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练习及比较阅读答案
富贵不能淫练习及比较阅读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2分)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4分)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 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其本质是对内心的
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妾妇之道 ( 方法)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这样的人 )
③居天下之广居(居住 )    ④无违夫子(违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
例句:女子之嫁也
A.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 B.    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
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D.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7.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2分)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 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    ,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
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1分)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1分)。
8.解释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能够    (2)得志,与民由之 得到、实现
(3)往送之门,戒之曰 训导 (4)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谨慎
9•“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9: •翻译下面句子。(4分)
(1)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金钱和地位不能使他心意扰乱,贫穷卑贱不能使他意志改变,威胁暴力不能使他志节屈 服。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迷乱),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10: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2
分)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11: •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 自己的话作答。(2分)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 ’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 ’礼’上,行走在天下最 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 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12.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 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 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13.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 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1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往之女家    同“汝”,你    (2 )与民由之遵循
15.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第一个“之”,代词;第二个“之”,用在主谓之 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 B.第一个“以”,把;第二个“以”,因 为。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
C.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承接。选项加点词意义相同。    D.第一个“焉”,怎么;第二个
“焉”,在那里。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故选:    Co    )( 2分)
A.父命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B. 以顺为正者    不以物喜
C. 一怒而诸侯惧    窥镜而自视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惧有伏焉
16.把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 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17.下西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观是(“广居”    “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 “礼”
“义”,运用了比喻论证;分析不正确。故选:    Db    )( 2分)
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 ”和“论据”展开批驳。
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搞示了大丈失的内涵。
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
D.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 “正位”“大道”为 道理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对比论证。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居天下之广居(居住)    B.得志,与民啡(由于)
C.衡于虑(梗塞,不顺)    D.入则无法家拂士(辅弼)
19.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 2分)
例句:行天下之大道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汝心之固 C.驴不胜怒,蹄之    D.已而之细柳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 2分)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连举六个历史名人的事例,说明担当重任的人并非是天 生的,而是要经历艰苦的磨炼、引出论题。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起过渡的作用:由六位名君贤臣 的事实过渡到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历磨难的一般意义。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是 从正面简略地论证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D.《富贵不能淫》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1.孟子提出关于大丈夫的 做法、理想和操守是什么?
答:(1)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2.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答: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 屈服。这样才叫大丈夫。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改变个人的操守,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 度与原则,在物质生活曰益丰富的今天,更应时刻注意。
大名府在哪23..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什么不同?
答:前者为无原则的顺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如张仪等人,无原则的顺从秦 王的意思。而大丈夫则表示为“富,贫,威”是对仁义礼的坚守,正如儒家倡导的那样“穷 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一)文言文阅读(共12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母命 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    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大丈夫。”
【乙】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 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 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 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从容就义》)
文天祥将被押出监狱前,就写下遗书自我总结,桂在衣带间。那文词写着:“孔子说杀 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 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    (他
被)押过集市时,精神得意,如往常一样。围观的人多得像一道墙。即将受刑时,他不慌不 忙地向执刑的官吏说:“我的事都已经做完了。”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 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 让行刑停止,到达时(文 天祥)已经死了。看到、听到的人,    没有不伤心流泪的。
7.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都解释为“眼泪” A. “训导” “任命”
C .“志愿”“做标记” D. “监狱”“案件”    )
A.命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奉命于危难之间    B.涕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见闻者无不流涕
C.志 得志,与民由之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D.狱 小大之狱 天祥将出狱
8.给【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A.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B.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
C.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D.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 至。
9.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对比论证)    )
A.【甲】文针对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孟子先破后立,先批驳景春的错误观点, 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通过比喻、道理两种方法来论证,严谨,科学,雄辩有力。
B.【乙】文中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视死如归,正 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C.【甲】文中“居天下之广居”三句,采用排比句式,指出大丈夫精神的实质;文章体 现了儒家的人生追求、人格精神、道德观念。
D.孟子认为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只要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就能做到大丈夫之道,【甲】 【乙】两文都很好地阐述了这一点。
10.对【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D (富贵不能使他思想迷乱,贫贱
不能使他志向改变。    )(2分)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翻译:这些人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仪吗?)
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翻译: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
C.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 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翻译: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 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翻译:富贵不能使他贪淫,贫贱不能使他的理想转移。)
11.请把【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问市场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文天祥)面向南方拜别(故土),然后受刑而 死。
(二)阅读《富贵不能淫》与《郭永传》,完成 12-15题。(共1 1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