境界以及社会、民俗、人文等与学生生活和体验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使诗情画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画面。这样,才能使学生领略到诗的意境,受到熏陶感染,并促进学生想像力的发展。
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在教学时当学生对洞庭湖产生美感后,诗人所创作的意象也就被学生重建起来了,这时我一边引导学生闭眼想象,一边充满激情而又语音柔美地说:朦胧的月光、平静的湖面、小巧玲珑的青螺似的君山……多么和谐的美景呀!假如你就是诗人,你怎么来表达此时此刻的心境呢?
学生经过刚刚的想像,好像被洞庭湖的美景洗礼过一样,纷纷举手表达自己想象的意境美:老师,我想用诵读这首诗表达意境美,我想用自己的'笔来描绘意境美,我想用彩的画笔来创造诗人所表现的意境美……在我播放优美动听的《渔舟唱晚》旋律中,学生尽情地创造意境美、学生充满个性的诵读、生动而又形象的语言、抽象而又多彩的画面让我感受到学生想像中的意境美,同时也使我感受到了学生无限的创造力。可见,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靠想像力
才能实现,想像力使学生充满了灵性,使学生在诗人想象创造的基础上,实现了再创造的过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