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孔子 10句经典 带翻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启下法得底。”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夫子您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不够,达不到那个高度和要求啊。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是半途而废。而你是现在还没有开始走路。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拥有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学知识为乐趣的人。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末由也已。
颜渊喟然叹道:“孔夫子的道理,越仰望越显得高远,越研钻它越显得坚固,看它好像在前面,一忽又像在后面。夫子循着次序一步步诱道我;先教我博学文章典籍,然后要我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我想停止不学了也不可能,已经用尽我的才力,而夫子的道依然卓立在我的面前,我想再追从上去,但总感到无路可追从上去。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那里住,就不闭塞落后了。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曰:孔子语录十则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多多提出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功利干扰,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静的看待这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夏说: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如果还有余力,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如果还有余力,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在天下行五德,成仁了呀。”“请问五德。说:恭敬、宽厚、诚信、敏达、恩惠。恭敬就不侮慢,宽厚就得民众,诚信就别人信任他,敏达就有功效,恩惠就足以使唤人。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孔子说:“路上听来便在路上传播,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作风。”
子曰:“巧言令,鲜矣仁。”
孔子说:利用花言巧语而使人欢喜,这不属于仁的行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