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小麦玉米种植现状与潜力分析
1德州市耕地面积现状
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北侧,东经
115°45′~117°36′、北纬36°24′25″~38°0′32″之间。德州市是农业大市,是全国首个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市。辖12个县市区,1个商贸区,面积10356km 2,全市
耕地面积960.71万亩,各县区耕地面积见图1,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67.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9.49%。
2德州市冬小麦生产现状
2.1冬小麦种植面积
德州市各县区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一年两熟,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为主。德州市冬小麦种植面积793.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2.57%,其中齐河县小麦种植面积最大,为115.99万亩,占齐河县总耕地面积的92.06%,陵城区次之,小麦种植面积为98.29万
亩,占陵城区总耕地面积的85.69%,其他各县区小麦种植面积占其本地总耕地面积的66.16%~92.06%(见图2)。
2.2德州市冬小麦种植技术现状
各县区小麦播前均秸秆还田,整地方式以旋耕为主,齐河、庆云、平原、临邑有部分深松。小麦种植品种各县区均以济麦22种植面积最大,良星66次之,陵城区、乐陵市、临邑县、平原县和武城县均有部分
地区种植鲁源502,其他品种如泰农18、鑫麦296、良星99、良星77有零星种植。小麦种植行距15~25cm ,多集中在20~22cm ,亩穗数39万~52万,多为42万~
45万。灌溉方式仍是漫灌,整个生育期一般浇水2~3次,每亩耗水量120~150m 3。2.3德州市冬小麦单产分析
如图3可知,各县区小麦平均产量在500.0~
568.6kg/亩,其中庆云县小麦单产最低,为500.0kg/亩,
陵城区小麦单产最高,为568.6kg/亩。其中开发区、
德州市小麦玉米种植现状与潜力分析
基金项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16B04)。
作者简介:朱金英(1977-),女,高级农艺师,从事作物栽培技术研究。E-mail:zhujinying@126
朱金英1刘开昌2高春华1王友平1王明海1冯
波2
(1.山东省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德州253015;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济南250100)
摘要:调查了德州市小麦和玉米生产现状,从自然因素、品种因素和生产技术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德州市玉米和小麦的增产潜力。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德州
图1
各县区耕地面积(万亩
)
图2各县区小麦种植面积
陵城区、禹城市、平原县、齐河县、武城县和夏津县等7个县区的小麦单产均在550.0kg/亩以上,德城区、乐陵市和临邑县3个县区的小麦单产在540.0~550.0kg/亩之间,宁津县和庆云县2个县区的小麦单产在500.0~530.0kg/亩之间。
3德州市夏玉米生产现状
3.1德州市夏玉米种植面积
德州市夏玉米种植面积为770.2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0.18%,比冬小麦面积减少23.02万亩,这主要是由于夏季种植多样化造成的,夏季作物倒茬主要是大豆、谷子等。其他谷类种植面积5.3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55%;夏玉米种植面积仍以齐河县和陵城区较大,分别是115.46万亩和97.80万亩,分别占其各自总耕地面积的91.63%和85.27%
(见图4)。
3.2德州市夏玉米种植技术现状
各县区玉米播前均秸秆还田,整地方式以免耕为主,临邑县、平原县、夏津县有部分灭茬。玉米种植品种各县区均以登海系列品种和郑单958为主,其他品种如先锋335、蠡玉86、德利农7、先玉335略有零星种植。玉米种植行距18~33cm ,多集中在23~25cm ,亩株数4000~4800,灌溉方式仍是漫灌,整个生育期一般浇水2次,肥料施用以复合肥和控
释肥为主,肥料投入一般每亩100~150元不等。3.3德州市夏玉米单产现状
如图5所示,德州市各县区的玉米单产均在
600.0kg/亩以上,单产在620.0kg/亩以上的有7个,
分别是陵城区、禹城市、临邑县、平原县、齐河县、武城县和夏津县,其中,武城县玉米单产最高,为675.0kg/亩,单产在600.0~620.0kg/亩的有5个,分别是开发区、德城区、乐陵市、宁津县和庆云县,其中德城区和庆云县的玉米单产最低,为600kg/亩。
4德州市其他作物种植概况
德州市其他作物种植面积56.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87%,主要是棉花、豆类、薯类、花生、油葵等,棉花种植面积在25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夏津、武城两地,其他各县有零星种植。蔬菜种植面积为215.9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7.66%,齐河蔬菜种植
面积最大,为51万亩,均占其本地耕地面积的40.48%,平原次之,为421.1万亩,也占其本地总耕地
