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那水库大银鱼健康增养殖技术总结
沙那水库大银鱼健康增养殖技术总结
作者:黄永军
来源:《现代农业·汉文版》 2019年第3期
银龙鱼的饲养    黄永军
    (赤峰市巴林左旗水利局,内蒙古 林东  025450)
    沙那水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境内,总库容6766万m3,最大水面1.4万亩,可养鱼水面8400亩,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养鱼、旅游等功能的中型水库。水库呈扇形,南北高山,西为大坝,属深水区,平均水深8 m,泥底。东北至东南为敞水区,平均水深2 m,硬沙底。水库水质为三类水,透明度在30 ㎝以上,溶解氧在5 mg/L以上,偏碱性。水库为浮游生物型水体,以养殖花、白鲢为主,搭配鲤、鲫鱼,没有肉食性鱼类,杂鱼以麦穗、草虾为主,基本符合养殖大银鱼条件。沙那水库于1995年、1996年、1997年分别从内蒙古的岱海、莫力庙水库、草原水库引进大银鱼受精卵500万粒投放水库但未成功,主要原因是池沼公鱼占据了大银鱼生态位,种上占绝对优势,吃掉了大银鱼受精卵及幼鱼。2001年水库一期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需要放干了库水,捕尽了库鱼,池沼公鱼灭绝。2002年重新蓄水养鱼,水库与江苏省长江水产公司合作,每年向水库投放太湖大银鱼受精卵2000万粒,连投三年,2005年形成产量,生产
大银鱼9 t,2006年生产大银鱼22 t,2007年生产大银鱼34 t,2008年生产大银鱼45 t,产量达到了高峰,直到2015年水库二期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库水放到了死水位,水深不足一米,大银鱼因冬季冰下越冬缺氧而灭亡,工程完工水库重新蓄水后将再次移植大银鱼。现将二十余年沙那水库大银鱼健康增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1  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沙那水库正常高水位至校核洪水位之间的淹没区是水库为迎接超标准洪水预留的库容,上游露出的土地面积3000余亩,除非超标准洪水年 ,大多年景不会被库水淹没,由于历史原因,水库与周边村边界没有划清,周边村民在此地放牧及垦荒种地多年,造成土地沙化严重,每年有大量沙土被大风刮到水库内造成水库淤积,减少了水库寿命,造成了库水浑浊,影响了水质,制约了养鱼生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1年水库与周边村共同协商,本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与周边村民签定了植树造林合同,恢复了淹没区生态,形成了绿屏障,水库水体受风沙影响大大减少。
    2  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库原生态环境
    沙那水库上游控制流域面积1855平方公里,上游为乌兰坝国家森林保护区,下游为传统农牧业作业区,无工厂,水库来水水质较好。水库多年坚持不投饵、不施肥和不使用鱼药,依靠上游来水带来的有机质肥水,保持水库原生态环境,提高水产品口感及品质,生产原生态、无公害、绿、有机水产品,
满足健康消费需求,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2010年水库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大银鱼等水库鱼类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3  引进外地鱼卵,防止品种退化
    大银鱼移植成功的标志是能够在水库自繁产生后代,最初移植的大银鱼受精卵的数量有限,产生的种规模较小,近亲繁殖的概率很大,致使种质退化体形变小,为了防止种质的退化,沙那水库除每年在大银鱼繁殖季节捕捞体长在20 cm以上的大规格大银鱼进行人工授精,然后将受精卵投放水库外,保持大规格大银鱼的遗传优势。同时,每年坚持从江苏太湖、长春石头门水库等地引进外地大银鱼受精卵3000万粒投放水库,以改善品种质量,防止退化。
    4  适度捕捞,留足亲鱼
    大银鱼商品鱼最佳规格为体长12 cm左右,该规格加工成鲜冻品及鱼干,商品品相较好,售价较高,因此必须确定合理养殖密度。捕捞强度过小,预留的亲鱼多,产卵多,养殖密度大,规格小。捕捞强度过大,预留的亲鱼少,产卵少,养殖密度小,规格大。因此,适度捕捞,留足亲鱼是关键。每年9月份是大银鱼捕捞季节,每年用2对拖网渔船进行捕捞作业,捕鱼时间为晚上两点到清晨柒点,该时间段大银鱼肠道已排空,加工成的商品鱼没有黄条。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每对拖网渔船日产量为100 kg时停网,即能够留足产卵亲鱼,保证种的繁衍,又能保证实现合理的养殖密度并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5  设置拦鱼网,防止下逃
    水库以拦截洪水为主,平时入库河流水量较小,来洪水时流速较大。大银鱼为小型鱼类,逆水能力较差,上逃不明显。但当水库放水时,大银鱼下逃现象十分严重,直接影响产量。为了防止大银鱼顺流而下,在水库出水口前设置了网目0.7 cm密眼网拦鱼网一道,共300 m,起到了较好的防逃作用。
    6  合理放养传统鱼,充分发挥水库效益
    花白鲢和大银鱼均属中上层鱼类,白鲢以浮游植物为食,花鲢以浮游动物为食,大银鱼体长小于8 ㎝以浮游动物为食,在体长大于8㎝以摄食小鱼、小虾为主。大银鱼与花白鲢存在饵料、空间竞争,若水库中花白鲢的密度过大,花白鲢与大银鱼争空间、争饵料,影响大银鱼产量,在花白鲢产量高的水库,大银鱼很难形成优势种,甚至会造成移植失败。反之,大银鱼密度过大,捕捞大银鱼时花白鲢鱼种多次被捕获、释放,造成大量死亡,还会造成花白鲢生长缓慢。养殖大银鱼,首先要做好鱼产力调查,合理分配大银鱼、花白鲢的养殖份额,防止大银鱼与花白鲢发生恶性竞争,影响养殖效果。
    7  加强渔政管理,确保增殖效果
    加强渔政管理是大银鱼增养殖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的关键一环,水库制定了大银鱼资源增殖保护制度,划定了大银鱼的产卵保护区,不允许任何渔具在任何时间入内捕捞,使其成为大银鱼繁衍、生息的
安全场所。为了有效保护大银鱼资源,打击和惩处偷鱼份子,从大连引进了航海雷达一部,解决了夜视问题,提高了抓捕偷鱼份子的准确性,有效地保护了水库大银鱼资源。
    总之,大银鱼是一年生小型鱼类,体产量高,适宜大水面养殖。大银鱼投入、管护成本较低,产出快,销路好,经济效益好,能出口创汇。大银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容易实现健康养殖,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养殖大银鱼是大水面调整传统渔业结构、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大银鱼做为一种健康养殖品种,值得推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