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恼人的笑》电影人的反思
郭凯敏电影
6第期《苦恼人的笑》:
从影之初,潘虹(1983年第6期封面)的演技即获肯定,《杜十
娘》(1982年第4期封面)中她把一个外柔内刚的风尘女子刻画得入
木三分,令人过目难忘,亦从此与悲剧命运的角结缘,渐渐赢得
“悲剧皇后”的美誉。《人到中年》里她是忍辱负重的陆文婷,《井》
中她是濒临崩溃的徐丽莎,《股疯》里她是庸俗不堪的小股民,这三
个角让她三次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这一记录至今无人逾越。
1979年第8期和第10期《大众电影》中间插页刊登了《苦恼人
的笑》的剧照,加上当年第9期的封面,如此连续三期推介同一部
电影,在《大众电影》非常少见。更有意思的是,第8期的插页里
潘虹只在右下角的一小幅图里出现,而到了第10期,每幅剧照几乎
都以潘虹为中心构图。
虽然当时受众已悄然认可漂亮女演员娱乐大众的功能,但在那
个年代,纯粹的商业电影仍然不可想象。在“”后社会性的
体反思中,电影冲在了前面。
李文化导演,李仁堂、谢芳主演的《泪痕》(1980年第2期封面)
讲述平反冤假错案和扫清“四人帮”余孽的故事,仍是在一个黑白分
明的世界里控诉“四人帮”的罪行。杨延晋和郑逸民导演的《苦恼人
的笑》已经在反思个体在人生选择时的困境。谢晋的《天云山传奇》
《牧马人》
(1982年第2期封面)则进一步探究了知识分子的整体命运。
题材的突破只是电影复苏的第一步,若不继之以观念的变革,
任何革新都是无源之水。1980年4月5日,包括谢飞、郑洞天、杨
延晋、滕文骥、张华勋、丁荫楠等在内的20多位中青年导演聚集在
北京北海边,立下宣言:“相约,发扬刻苦学艺的咬牙精神,为我们
的民族电影事业做出贡献,志在攀登世界电影高峰。”这就是北海读
书会,他们被称为“第四代导演”。
第四代导演对电影语言进行了大胆革新。郑洞天导演的《邻居》
以高度的纪实性令人侧目,它是对“”以来所有虚假文艺作品
的挑战。吴贻弓的《城南旧事》(1983年第2期封面)是一部成功的
散文化叙事电影,描绘了自费穆执导的《小城之春》以来最动人的
中国式古典情怀。杨延晋的《小街》(张瑜、郭凯敏主演)在叙事上
进行了大胆革新,富于象征意味的构图、频繁使用的闪回、开放式
的结尾,使得这部“”题材电影颇具先锋性。郑绪岚演唱的插
曲《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凄楚而优美,令人难忘。
谢飞执导的《我们的田野》(1983年第9期封面)虽不反映他本
人的最高水平,但因为片中众多工作人员是当时仍为学生的中国第
五代导演,因此这部电影也成为难得的一部第四代导演与第五代导
演合作的作品。
1979年第9期《大众电影》封面刊登了影片《苦恼人的笑》剧照,
这是潘虹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演的第一部电影,“记者傅彬本想说老
实话,办老实事;但是在‘四人帮’统治时期,要想做到这一点,可
不容易。他想不出别的办法,只能苦恼地笑笑。”潘虹扮演傅彬之妻,
这个角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但她愣是凭借“傅彬之妻”一炮而红。
■《苦恼人的笑》1979年第9期
■《泪痕》1980年第2期■《牧马人》1982年第2期■《城南旧事》1983年第2期■《我们的田野》1983年第9期电影人的反思
200.222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