面积的40.48%,蔬菜种类主要为黄瓜、番茄、白菜、甘蓝、辣椒、茄子、菜豆、豇豆、花椰菜、西葫芦、冬瓜、大葱、韭菜、莲藕、萝卜、菠菜、芹菜等(见图6)。
5德州市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德州市率先实施整市粮食高产创建,全市万亩以上高标准大方田达到69个、面积246万亩,其中10万亩以上大方田9个,面积150万亩,大方田内
图3小麦各县区单产
图4各县区玉米种
植面积
图5各县区玉米单产
图6
各县区蔬菜种植面积(万亩)
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齐河县20万亩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核心区,小麦平均亩产达716.0kg,创全国同等规模小麦生产新纪录。2016年全市小麦单产平均为547.7kg,由此可见,德州市粮食生产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影响小麦、玉米单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当前小麦、玉米种植实际情况以及对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将影响小麦、玉米增产潜力的主要因素从总体上分为自然因素、品种因素、生产条件与技术措施三
个方面。其中自然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和光温水条件,品种因素包括品种改良情况和良种推广情况,生产条件与技术措施包括施肥技术、有效灌溉面积比例、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劳动力投入量。
5.1玉米增产潜力分析
5.1.1自然因素———气候因素德州市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内季节变化明显,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时数长,光照强度大,且多集中在作物生长发育的前中期,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的进行,总体来说这种气候特征适合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生长。但德州市自然灾害频发,且影响范围极广,是制约德州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李福夺研究指出,自然因素对粮食单产变化的影响度为49%,而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度分别约为34%和14%[1]。德州市夏玉米生育期间的气象灾害种类主要为夏玉米花期阴雨、生长中后期连阴雨和风雹等灾害。
5.1.2品种因素与美国玉米品种相比,我国玉米品种的确还存在许多严重缺陷,主要表现为对环境敏感、抗逆性差、产量不稳定等[2]。优良品种的培育是我国未来玉米实现增产潜力的必须途径。
我国玉米育种水平相对落后,低水平重复性和同质性严重。玉米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张世煌指出我国目前玉米育种止步于郑单958,并指出:“阻碍中国玉米育种技术进步,甚至造成倒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品种区域试验和审定制度出了大问题。”因此,我国需首先改革品种审定制度,然后才是育种的技术路线的改革
和种质基础的改良[3]。品种审定制度中僵硬的区试设计要求限制了玉米新品种通过审定,一些优良的国产高密度品种需要在更高密度下才能实现高产,但因为与现行品种审定制度要求的不一致,而被拒之门外。
在玉米品种培育方面,良种培育中要注重结合农户对玉米品种的需求,将产量目标与轻简目标进行统一,培育出产量更高更受农民欢迎的“懒玉米”,实现农户轻简栽培的愿望。
5.1.3生产条件与技术措施玉米的轻简型施肥技术供给不足,我国亟待提高机械化玉米播种质量和机械化收获质量,即改善玉米机械设备,提高播种的精准化水平,降低缺苗、漏苗的现象;提高玉米机械采收设备的性能,降低玉米机械采收的损失率和故障率。
玉米需要分次施肥才能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对于长期在外的兼业农户来说,“一炮轰”的施肥方式在所难免。种肥同播机和缓控释肥相结合大大减轻了作业强度,在播种的同时施用缓控释肥,一次施肥后基本无需追肥。分层施肥的种肥同播机在生产实践中已开始应用,此机械在种肥同播的基础上实现深施肥和分层施肥,随着玉米根系向下生长,一次性施肥满足整株玉米不同时期的生长需求。分层施肥的种肥同播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农户玉米种植的作业强度,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5.2德州市小麦增产潜力分析
5.2.1自然因素———气象因素德州市冬小麦生育期的气象灾害种类主要为倒春寒和干热风,对小麦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建议采用叶面喷施尿素或植物防冻剂调节生长,防止倒春寒造成小麦冻害;如果拔节期发生晚霜冻害,应适当浇水,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同时加大追肥量,补施尿素9~13kg/亩,可及早挽救损失,提高粒质量。
