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
教师节的诗句古诗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把学习古诗作为语文课程内容之一,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古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学习不仅要落实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同时,更应充分挖掘古诗所蕴涵的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增长见识,洗涤心灵,提高修养,积淀民族文化的底蕴。
一、古诗中的传统节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每一个角落的距离拉近了,学生所接受的洋文化日趋丰富,他们不但知道圣诞节,还能说出许多外国的节日,同时,他们有印象的节日也只不过是“六一儿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问道: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知道的很少,回答更是五花八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忽视,所以,我在教学中借助古诗学习来进行这一环节的渗透。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时,让学生先来说说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谁知就有学生脱口而出,“九月九日是教师节。”令我有些哭笑不得,也难怪他们,因为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狭窄,有些概念和内容比较模糊,特别容易混淆,而且古诗中的九月九日
和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的是不同的概念。于是,我就借助日历,比较直观地向学生讲解农历的有关知识,并告诉学生,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古诗的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就是重阳节。见学生是懂非懂,我又借助多媒体引出另一首古诗,苏味道的《元日》,通过诵读,了解诗篇大意,更要让学生知道正月就是农历的一月,正月初一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呢?请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回家请教长辈或查阅书籍,有条件的学生更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查。果然,许多学生认真地完成了这项“作业”,他们彼此间交流,不仅更清楚了农历的概念,还知道了我国的传统佳节多数用农历来计算,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每年农历的最后一天是除夕,也就是“大年夜”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朗读和背诵的层面,而是帮助学生挖掘古诗的内涵,延伸了学习古诗的外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意识,同时,使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二、古诗中的琴、棋、书、画
不管古人还是现代人,如果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么他是人们眼中的才子,才女,
因为这些都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底蕴,然而如今这个年代的价值观,电脑和外语更显得实在和实用。但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他的身上还是需要这样一些民族气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在我们下一代身上传承这种气质。
其实,古诗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意境体会,其精练的字词,平仄有序,讲究音律,让人眼前有画,耳边有曲,心中有感。只有中国的古诗是无法用外语来翻译的,因为这种艺术境界其他语言是无法达到的,所以,在古诗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诵读时的平仄,更要根据每首古诗本身的特点,配上与内容、情感相符的乐曲,以古筝和琵琶演奏曲为主,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了解我们的民族乐器和乐曲。如教学杜甫的《赠花卿》一诗时,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录音或多媒体让学生聆听一段美妙的民族乐曲,学生仿佛一下子融入到诗的意境中,不仅古诗学得扎实,而且都喜欢上了这些民乐。又如王维的《竹里馆》第二句“弹琴复长啸”,更是让人的耳边响起了一曲曲委婉的琴声,在诵读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仿佛听到诗人的弹奏,从而体会整首诗所描绘的意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为诵读古诗奠定了基础,一种渴望学习古诗的欲望被点燃,这既是激趣,也是搭建。
同时,古诗与书法、国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首古诗用一手好书法来演绎,更是意
义深远;一首古诗配上一幅意境深邃的国画作品,更是不同凡响,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更要注重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和网络,让三者巧妙的融于一体,让学生多读、多看、多品。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秋日黄昏的美景,当学生眼前看到诗中所描绘景象,就会深切地体会到诗的优美意境。而李白的《望天门山》向我们展示的却是另外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心中自然会产生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就是学生心中的古诗和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然,在教学中,不但自己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多注意学习和积累,更要指导学生做个有心人,学会学习,学会品味,让古诗的学习融入更多的民族传统文化,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中国人。
三、古诗中的民族气节
每一首古诗都寄托着诗人一份情感,爱国的、思念的、悲愤的、顽强的、悠闲的……引导学生品味诗句,领略和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古诗中民族精神之魂,提升古诗学习的境界。
诗人常常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古诗中的梅、兰、竹、菊都会寄托诗人不屈不挠、清新脱俗的精神和风骨,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气节的精髓所在。学习王冕的《墨梅》一诗,让学生了解诗人作诗的背景:出身贫寒、才华横溢的王冕因受到朝廷的歧视而考不中进士时,他愤
郁地烧毁了自己的文稿,表示永远不入仕途,就像他园中和笔下的梅花——不畏严寒,独自飘香。又如教学郑板桥的《竹石》,先动情地告诉学生诵读时想象的画面:瘦弱的竹扎根在贫瘠的石逢中,生长在陡峭的石崖上,被狂风、烈日、雨雪一次次无情地袭击着,竹子一次次被击伏在地上,又一次次迎着风霜雨雪倔强地昂起头。再让学生了解到当时诗人因为给老百姓求情救济而得罪了大官,被百般刁难,最终被罢官。两位诗人分别用梅花和竹子来表达自己永不屈服和不畏强权的风骨,古诗将事物与人物、诗品与人品融为一体,让学生心中充满一种对民族气节的敬仰和向往。这份敬仰与向往,使学生领悟到了古诗的精华,体会到了我们的民族气节。
古诗,虽然只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沧海一粟,但它的魅力和灵魂却将会永久地扎根于世界文化之林。学习和传承古诗,将其精华发扬光大,它的光芒会向我们折射出更多的民族传统文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