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要积极主动适应综合运输格局的新变化
民航要积极主动适应综合运输格局的新变化
刘少成
(一)
“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9.8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1.2%,已超越日本列世界第二;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均收入分别达19109元和5919元,五年年均增长9.7%8.9%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派生出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在大规模投资的带动下,包括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等主要运输方式在内的综合运输取得了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各种运输方式的总里程,从2005年的558.64万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704.27万公里,增长26.1%,年均增长4.7%;全社会主要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由2005年的184.70亿人增加到2010年的327.91亿人,增长77.5%,年均增长12.2%;旅客周转量由17466.7亿人公里增加到2
7779.2亿人公里,增长59.0%,年均增长9.7%;货运量由186.20亿吨增加到320.30亿吨,增长72.0%,年均增长11.5%;货物周转量由80258.1亿吨公里增加到137329.0亿吨公里,增长71.1%,年均增长11.3%
“十一五”我国铁路迎来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98万亿元,是“十五”投资的6.3倍。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0万公里,居世界第二,比2005年底增加了1.56万公里,增长了20.7%2010年,全国铁路客运量达16.76亿人,旅客周转量8762.2亿人公里,货运量36.43万吨,货物周转量27644.1亿吨公里,分别比2005年增长45.0%44.5%35.3%33.4%,年均分别增长7.7%7.6%6.2%5.9%。特别是高速铁路建设成就斐然,截止到2010年底,高铁投入运营里程达8358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高居世界第一。时速350公里的北京-天津、武汉-广州、郑州-西安、上海-南京、上海-杭州高铁,时速250公里的石家庄-太原、济南-青岛、合肥-南京、合肥-武汉、宁波-台州-温州、温州-福州、福州-厦门、南昌-九江、广州-珠海、长春-吉林、成都-都江堰、海南东环等高铁相继开通运营。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在建规模超过1万公里。到2012年新建高速铁路总规模将达到1.3万公里。其中,全长1318公里、列车最高运营时速可达380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完成全线铺轨,并将在今年按期开通。
“十一五”我国公路发展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五年增加63.9万公里。国省干线公路里程达到46.22万公里,其中国道16.39万公里、省道29.83万公里,比“十五”末分别增加了3.12万公里和6.4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继续保持了“十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势头。 “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4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比“十五”末增加了3.31万公里,增长80.7%,年均增长12.6%,“十一五”新增高速公路里程占全部高速公路的44.5%2010年,公路运输共发送旅客306.26亿人、旅客周转量14914亿人公里、发送货物242.53亿吨、货物周转量43005亿吨公里,分别比2005年增长80.5%60.5%80.7%394.7%,年均分别增长12.5%9.9%12.6%37.7%
“十一五”我国水运的基础设施规模明显扩大、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规模以上港口数量为96个,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2148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659个。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达80.2亿吨。其中,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54.28亿吨,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25.9亿吨;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3060万标准箱。我国港口吞吐量已经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2010年水运共发送旅客2.2亿人、旅客周转量71.5亿人公里、发送货物36.4亿吨、货物周转量64305.3亿吨公里,分别比2005年增长8.9%5.5%
65.8%29.4%,年均分别增长1.7%1.1%10.6%5.3%
“十一五”我国民航规模快速增长,基础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民航基础设施5年投资2500亿元,相当于前25年民航建设资金的总和。截止到2010年底,运输机场达到175个,5年新增33个,改建了一批机场,初步形成了规模适当、功能完善的机场体系。这些机场覆盖了全国91%的经济总量、76%的人口和70%的县级行政单元。其中首都机场客运和浦东机场货运分别进入世界前2和前3名。截止到2010年底,民用航空航线里程为276.5万公里,比2005年底增长38.4%,年均增长6.7%;民用运输飞机达1604架,是2005年的1.86倍。2010年,全国民航共发送旅客2.7亿人、旅客周转量4031.6亿人公里、发送货物557.4万吨、货物周转量176.6亿吨公里,分别比2005年增长93.1%97.2%81.7%123.8%,年均增长14.1% 14.5% 12.7% 17.5%
“十一五”我国管道运输建设速度加快,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已基本建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油气管道干线网。截止到2010年底,管线总里程从“十五”末的4.4万公里增加到7.8万公里,比2005年底增长78.4%,年均增长12.3%2010年,管道输油(气)4.9亿吨、2197.6亿吨公里,分别比2005年增长58.1%102%,年均增长9.6%15.1%
2010年,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发送旅客、旅客周转量占全社会旅客运输量、旅客周转量的比重分别为5.1%93.4%0.67%0.83%31.5%53.7%0.3%14.5%,而2005年这两组数据分别为6.3%91.9%1.1%0.7%34.7%53.2%0.4%11.7%;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发送货物、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货物运输量、货物周转量的比重分别为11.4%75.7%11.36%0.017%1.53%20.13%31.31%46.82%0.13%1.61%,而2005年这两组数据分别为14.5%72.1%11.8%0.016%1.7%25.8%10.8%61.9%0.1%1.4%2010年,铁路、公路、水运、民航旅客运输平均运程为52149331493,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货物运输平均运程为75917717673170448公里,而2005年这两组数据分别为52455341479公里和77065226125723507本布局公里。
简要分析前面介绍的数据,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十一五”全社会旅客运输量、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率都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总体客、货运输量对国民经济的弹性系数均大于1,符合工业化中期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规律。其中民航、公路客、货运输量,管道输油(气)量对国民经济的弹性系数大于1,铁路、水运客、货运输量对民航经济的弹性系数小于1,说明民航、公路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而铁路、水运对国民
