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装礼仪教案-大班着装礼仪教案(共7页)
着装礼仪教案|大班着装礼仪教案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着装礼仪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要养成衣着整洁的良好习惯。
2.理解服饰美。理解服饰与塑造形象的关系,掌握服饰修饰的原则。
3.彩搭配技巧,熟练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服饰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怎样做才能做到仪表得体。
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服饰礼仪的重要性,从而注重仪表,塑造良好的中学生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同学们当然也不例外。你看,我们身边又有哪个同学不是这样?每当穿上买的新衣服,心里总是美滋滋,走起路来也特别有神气。
在这里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戴鸡佩豚”典故。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子路的记载:子路未作孔子学生的时候,性格鄙陋,言语粗鲁,而且对孔子不够尊敬。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武,以鸡豚之形作为顶冠和佩饰。后孔子以礼施教,子路便依靠门人的帮助作了孔子的学生。“戴鸡佩豚”这个典故
原本指崇尚勇武,后来此典故便成了装束习气没有教养的代名词。我想,同学们一定不希望“戴鸡佩豚”的典故演绎在自己身上,那么平时就应注意和谐
着装,即整洁、朴素、美观、得体。这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尊重。那么在服饰礼仪中,具体应注意些什么呢?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谈一谈。
作为小学生,你们正在求学的时期,又没有经济收入,穿戴方面不宜赶潮流、追时髦,只要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即可。作为小学生,怎样打扮自己才算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小学生着装礼仪。
【课件】身边镜头:
某学校女老师烫了一个较时尚的发型,当她兴冲冲走进教室时,就一眼看到自己班里有及格女生也烫了模仿超级女生的爆炸头,并且头发前面几根还染了黄。老师当即要求女生把头发扎起来,并要求把头发染回来,几位女生同时脱口而出:“老师,
你自己也染了时髦的发型,为什么还来管我们的头发烫不烫呢?
【问题】请问你们希望老师如何打扮?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当进行点拨。
【总结】从大家的反馈中我们可以知道,作为一名老师,穿着打扮不能太张扬浮华,也不能邋遢不堪,必须要简单整洁,优雅大方,要符合一名老师的身份,同样,作为一名学生,穿着打扮也要有一定的准则和要求。
二.呈现新课。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穿着舒适得体。
那同学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看看他们有没有做到。
出示几位不同穿着的同学的图片,请同学们指出图片中不恰当的
地方。
1.学习服饰礼仪的基本原则
TPO原则
①时间原则
时间既指每一天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也包括每年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以及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时间原则要求着装考虑时间因素,做到随“时”更衣。
②地点原则
地点原则代表地方、场所、位置不同,着装应有所区别,特定的环境应配以与之相适应、相调的服饰 .
③场合原则
目的、目标、对象。穿着打扮应注意场合及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针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有目的地选择服饰。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服饰要求,只有与特定场合的气氛相一致,相融合的服饰,才能产生和谐的
审美效果,实现人景相融的最佳效应。
2.个性化原则
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气质选择合适的服装,突出个性,又要顾及共性。
3.协调原则
着装要与年龄相协调。着装要与体型相协调。着装要与肤相协调着装要与身份相协调。
4.服饰彩搭配
①同搭配法
②相似搭配法染发后头发如何护养
③对比搭配法
三、巩固。
作为中学生平时的仪容穿着应遵守校园里的礼仪原则:
1、衣着端庄,朴素大方
作为中学生穿着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身份,而且合体、适时、整洁、大方。因此,穿着要得体而脱俗,新而不怪,不宜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做到既朴实、简单,有美观、率直。
2、仪容要整洁,不佩戴饰物
学生在校应佩戴胸卡,不佩戴耳环、项链、戒指、手镯、手链等饰物。不染、不装饰指甲,不留长指甲。不烫发、不染发,头发前不扫眉、旁不遮耳、后不过颈,不留怪发型。不穿拖鞋和背心进教室,不穿奇装异服,不盲目追求名贵服饰,不得在校服上乱涂乱画。
3、男女生穿着要求不同。
女生不穿露背装、露脐上装、超短裤、超短裙和半透明装,不穿过分暴露衣着,不穿高跟鞋,不涂脂抹粉,不画眉毛,不画眼圈,不抹口红。
男生穿外套要扣好扣子并摆好领子,穿长裤不要卷起裤边,夏天不穿背心,不留长发、不剃光头。
4、重要场合,外出集体活动的穿戴
要统一穿校服,系上领带,扎好腰带,不穿拖鞋,不穿背心。做
到仪容干净、整洁与卫生。
四、作为学生仪表的注意事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