干热风是中国北方小麦开花、灌浆期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影响德州市的干热风的灾害类型有高温低湿型和旱风型,其中高温低湿型在小麦开花灌浆过程(5月中下旬到6月上中旬)发生。适时浇足灌浆水,适量浇灌“麦黄水”,从而以水养根,以根护叶,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灌浆速度,延长灌浆期,调节田间小气候,抑制麦田温度上升,可达到防避干热风的目的;另外,在干热风来临之前,也可通过喷洒药剂(如石油助长剂、磷酸二氢钾、草木灰水、硼等),改善小麦生理机能,提高小麦对干热风的抵抗能力;亦可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常用药剂有氯化钙和阿斯匹林等,在播种前可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闷种处理,从而达到促进小麦幼苗生长健壮,增强小麦对干热风抗性的目的。
5.2.2
小麦品种潜力
目前济麦22、良星66、良星
99等品种已成为德州市的主导品种,其中济麦22由于具有较好的丰产、抗倒、抗病特性,具备单产700.0kg/亩以上的产量潜力,成为德州市种植面积第一大品种。而德州市小麦平均单产水平为547.7kg/亩,
德州市未来高产新品种的筛选和应用推广尚有较大潜力可挖。5.2.3
小麦生产技术
近几年,德州市重点推广了
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小麦氮肥后移技术、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小麦冬春控旺防冻防倒技术、小麦生育后期“一喷三防”技术等,这些技术都具备增产5%以上的潜力,对德州市小麦生产发挥了
重要作用。
但是目前部分新技术如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水浇地小麦深松少免耕镇压节水栽培技术、旱地小麦深松少免耕镇压节水栽培技术、旱地小麦“早深平”增产节水栽培技术等,应用面积增长幅度较慢,还有较大潜力可挖。
参考文献
[1]李福夺,傅汇艺,毕晓易,等.自然灾害对山东省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6(4):21-28.[2]赵久然,王荣焕.美国玉米持续増产的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后示[J].玉米科学,2009,17(5):156-159.
[3]张世煌.中美育种经验比较[J].种子科技,2014(11):7-10.
永胜县有15个乡镇,149个村委会,乡村总户数100797户,人口375341人,劳力239628人,耕地484336亩,园地57801亩,林地2944541亩,草地1718869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县。长期以来,种植业的生产方式不当,已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加上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对污染的认识不到位,种植业的污染已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种植业与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控制好种植业的污染,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才能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得到保障,才能使永胜县的农业持续、有效的发展。
1永胜县种植业污染源的影响
1.1农药污染的影响1.1.1农药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农药对人类健
康的影响与危害可分为急性危害(即农药中毒)和慢性危害。农药进入人体后,参加人体内各种生理过程,使人体产生致命的病变,对人体的酶产生重大影响,阻碍器官发挥正常的作用,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和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更为严重的是我国
70%的杀虫剂中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作用成分。1.1.2
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影响首先表现在它对环境介质的污染,主要是对土
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影响。据调查,喷施粉剂农药时,仅有10%左右的药剂附着在植物体上,若是液体时,也仅有20%左右附着在植物体上,1%~4%接触到目标害虫,其余40%~60%降落到地面,5%~30%的药
剂漂游于空中。空气中的农药通过降水返回陆地,降
永胜县种植业污染及防治对策
摘要:从农药、化肥、地膜、秸秆等方面阐述了对种植业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通过强化环保意识,增施有机肥,提倡秸秆直接还田,提高土壤有基质等措施,进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键词:种植业;污染;防治对策
刘绍莲1李丽芳2
(1.云南省永胜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永胜674200曰2.云南省永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永胜674200)
山东大葱种植技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