经济发展的敏感度较低。(2)从增长速度上看,客运民航增长最快,货运公路增长最快。民航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14.5%2010年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公路货运周转量年均增长37.7%2010年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20.5个百分点。民航、公路客、货运输年均增长率,管道运输年均增长率高于全社会客、货运输总体增长率,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例上升,符合当今世界交通运输发展趋势。(3)从运输量上说,公路占全社会客、货运输的比重都最大,“十一五”这一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铁路尽管承担了数量排第二位的客、货运输,但其客、货运量占全社会客、货运量的比重有所下降。(4)从平均运程看,2010年与2005年相比,铁路客、货运平均运距均有所缩短,公路客、货运均有较大延长,水运客运基本不变、货运大幅缩短,民航客运有所延长、货运大幅缩短,管道货运大幅延长,说明“十一五”时期高速公路客、货运输,内河货物运输,国内航空货运和管道运输获得了快速发展。以上四个方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最近五年综合运输格局发生的变化。
(二)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攻坚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将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经济结构将加快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将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步入上升期。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将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将加快转变,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和升级,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将得到增强,对外开放水平将不断提高,收入分配制度将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将步上新的台阶。国家确定“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照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超过55万亿元;人均GDP将从2010年的4000余美元跃升到6000美元以上。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将为交通运输带来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交通运输发展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指出,要加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推进国家运输通道建设,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发展高速铁路,加强省际通道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积极发展水运,完善港口和机场布局,改革空域管理体制。
规划草案设专门章节规划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主要内容有四项:一是完善区际交通网络。
加快铁路客运专线、区际干线、煤运通道建设,发展高速铁路,形成快速客运网,强化重载货运网。完善国家公路网规划,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剩余路段、瓶颈路段建设,加强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大力推进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推动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和港口规模化发展。完善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等运输系统,提升沿海地区港口现代化水平。完善以国际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为骨干、支线机场为补充的航空网络,积极推动通用航空发展,改革空域管理体制,提高空域资源配置使用效率。二是建设城际快速网络。适应城市发展需要,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国省干线公路为补充,推进城市内多层次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建设。建成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城际交通网络,推进重点开发区域城市的城际干线建设。三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率。科学制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路线,规范建设标准,有序推进轻轨、地铁、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积极发展地面快速公交系统,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规范发展城市出租车业,合理引导私人机动车出行,倡导非机动方式出行。优化换乘中心功能和布局,提高出行效率。统筹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四是提高运输服务水平。按照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加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机衔接,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广先
进装备技术应用,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优化运输组织,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客票一体联程、货物多式联运,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积极发展公路甩挂运输。加强安全管理,保障运输安全。
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线路1.6万公里左右,西部铁路5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60%。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以高速铁路为骨架、总规模5万公里的快速铁路网基本建成,总规模7万公里的区际大能力通道布局成网。2015,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有望达10万公里,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由7条放射线、9条纵线和18条横线组成的国家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将达到8.3万公里,基本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到2015年,沿海港口将新增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440个左右,内河高等级航道达1.3万公里。到2015年,民航运输机场将达到230个以上,“十二五”将新建56个机场,迁建机场16个,改(扩)建机场91个。建设一批通用航空机场。加快新一代空管系统建设。到2015年,输油、气管道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
在国家运输通道建设方面,规划建设“五纵五横”区域运输通道和国际运输通道。“五纵”是: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京沪运输大通道、满洲里至港澳台运输大通道、包头至广州运输大通道
、临河至防城港运输大通道。“五横”是:西北北部出海运输大通道、青岛至拉萨运输大通道、陆桥运输大通道、沿江运输大通道、上海至瑞丽运输大通道。国际区域运输通道是:(1中亚通道:中吉乌铁路;中吉乌、中巴、中塔公路;2泛亚通道:拉萨-日喀则-尼泊尔铁路、公路;3中缅输油管道:昆明-河口-城南;南宁-友谊关-城南; 昆明-磨憨-老挝。
在综合运输枢纽方面,规划全国性综合运输枢纽(节点城市)42个,具体是:北京、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秦皇岛、唐山、青岛、济南、上海、南京、连云港、徐州、合肥、杭州、宁波、福州、厦门、广州、深圳、湛江、海口、太原、大同、郑州、武汉、长沙、南昌、重庆、成都、昆明、贵阳、南宁、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西宁、拉萨。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涵盖了现有和规划发展的所有重要枢纽港口、枢纽机场,铁路及公路主枢纽,与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共同构成我国综合交通网络骨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